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超脱》如何超脱

《超脱》如何超脱

作者: 箐简逸笙 | 来源:发表于2024-06-10 12:10 被阅读0次

    《超脱》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要超脱什么?如何超脱?

    影片开头男主的旁白强烈的肉体与灵魂的分离感,一度令我怀疑这部高分经典影片,是否徒有虚名。

    在看完影片后,数日内反复提笔,却无法成文,原因是想表达的太多但又不确切,不知要从何说起。

    无力感如一丝冷气,从我的心脏游离出来,憋足一口气后,哧溜一声钻入大脑消失得无踪影。

    《超脱》观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弹幕君们的热场词:

    “到底是治愈系还是致郁系”

    “快跑,这里面全是刀子”

    “你并不是不想活,是不想感到痛苦”

    ……

    影片前奏是三个人的自述:

    一位女人,她母亲是老师,她从小便立誓宁愿做屠夫,长大也绝不做老师,最后她还是当了一名老师;

    一位男人,他的梦想是成为摇滚之星,然而现实的阴差阳错,最后让他成为了一名老师;

    一位男人,在飓风中仍须乘着地铁进入写字楼上班,他疯狂嫉妒着电话那头因飓风获得休假的姐夫,他姐夫是一名老师。

    我感受到那些陌生又熟悉的情感:愤怒而无奈、无奈中妥协、莫名的失落。

    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而言,肉体和灵魂,仿佛永远无法做到同频。

    对于孩子们而言,他们希望有人指引,帮助他们去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性,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擅长教育边缘少年的巴瑟斯老师(男主角亨利),作为最好的代课老师被推荐给这所学校,代课为期一个月。

    他要面对的是一群处于青春期,迷茫而无助,无处宣泄愤怒,渴望通过伤害他人情感来获取快感的学生。

    他的第一堂课:写一篇作文,内容是“你朋友或你父母会在你葬礼上说什么”

    他收到的学生作文中,有一篇匿名的文章以父亲的口吻这样写道:

    她本是一个很恬静的女孩儿,她从来没有对生活不满,她为什么要不满呢?

    我和她母亲总是竭尽全力的满足她,为什么忽然间她变得如此易怒,如此刻薄和悲苦呢?

    我们不知道,老实说,我觉得这不是我们的缘故,我们是称职的家长。

    但是我们对她的辛勤培育换来的是她自杀了,我那愚蠢自私的孩子。

    她永远也去不了普林斯顿大学了。

    影片里这位每日里拿着相机记录生活,善良而恬静的女孩,最后自杀了,她叫梅瑞狄斯。

    她因身材时常受到周边同学的语言暴力,家中的父亲也无法正视她的情感表达。

    父亲擅自闯入她的画室,批评她的画作是表达受折磨的灵魂,强烈要求她改用明快的颜色,要求它去画那些积极向上的东西。

    父亲还说他白天要工作已经很辛苦,晚上难得的好心情也被她的青春焦虑症给毁了。

    父亲终是无法控制情绪,愤怒地嘶吼着:“大多数像你这样的孩子都会以那些少数的斯坦福人为榜样,我绝不会支持你的这些小爱好,我对你的艺术创作烦透了,你的艺术没有前途!你应该去整理一下头发,再减减肥,也许能找一个不错的男孩。”

    这个画面,这些话,此时此刻也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的家庭里不断上演着。

    或许,真的很有必要,立下一个强制性的规定:在人们打算做父母之前,应当接受相关培训。

    要去体会生命的感受力,要加强对自我的关切。

    要正视直面自身的情感:孤独,悲伤,离别,莫名其妙的失落等。

    不是压抑情感,不是一味逃避,最终陷入情感的困境。

    要从情感中得到安慰和化解的力量,理解自己和他人情感的变化,以此来滋养灵魂成长。

    影片里有一处令我印象比较深的画面,男主亨利在课堂上给学生们介绍“DOUBLETHING(双重思想)”这个词。

    有一种解释:即使知道是假的,也故意相信谎言。

    也可理解为:同时有两种相反的信仰,而且相信两者都对。

    亨利为了方便学生们理解,举了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一位女子为了让自己开心想要变得漂亮,为了漂亮她需要手术,她变得苗条、出名、时尚。

    这时候有人告诉你漂亮的女人就是娼妇、妓女,活该被上,被打,被人践踏,被人羞辱。

    你,你们接受了这种思想,便开始羞辱这位女子。

    这就是一种带有营销性质的思想大屠杀!

    它让我们在余下的生命里,驱使我们的只有努力工作,不要再想其他,让我们在沉默中灭亡。

    所以,为了保护我们自己,防止苦闷无聊渗入我们的思想,

    我们必须学会通过阅读来激发自己的想象力,来培养我们自己的意识,我们自己的信仰。

    我们都需要这些技能来保卫,来守护,我们自己的思想。

    影片的结尾,亨利向学生们提问:“当你穿过走廊或者走进教室,有多少人感受过压力席卷而来?”

    全班的同学,包括亨利自己,都举起了手。

    接着,亨利说道:“爱伦·坡在100年前描写过这种感受,所以就像我们读到的那样,我们可以看到厄舍府不只是一个破败的城堡,它还代表着存在的价值”。

    在那年的秋季,一个阴沉寂寥的日子,乌云密布,我一个人骑马缓缓而行,穿过这个异常沉闷的乡村。

    终于,当夜幕降临时,阴沉的厄舍府映入眼帘,我不知道它曾经的模样。

    但仅仅只是一瞥,一种难以忍受的阴郁就占据了我的内心。

    我看着周围单调的景物,破败的围墙,白色的树干,散发着死亡的讯息,我的灵魂都沉浸在绝望之中,心灵仿佛成了冰窖,不断下沉,病入膏肓。

    ——爱伦·坡《厄舍府的崩塌》

    观影结束后我没确切理解最后一段的意义,于是查询了相关资料。

    对于影片以这段内容结尾,我个人粗浅地总结为:

    人与所生存环境是紧密联系着的,你的肉体无法摆脱生存的环境,无法与现实脱离,

    比如金钱、名誉、疾病,还比如工作、家庭、子女,

    但愿你能守护并滋养自己的思想,令灵魂丰盈超脱。

    《厄舍府的崩塌》 又名《鄂榭府崩溃记》是爱伦·坡怪诞小说的代表作,被列入世界杰出的短篇小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超脱》如何超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hry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