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非专业人士,我们想要了解艺术,应该通过什么方法呢?
1.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艺术解读
听专业人士的解读,但是听谁的、怎么听,也值得想一想。专业人士的任务不是表达对大众表达自己的好恶,而是讲清楚里面的道道。
比如毕加索为什么要直接把一个破藤椅片粘在画布上,你要告诉我这个,而不是大谈特谈你主观主感受。
毕加索的《藤椅上的静物》2.解读艺术,应该听谁的
那如果知识分子不靠谱,咱们请个画家来给咱解释解释,这样行不行呢?那就更不行了。 因为创作 和阐释完全是两码事。画家会画不会说,知识分子会说不会画。艺术的实践和对艺术的阐释就成了分裂的东西。 那你说,知识分子文化大,我们画家画完了就由着你们说了,行不行呢?也不行!
1910年,有个叫多热莱斯的记者找了个公证人,找了头驴。在驴尾巴上绑上画笔,在驴屁股后面支了块画布,然后就喂驴吃胡萝卜,把驴美得直摇尾巴。这么着,一幅画就成了。
还给起了个特别高大上的名字,叫《阿德里阿蒂克的日落》,镶了个框就送去参展了。
《阿德里阿蒂克的日落》好评如潮啊!法国评论界全都嗨起来了,生命的喜悦啊,灵魂的悸动啊,命运的抗争啊,又夸了六万多字高高的。然后,多热莱斯公布了真相。你说说,情何以堪呢?
艺术的创作与对艺术的阐释,就成了一个很尖锐的矛盾。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史这门学问应运而生。对艺术进行阐释,就是把一幅画转化为文字符号。对艺术进行禅师的专业人士,不能是个画家,而是艺术史专业人士。
3.什么是艺术史
艺术史并不是关于艺术的历史,而是对艺术观念谱系的梳理。
关于艺术的历史一般就是个人生平+作品这种说法。 比如我们说莫奈,他1840年出生于巴黎,爸爸是开小店的,莫奈画了《日出·印象》,老了搬到吉维尼花园后开始画《睡莲》。但是,个人生平却并不能有效地解释作品,而只是给了一堆感受。
而艺术史的任务,则是要回答这样一些问题:莫奈为什么要把睡莲画成这个样子?毕加索为什么要把藤椅片贴到画布上?在眼睛所见到的东西之外的那个“为什么”,才是我们真正想知道的。
艺术史的四个研究方法
第一,关注质料和技术。
比如为什么《最后的晚餐》上有那么大面积发黑和剥落,其实是因为达·芬奇不恰当地用油画取代了蛋彩。
《最后的晚餐》再比如为什么文艺复兴时期画里的人有那么多左撇子?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当时的画家普遍使用小孔成像法,把要画的人通过小孔投影到暗室的平面上,帮助他们准确地画出形体。
第二,就是对画面出现的所有东西给出一个解释,画家为什么要让这个东西入画。
比如凡·艾克的名画《阿尔诺菲尼夫妻像》。
《阿尔诺菲尼夫妻像》为什么有一双拖鞋?为什么要画一只小狗?画家为什么要把名字签在镜子上方?窗台为什么要放个橘子?大白天的为啥要点蜡烛啊?
这么解读一幅画的方式,叫图像志,这个门派的代表人物是潘诺夫斯基。
不过这个学派存在一个风险,就是过度诠释。尤其到了现代,人家画家往往没想那么多,就是为了好看,为了装饰,那图像志这个办法就不一定行得通。
第三,就是相信绘画这东西,存在着风格演进的内在逻辑。
每一代画家,或多或少总是会受到前一代画家的影响,他们之间存在着发展逻辑及传承的关系。代表人物瑞士艺术史学者沃尔夫林,他认为绘画有一种内在的、自洽的、与外界环境无关的风格。
他打过一个比方,艺术的演进好比是一块石头滚下山坡,山坡的表面坑坑洼洼、有软有硬还有树枝,这个石头在滚的过程当中,就会不规则地弹跳。这个石头的蹦蹦跳跳,就相当于是艺术在跟现实互动,受外界影响。但是,不管这块石头再怎么运动,都受到万有引力的支配,会一直向下滚。就是说,不管怎么跟外界互动,艺术风格还是有它内在和普遍的倾向的。
第四,觉得绘画这东西没有什么内向的东西,而是像雷诺阿说的,艺术家只是“小溪里的一个软木塞”,随波逐流,被动地反映了外部世界。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艺术哲学》的作者---法国的丹纳。他认为一切事物,包括绘画,只要输入种族、时代和环境这三个参数,你就能得到正确的解释。
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还有一个最简化的方案,就是从艺术史最后一个问题入手:艺术与社会的互动应答,这也是顾衡老师这个课程的基本方法。
用英国著名艺术史学家巴克森德尔的话说,就是先造一个“时代之眼”(The period eye)。
比如介绍莫奈,就会透过这双“时代之眼”,先还原他所处的社会环境。
当时社会气氛怎么样?
大家是喜气洋洋的还是愁眉苦脸的?
当时出现了什么新技术让大家最感兴趣?
当时最流行的文学运动和哲学流派是什么?
那顺着这一路下来,找到艺术流派演进的那个“地心引力”,这也是该课程的精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