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公务员面试
国考报名:职位选择的技术,公务员考试必看!

国考报名:职位选择的技术,公务员考试必看!

作者: 考编分享菌 | 来源:发表于2020-02-15 15:07 被阅读0次

(文末有免费备考福利)

考公务员就像找对象,一旦考上,就很难有大的变动了,这个环节的重要性超过你的想象。千万不

要花了几个月几年的时间认真复习,然而到报职位的时候,敷衍了事,草率决策,考上以后烦恼接

踵而至。

很多人翻遍了国考 1 万多个职位却找不到一个能报的,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个并不熟悉的地域,

或选择一个不明觉厉的系统。这个时候,职位选择的技术就体现出来了。

职位选择,最高的原则是地域优先。

公务员最大的资源是人脉,家乡地区,最能展现出这份职业的价值。建议参考顺序:

家乡>家乡省会>所在城市省会>发达省份发达城市>家乡相邻市

如果你是非特大城市本地生源、家庭政治经济基础一般、男孩,特大城市慎选。原因很简单,在特大城市,公务员只能说是一份还算体面的职业而已,职业溢价不够突出,高房价和丈母娘都是你很快要面临的难题。

另外,特别强调:

永远不要为了一时上岸容易选择远离家乡的偏远落后乡镇岗位。

原因不解释了。在经过专业、工作年限、是否应届、学历、四六级、户籍、地域等一系列 excel 的筛选之后,剩下的职位通常只有几个到几十个可供进一步选择。具体到职位的比较,有 3 个优先:

招录人数多的岗位优先。

同等条件下,招录 1 人 100 人报考和招录 3 人 300 人报考相比,后者的面试分数线一般会较低些。

因为真正认真复习的只占少数,而面试分数线是由认真备考或者天赋较好的前几名所决定的,道理

就是这么简单。【考试来了】公众号里面的国考职位查询,里面有每个职位近三年的入面分数线,

大体上佐证了这个结论。

限制条件多的岗位优先。

应届生就尽量报考要求是应届生的岗位,你通过了司考就尽量报考要求通过了司考的岗位。这里面的变量是岗位的实时报名人数,实时报名人数所反映的信息可供参考,但并不准确,因为很多人是到最后两三天才报名,所以经常会出现某个岗位最后两天报名人数出现井喷现象。

招录专业少的岗位优先。

例如,你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同等条件下就尽量选择只招录汉语言文学的岗位,尽量不要选择一

些包含难报考专业的岗位。所谓难报考专业,例如工商管理、播音主持专业等,这些专业招录岗位

少,但人数多,选择余地很小;而易报考专业,例如会计学、金融学等专业,招录的岗位很多,可

选择范围较大。

那我们就尽量避免选择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的岗位,应去选择汉语言文学+会计学的岗位。因为加

一个工商管理,就会有一大波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来报,增大竞争难度。但会计学一般就不会,会计

学岗位多可选择余地大,相应的理论上会降低竞争难度。

经过上面的分析排除,如果还是有四五个职位拿不定主意,那就按照地域、专业贴合度、发展、待

遇、兴趣、竞争比等 6 个维度来给这些职位做量化打分,理论上得分最高的职位,就是最适合你报

考的职位。

以下图为例:

这六个维度,每项的权重多少,取决于你心目中的分量,特别看重的维度可以上调占比,不太重要

的维度可以下调占比。

「地域」,指的是岗位所在的地区,在你心中的分量,满分 100 分,倾向性越强则分数越高;

「专业贴合度」,假如某岗位招且只招你这个专业,那贴合度就是 100 分。如果多个专业类别都可

以报名,那贴合度得分就降低;

「发展」,指的是这个岗位的仕途前景;

「待遇」,指的是每年大概的收入,以及社会地位、忙碌程度等隐形待遇;

「兴趣」,指的是你都这个部门、这个岗位的喜欢程度;

「竞争比」,指的是这个岗位每天的报名人数,如果已经是千人坑了,这里的打分就要适当降低。

你按照自己心中的比重赋予每项不同的权重,比如 A 岗位的地域权重是 25%,打分 80 分(满分 100),

最后加权计算出各岗位得分。上图中得分最多的是 A 岗位。这是一种量化计算的思路,也许并不能

帮你选到最心仪、最合适、最能考上的岗位,但可以帮你在无法取舍的职位之间做一个排序,最终

填报的时候作为参考。

最后,无论是否有匹配的职位可以报,都请不要放弃这次非常重要的练手机会。祝愿大家都有好的

前程!​ ​   ​ ​

公众号:考编资料分享站,回复“网课”,直接领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考报名:职位选择的技术,公务员考试必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hty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