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骨子里是一名学者,一位诗人。却在哲学、史学、教育学甚至于红学都有研究。他一生拿了36个博士学位,虽然大多数是名誉博士,但地球上能拥有36个博士学位的人,又能有几个?
我时常把胡适同苏东坡比较。同样的博学多才,同样的有一颗善心,同样的风流倜傥,好色多情。不同的是东坡先生可以肆无忌惮,除却朝云,其余小妾甚至可以送人。而胡先生则畏妻亦或是畏理法,虽红颜知己很多,却只能在暗地里偷情。他的许多情人都是用英文给他写信约会的,因为江东秀没有留过洋,她是看不懂英文的。这其中,就包括后来成了徐志摩夫人的陆小曼。
胡适先生最喜欢做的事,喝酒和嫖娼。往往是呼朋唤友,一大群人浩浩荡荡的进入青楼妓馆。喝的醉醺醺的以后,再去品评姑娘们的容颜和才艺。
胡先生对待朋友始终是侠肝义胆。比如陈独秀,他们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但最终意见产生了分歧,后来北大因为嫖娼事件排挤了陈独秀。陈独秀和李大钊相约建党。胡适却说,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事实上,胡适并不是反对共产党。他的提法和当下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异曲同工之妙。陈独秀被开除党籍以后,仍然在不断的弘扬他的思想。他屡次被国民党当局拘捕,都是胡适通过各种关系把他营救出来的。胡适先生始终不肯放弃这位一起嫖过娼的好兄弟,甚至于不惜求到了蒋介石。
胡适是大才,他圈子里的朋友也都是大才。“我的朋友胡适之”曾经是许多人的口头禅,他的人缘之好、人格魅力可见一斑。他的个人收入是很丰厚的,可是他又非常的节俭。对待朋友,他可以一掷千金。而他在做美国大使的时候,为了省下一美金车费,他往往是走过街区转角才叫车的。他的朋友大多是德才兼备的,极少有郭沫若这样的卑鄙下流之徒。估计胡先生是不屑于之为伍的。郭沫若有个外号叫:无耻文人,据说他写过这么一首诗:天安门上红旗扬,毛主席画像挂墙上,亿万人民齐声唱,毛主席万岁万万岁!万岁万岁寿无疆!毛主席呀毛主席, 你真赛过我亲爷爷!胡适是倡导白话文的,但这样的文字,他是万万说不出口的,因为他有中国文人的傲骨。
胡适写过这么几句诗,是可以传唱千古的。
醉过才知酒浓,
爱过才知情重——
你不能做我的诗,
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胡适是一位非常大度的人。鲁迅先生曾经多次骂过他,有时还骂得很难听。但胡适总是不以为意,甚至还会为鲁迅开脱。鲁迅去世以后,许广平想出版鲁迅的遗稿,求到胡适。胡适不但满口答应,还多方奔走,促成此事。近现代以德报怨者,可有出胡适之右者乎?
胡适是一位理性的学者。他多次拒绝了蒋介石对他抛出的橄榄枝。在国共两党的邀约之下,他最终选择了远赴台湾。现在看起来,这无疑是最正确的抉择。
1962年,胡适在台北病逝,几十万群众为他送行,蒋介石亲自前往祭吊,并手书挽联一副:适之先生千古,新文化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新思想的师表。
而建国后选择留在北京的老舍,被冠以人民艺术家。然而1966年,老舍被逼在北京沉湖自尽,被称之为,畏罪自杀,自绝于人民!
胡适的小儿子胡思杜不肯走,说自己没有做什么对不起新政权的事情,应该不会挨整。他虽然与胡适划清了界限,却仍然没有逃脱被迫害的命运。最终在57年上吊自杀,年仅37岁。
可见胡适的睿智,是贯穿一生的。过去有句老话生子当如孙仲谋,今天我想说做人当如胡适之。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胡先生那首脍炙人口的兰花草: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
也许,这是胡适先生一个另类的写照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4307751/59fd7d7125a4c06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