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心理想法
如何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

如何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

作者: 胡阿柚 | 来源:发表于2016-09-17 23:18 被阅读625次

    写在前面: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了团长的心理公开课《如何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受益良多。于是趁此机会记录下来,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从中获益。



    最近《小别离》热播,我也关注了很久。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朵朵妈。从头到尾,她对朵朵的学习成绩关心到了一种几乎变态的程度。成绩有一点波动就大惊小怪,还明令限制朵朵的各种课外活动,还美名其曰是爱她,一切都是为了她的将来。

    她是怎么个“爱”法呢?每天让她做七八张卷子,不许参加课外活动,更不许有自己的一点兴趣爱好,就为了试卷上那个好看点的分数。

    考得好了,朵朵妈笑脸盈盈恨不得po一张图发朋友圈里晒晒;考得差了,当然挨骂,爸妈还恨不得24小时陪读,不许做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怪不得朵朵会认为,妈妈爱的不是我,是分数。

    那我们应该怎样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呢?

    -1- 做教练型的父母

    假如,有一天,你的孩子看电视看了很长时间,作为父母的你会怎么做呢?

    一般来说,父母的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权威型、顾问型、说教型、教练型

    权威型:“不许看!”“关了!”孩子不听,于是直接走过去把电视关掉。

    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呢?孩子感受到了你的权威,于是学会了做一个权威者,在别的场合开始攻击别人;内心没有真正的改变,下一次还会旧事重演;叛逆点的孩子会对你产生抗拒,慢慢的你将失去对他的控制;胆怯点的反而会在你的权威之下开始退缩,于是唯唯诺诺。

    顾问型:“我们关掉电视好吗?”“你已经看了好长时间了哦!”“…好吧,那看完这一集就不许看了哦!”

    同样是在将自己的思想加在了孩子身上,只不过是用一种相对温和的方式罢了。这样也抑制了孩子的思考,让孩子变得没有主见,处处听从大人的意见,给企业培养出了一个“好员工”。

    说教型:“我都说了你多少次了不许看那么长时间电视!”“这样对眼睛不好的!”“你看隔壁的谁谁不就戴眼镜了吗多丑!”

    这种类型的父母往往自己学历很高,总是主导着孩子的生活,总是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或者总是怕孩子会跌倒于是先给他包扎。然而他们却往往达不到目的,因为反反复复的说教会让孩子产生免疫力,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愿意听了。或者听了也没往心里去。

    教练型:“孩子,你看了多长时间电视了呀?”“是什么那么吸引你啊?”“那是看别人在电视里玩开心,还是自己玩开心呀?”

    这种类型的父母不会采用说教或者强势的方式来达到目的,反而是用一系列问题来主导孩子自己思考。思考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这样做到底好不好。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思维开放,不会轻易地被父母的框架限制,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往往会生活的更加幸福。

    所以,你的教育方式,关乎孩子一生。要想孩子拥有独立的人格,自主的思想,就尝试做一个教练型的父母吧。

    -2- 你也许没有资格“教”孩子

    其实很多时候,你的孩子懂得的知识比你更多。

    说起网络,很多60后、70后的父母都会摇摇头。别说网络了,就算是触屏手机,也有很多父母不会使用,还要回过头来请教几岁的孩子。孩子能玩手机一整天,在网上泡一天,可是很多父母连开机都不会。

    也许你会说,他们年纪小,网络接触的早,当然学起来快啦。

    而我想说的是,其实父母拥有的很多知识,确实都已经过时了。

    在他们那个年代,也许社会普遍贫困,他们连最基本的生存和安全感都得不到保障,所以觉得能吃饱很重要,有一个工作能养活自己和家人很重要,至于自己喜不喜欢干那就不重要了。

    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数已经不需要为一日三餐发愁了。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们寻求的是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所以他们的观念会比他们父母的那一代更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从现实社会到网络,从微信到微博,他们可以接触到不同的圈子,与各色各样的人社交,与不同的思想碰撞。

    而父母的观念却更新的没那么快,或者根本没有更新,所以会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而这时,作为父母的你还要把自己那可能早已过时的观念强加给孩子,你说他怎么接受?

    可能跟大多数人的父母那样,我的父母也经常劝我赶紧考个公务员,或者回老家当个中小学的老师,这可是个铁饭碗呢,一生不愁吃穿。他们苦口婆心了这么多年,我却依然选择留在大城市拼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们觉得我在大城市里过得劳累又奔波,重点是钱还不多;我觉得做公务员或者乡镇的老师太无聊,每天都过同样的生活,没有新意。

    谁也说服不了谁。

    毕竟是成长环境不同,观念也不同。但是很多时候,不管作为父母也好,子女也好,我们的观念都需要及时的更新,这样才能跟上这个时代的日新月异。


    -3- 不要给孩子传播“思想病毒”

    听过著名的“ABC法则”吗?

    A(accident)是指同一个事件,B(belief)是指不同的信念,C(consequence)指的是不同的反应。

    也就是说,同样一件事,因为你心中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信念,你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和感受。

    所以这里所指的“思想病毒”,就是错误的信念。

    有可能,因为父母给孩子种下了一个错误的信念,从此他的人生,走向了另外一条道路。

    第一个“思想病毒”是无助

    无助的意思是,“别人做得到,我做不到!”而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想法呢?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但孩子为什么都不愿意先尝试一下就先退缩呢?原因就是一个字:“”。

    看到了吗?“比”这个字是两把匕首,一把捅向别人,一把捅向自己。很多父母都喜欢/习惯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小时候比成绩,比奖状;长大了比工作,比薪水,比房子比车子。诚然,父母的本意是好的,希望孩子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能够奋发向上争取进步。但在孩子眼里,自己原来什么都不如别人。这一比,就把孩子的人生给比下去了。孩子开始自卑,开始退缩,再也没有了干劲。

    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鼓励远远比惩罚更重要。经常对孩子说“你行!”“你可以的!”“你肯定没问题的!”,慢慢的,孩子从你的眼里看到鼓励,看到希望,会成长为一个健康自信的人。

    第二个“思想病毒”是无望

    无望就是“不可能”。经常能从父母嘴里听到这三个字。比如孩子说想跳上太空啦,想当总统啦,想活到一千岁啦。

    其实真的不可能吗?有很多事情,在现在的人们眼里,确实是不可能的。就像以前没有飞机,当时的人们一定想不到原来人类真的可以飞;以前没有手机,大家也一定想不到可以随时跟地球另一边的人通电话。

    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一切都有可能。

    只是,在孩子丰富的想象力面前,请不要扼杀了他们的创意和希望。

    从前有个小孩,在地上蹦啊蹦啊跳的老高,还不停歇。他妈妈走过来问他在干什么,他说他想要蹦上月球。他妈妈没有直接劈头盖脸的回答一句“不可能”,反而笑着对他说了一句,“那要记得回家吃饭哦”。

    那个小孩,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他就是阿姆斯特朗。

    当然,不可能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但是说不定,你的一句“不可能”,就扼杀了许许多多本来可以成为科学家的小天才。

    所以在你的孩子遇到问题难以解决的时候,先不要让他放弃。对他说,“一定有方法!”然后鼓励他,找到那个方法。

    第三个“思想病毒”是无价值。

    无价值的意思是“我不配”。接受不了别人对自己的好,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一切美好的东西。

    这是最恐怖的“思想病毒”。

    原因是父母经常用孩子所做的事情来衡量他的价值。比如他考了第一名,父母夸他“好聪明”;考试不及格,父母骂他“没出息”。于是,等他长大后,工作赚了大钱,他觉得自己是全世界的中心;一旦创业失败,就觉得自己真是愚蠢真是没用,搞不好会想跳楼。

    因为他会觉得,不是我这个人本身有价值,而是我做的事情才有价值。如果一件事情我做得好,那我才是优秀的;如果我做得不好,那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样下去,他不会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的自我价值感会随着外界的评价和事情进展的好坏而变化。而且经常忧心忡忡,情绪失控。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接纳他这个人,不管他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告诉他,“你值得!”、“你值得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东西,所有对你好的人,因为你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4- 学会这四大潜能开发句

    “你说呢”

    “还有呢”

    “除了……还有呢”

    “假如有的话,会是什么呢”

    这几句话看起来就没有什么营养,而实际上却可以激发孩子的潜能,让孩子自主思考,而不是一来就寻求答案,想着一劳永逸。

    尽量不要回答孩子的问题。用这几句话,反问孩子,让他自己找出答案。这样不仅对他来说印象更深刻,而且他会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可是受益一生的财富。

    比如说,孩子问,“爸爸,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呢?”

    你问,“你说呢?”

    孩子挠挠头,“不知道”。

    “假如有方法可以让你知道的话,会是什么呢?”

    “嗯……问老师。”

    “除了问老师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呢?”

    “上网查”

    “哪个最方便呢?”

    “当然是上网了。”

    “那快去吧!”

    孩子跑去上网查资料了。回来孩子兴冲冲的告诉你有关月饼的典故。

    然后你摸摸他的头,鼓励他,让他发现问题首先自己寻找答案。这样慢慢地,他会尝试着自己去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而不是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hrw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