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运气”这事是符合“墨菲定律”的:当你觉得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时,它就一定会发生。
回顾整个2017年,我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在和“墨菲定律”相伴的,工作和生活中的事实,一次又一次地向我证明着这一点。
每次当自己完成一份工作,心想着有一个小点可能出问题的概率很低,应该没啥问题,验证又太麻烦了。如果这时候自己不去小心验证,它最终一定会酿成一次新的自我检讨,直到让自己不敢再疏忽为止。
之前我常常为此报怨运气不好,为啥别人不出问题,一到自己头上就出问题了呢?
后来在自己习惯于这一次又一次不幸之后,对于每一次可能发生的不幸,自己反而小心求证起来。
在做一件事之前,自己总是会把最坏的结果一一列出,小心拆解,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又哪些事情需要克服一点小困难就可以做,哪些事情是绝对会出问题的。这样想过之后,对于一件事情的方方面面反而有更充足的认识了,对于那一定会出现的坏情况,反而也不觉得它是自己运气不好了。
我曾努力总结过这样思考对运气这事有多少影响:
首先,事先的充足准备,无疑让“墨菲定律”发生的概率更小了,因为每一个可能的风险都尽量被自己规避掉了;
然后,在有充分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而且自己也真正努力去解决这个问题了,如果坏运气真的发生了,因为自己已经有所预见,反而不会觉得它是坏运气,这只是自然而然概率换算出来的结果罢了;
这样,一个在我们之前的认知中完全不可控的情况,似乎突然就变成了可以控制的事情。
我们喜欢可控的东西。
很多人说生活是由一道道选择题组成的,我深不以为然。
我们都知道做选择题有两种做法,一种是蒙答案,四选一的单选题25%的正确率,另一种是把它做出来,然后找正确的那个,这种情况下是100%的正确率。
所以我更喜欢把生活当作一个解答题来做,而面对生活中的每次选择,其实就是根据自己的目标,判断哪些是好的,哪些是更好的的问题,而判断力恰恰源于我们自己对每个选项的认识,以及我们自己对自己目标的认识。
如果自己能很清晰地想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摆在自己面前的每个选择的优势和劣势又分别是什么,每个选择最好的结果和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那么哪个选择相对另一个选择更适合我们,哪个选择更不容易招致坏运,其实也就很一目了然了,在这种情况下,究竟有没有好运这个问题本身也已经是确定的了。
相信看到这里的我们不禁会有一个疑问,怎么分析面前的每个选项呢?
分析一件事,主要涉及两个因素,分析者的视野,和被分析事情的属性。
其中被分析事情的属性是死的,这个我们都能做得到。而起关键作用的分析者的视野,却总是会出问题,其中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视野太窄,以偏盖全,这也是所有在关键时候做不出正确选择的人的通病。
我一直在努力理解一个问题,就是百度的搜索为什么不像Google一样简洁?QQ空间为什么不像Facebook一样?淘宝又为什么比Amazon看着更花里胡哨的?
很多所谓的知识精英似乎总是乐于抨击国内的互联网产品做的不简洁,太low,但是反过来想想,所谓的知识精英们的需求,真的是所有中国网民的普遍需求吗?我们自己可能不会在朋友圈乱发养生的文章,但父母却很关心家人的健康,但因为他们接触互联网的入口和方式不同,所以才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朋友圈,这种情况,若不是耐心去观察去思考,又怎么能了解呢?
所以,当我们去分析一件事情,一种情况时,一定要想一想,自己对这个事情真的已经有了大局的视野了吗?是否能够横向纵向从多个角度去把这件事看懂,看清楚呢?只有这样,自己的理解才是完整的,自己做出的判断和选择也才是最好的答案,也最终让自己与好运相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