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在我一个微信群里看到有人讨论保险。
我随机附和几句说,我要做保险经纪人了。
然后好多人说,你也去骗人了?
当时有点哭笑不得,随机说到,这怎么能是骗人呢,我觉得保险的风险转移功能,真的很好啊,给普通家庭带来很大的杠杆。
结果有个转行做律师的人说,不管你说的再怎么好,反正我是不信保险,就是一帮骗子而已。
看到这句话后,我就不再说话,默默退出群聊。
说实话,我之前也不怎么信保险,总觉得不是可以马上看到效果的东西。
况且,很多无法理赔的负面新闻出来,更是加重了这种观点和想法。
不过,自从接触了保险经纪人这个职业,开始大量学习保险相关知识,大量接触行业信息才发现,我们都生活在信息茧房中了。
其实,通过很多官方数据可以看到,保险公司的理赔率,普遍都在97%以上。
至于无法理赔的那些情况,都是因为超出了保险合同范围的。
其实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之前的销售模式,真的存在问题。
以前的业务员,为了自己的业绩,根本不给客户做健康告知,甚至自己连合同条款都没看明白,就开始去推销。
完全就靠忽悠在售卖,而不是靠专业和服务,这就给后来的理赔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也正是因为大量这种情况的出现,才导致这个行业的口碑越来越差。
真的是保险行业不好吗,我相信但凡有点认知的人,都不会这么觉得。
如果保险不好,国家为什么会推行全民的医疗保险制度,为什么会强制让你购买交强险?
之所以很多人觉得保险骗人,归根结底还是销售制度导致,大量销售人员不专业的形象导致。
02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自己每天都大量学习保险知识,从基本的保险概念和术语开始,到核赔核保的知识,再到一些法律法规和医学类知识。
越来越感觉到保险行业专业知识的复杂,以及保险行业对于风险对冲的作用。
对于普通人来说,通过少量的保费,去对冲掉自己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不至于因为各种疾病或者意外而返贫,作用真的太大了。
上篇文章提到过保险的底层逻辑,就是规避风险,把风险“扔给”保险公司。
保险的本质是一个庞大的互助体系,可以把保险公司看成一个大的水池子,每个人往这个池子里存一点水。
如果有谁遇到了意外情况,急需要用水救命,那么这个大水池子就可以一次性给他足够的水,让他能活下去。
从真实场景来说也很好理解,想象一下,当疾病、意外或者财产损失这些风险降临时,我们可以用之前缴纳的一笑比钱,去撬动更多的钱,来弥补我们的损失。
这是多大的杠杆,多大的风险对冲啊。
所以说,保险并不是骗子,而是真真实实可以给我们每个人带来安全感的东西。
你可能会说,我每年都交保费,但是却从未出险,是不是就亏了?
其实问到这个问题,还是没有理解保险的本质的。
风险的作用的转移风险,把你未来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
保费,就是你转移这种风险所发生的成本。
虽然你没有出险,但是保险却给你提供了在风险发生时的经济补偿。
这种经济补偿的潜在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这就像我们买车险,虽然你每年都支付一定的保费,但是风险却被保险公司“接”走了。
这时候我们可以安心的行驶在路上,因为有保险兜底。
毕竟,在路上,你非常小心,不代表别人就可以很小心。
同样地,我们生活中的风险,真的处处不在,你能保证一生都不遇到风险吗?
03
所以说,保险的作用,其实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作用真的特别大。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购买保险是可以考虑的,那是不是就意味着随便就可以了呢?
显然不是。
购买保险的途径很多,对于消费者来说,通过任何一个途径购买保险,保费支出都是一模一样的。
但是所获得的服务,却是天壤之别,尤其是涉及到后期理赔的时候。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通过互联网投保,既方便又实惠,关键是没有烦人的推销,能让自己更舒服。
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如果你本身对于保险的底层逻辑,对于家庭保险缺口没有认知,对于保险产品没有什么研究,盲目通过互联网购买保险产品,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一个是你无法做到有效的健康告知,二是需要理赔的时候,完全需要你自己处理,费心费力。
假如你购买时,没有看清楚条款,那么后期理赔大概率是存在麻烦的,这都是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
因此,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专业的保险从业人员去购置,这样可以更好地帮你家庭梳理风险缺口,帮你匹配到更合适的产品。
更重要的是,后面出现了理赔,保险从业人员可以极大程度帮你处理好这件事。
前提是一定要找专业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