园,不在大小;景,不在多少。
玩了一个小园,不足一千平方。景也不过三四处,却很满足,流连忘返。
里面写满了秋,写满了历史。
说它写满了秋,是因为,四周都种有高大的我认不出来的树,叶子是厚厚的长长的绿绿的,顶上却蔟着金黄色的似花非花的枝头,花是米粒儿大,近看象一只只小不点的蝴蝶,飘落在树的周围,远远看去,片片黄金铺满大地,铺满整个小园。让你忍不住想捧起或是立在其中,笑个不停,饶有兴致的还会躺在上面,颇有大富翁之感。
旁边配有桃红色的花树,红黄绿,三色搭配,既分明又互相衬托,加上矮矮的圆圆的小冬青在地下,层次分明,象他们的小弟弟一样依偎在一起,俨然一家人整整齐齐融洽得很。不多不少,稀疏得当。游客们拿出手机,摆出各种姿势,留下美丽的倩影。有的是有备而来的,穿着各种鲜艳的服装,带着乐器道具,一张接着一张按个不停,连四五岁的小男孩都高喊:“拍我,拍我,快拍我!”
环绕小园的当然是小池了,设计师也精心,造个假山,用泵将水抽上来,流向小园的各个方向,听溪水潺潺,动静结合,算是小园的背景音乐了吧!
说它写满了历史,是因为有古人的痕迹。有阴阳八卦图,有唐朝的人面兽汉白玉雕像,有六匹明朝的石马有序排列着,威严保护着这小园。最喜欢的是浪花石,是古代一官员将它带进小园的,石头象云朵,象浪花。“春烟堆古石,夏柳映新塘”,这副对联刻在石框边上,再贴切不过了。
二十四节气地图雕成一个大圆,周边配有梅兰竹菊四幅图,简洁明了,一个广场就完成了,大家可以在中心跳舞唱歌。
再向里走,是一片小竹林,这竹林与以往看到的不同。多少根围在一起一群一群生长,有抱团取暖感觉,很是团结向上积极力量。竹节也比其它竹子不同,特别的长,可以做长笛。在这幽静的竹林里,你一个人来都不寂寞,这些竹子可以做你的舞伴,来一曲华尔滋都不能尽兴的。
当你要走出去的时候,一个大大的石头圆台,象是露天大圆桌在请客,上面摆有黑白两色但常人看不懂的水泥圆球,貌似一道道精致的碗盏,盛着美味佳肴。其实,这也是古人的智慧,是用来搞水利建设的。
五分钟可以走完整个小园,我们花了一个上午,才依依不舍地作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