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北洋崛起——从曾国藩到袁世凯》有感

读《北洋崛起——从曾国藩到袁世凯》有感

作者: 半面缘 | 来源:发表于2018-12-01 10:25 被阅读0次

内容简介: 《北洋崛起:从曾国藩到袁世凯》是由玉茗堂闲客所著,新世界出版社于2014年七月一日所出版的历史书籍。清末到民国这段时间里,诞生了三支全新的武装力量,湘军、淮军和北洋军。当初清军入关所仰仗的八旗,和镇压三番崛起的绿营在时间的腐蚀下已经不堪一击了,正是这三只军队异军突起,才撑起了清朝整个国防大事。本书以翔实的史料为依据,客观公正的揭示了北洋崛起的全过程:从曾国藩的湘军,到李鸿章的淮军,再到袁世凯的北洋军阀。

读《北洋崛起——从曾国藩到袁世凯》有感

本书本着求真务实的宗旨,论述了清末北洋势力的崛起以人物为经,以时间为纬生动的再现了整个北洋崛起的全貌,以及这些历史人物为推动中国进步做出的艰难尝试的过程。

读《北洋崛起——从曾国藩到袁世凯》有感

正文:其实我从高中开始便对晚清的这段历史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当时高中所学内容中没有着重讲解的那一部分。比如曾经差点推到清王朝的太平天国是如何在曾国藩及其幕僚的的打击下覆灭。曾经读过不少版本的曾国藩传记,可能那样单纯的去解读会对历史有很多误解。而这本书《北洋崛起——从曾国藩到袁世凯》则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帮我拨开晚清北洋的时政乱局。“从曾国藩开始,当时太平天国起义后,清朝正规军被打得溃不成军,朝中无兵可用,不得已用各省的大员自办乡勇抵抗太平军,这样一来便产生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湘军。说到湘军就自然而然想到曾国藩,曾国藩原本一介书生,在1838年考取进士,之后曾国藩自1840年得授翰林院检讨,到1849年已经升任礼部侍郎,才十年功夫,就已经连跃10级,从而成为二品大员。曾国藩升到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的时候,只有37岁,可谓前途无量。年纪轻轻身居高位,却无自满的情绪,可见曾国藩克己之严格。他在北京做文官多年,道德文章早已被称赞得惯了,人们却不知他在其他事情上的能力如何。曾国藩身负经世之志,早想大展拳脚,可惜清末吏治的腐败,让他无从下手,作为词臣,以文章著世,又如何去拯救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呢?”(第8页)太平天国的兴起给了曾国藩这个机会,在曾国藩回家奔母丧的时候,适逢太平天国攻打湖南,这时曾国藩接到了朝廷的旨意,命他同湖南巡抚张亮基督办湖南团练,接旨后曾国藩决意组建一支全新的军队,他挑选家乡农民,将其武装起来练兵,这便是纵横天下几十年的湘军。曾国藩以一介书生创办军队一路走来并不是一帆风顺,边打边学边打边败,曾经被打的两次跳河自尽,可是他并没有气馁,相反他的���军是愈败愈勇,等到他卷土重来时已经和太平军打成了平手,而他也成了令太平军胆颤的“曾剃头”。天京事变后,太平军内耗严重,失去四王的太平天国气数已尽,而曾国藩则趁机一举攻克南京,覆灭太平天国,奠定了湘军中兴清朝的历史地位。

读《北洋崛起——从曾国藩到袁世凯》有感

在湘军与太平天国征战的数十年中,各地才俊慕名而来,其中就有李鸿章。“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弟子,在太平天国崛起时他也和自己的老师一样被派回老家操办团练,可他的乡勇却被太平军打的落花流水,他本人也险些丧命,无奈于是投奔自己的老师曾国藩,成为湘军中的一员。后来上海被李秀成围困,曾国藩便让李鸿章回乡操办淮军救援上海。李鸿章在家乡合肥凭借自己和父亲过去建立的关系网,很快便组建了三营淮军,再加上曾国藩拨给他的两营就这样勉强凑了近万人乘坐轮船来到了上海。原本李鸿章被上海乡绅寄予厚望,但当淮军真正亮相的时候他们大失所望,这支军队看上去衣衫褴褛、灰头土脸,乡土气息太重,所以有些刻薄势力的人甚至直接把淮军称为‘乞丐军’,”。(第81页)

读《北洋崛起——从曾国藩到袁世凯》有感

而正是这支乞丐军配合洋枪队击败了李秀成的大军,解了上海之围,淮军从此崛起。之后太平天国覆灭之后捻军的兴起更是给了李鸿章崛起的机会。李鸿章在剿灭剿灭捻军之后便开始着手做一件事,而这件事他一办就是二十年,那就是洋务运动。当初是由曾国藩最早开始兴办洋务运动,那是主要目的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那时的出发点也是置办军械。后来或许多少受恩师的影响在接触到西方事务之后,李鸿章越发不可收拾,从军事到工业、科技、教育、商业等诸多方面展开了洋务运动。李鸿章的洋务运动也给他带来了巨大收益,其一便是利,通过洋务运动为政府为淮军捞钱。李鸿章创办的���船招商局成功的从当时已经垄断中国客运业务的外国人手里分得了一份羹,打破了垄断局面,也获得了不少经费来创立他的新海军——北洋水师。可是北洋水师或许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悲剧,李鸿章在北洋经营多年,购置坚船利炮,以为万无一失。可是中国的政治和用人方面以及不重视部队的军事素养等方面,使得甲午一战北洋水师遭遇灭顶之灾。海军尚且如此,落后的陆军更是在列强面前不堪一击。这让清政府和李鸿章更加下定决心彻底改良军队。这时袁世凯登上了历史舞台。袁世凯在朝鲜以一人之力与日本斡旋,维系清朝在朝鲜的主人地位引起了李鸿章的注意,加上袁世凯属于淮军一系,于是顺理成章的被李鸿章提拔,得到了在天津小站练兵的机会,而袁世凯训练的这支新军便是北洋军的前身。在李鸿章死后袁世凯更是以八国联军侵华时保全山东之功接过了李鸿章的担子。袁世凯相比自己的恩师走的更远,思想更开放,野心也更大。在辛亥革命爆发时,更是反戈一击,通电全国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论功劳甚至大过了曾国藩和李鸿章二人,所以也当选为民国大总统。可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的中华民国并没有改变被列强欺凌的命运。袁世凯在任上也深深的感受到当初李鸿章的无奈,于是下定决心改革,可是共和制下他受到了重重阻力,使得改革根本无法按照他的蓝图进行,于是晚年袁世凯决定放弃共和制,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才是中国最需要的,于是改为君主立宪制,袁世凯更是称帝,可是当时的中国民主共和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时机也早已不可同日而语。袁世凯的举动也引起了全国极大的反对,手下亲信也都不赞成,甚至云南的蔡锷等人宣布独立,发动护国战争。为了避免国家分裂,袁世凯在当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此后不久忧愤成疾,不日而亡。“袁世凯死后,北洋军群龙无首,顿时分裂为各镇军阀,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 、直系、奉系三大派系。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操纵下,控制皖、浙、闽、鲁、陕等省;直系的冯国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苏、赣、鄂及直隶等省;奉系的张作霖也以日本为靠山,占据东北三省。此后群雄逐鹿长达13年之久。”(第241页)

读《北洋崛起——从曾国藩到袁世凯》有感

  这是一个混乱的年代,但又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代。军阀门从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统一中国,但换个角度来看,军阀门已经影响了中国长达13年之久,这13年,我们称之为“北洋时期”。知古而鉴今,以细节照亮历史,让历史还原未来。深刻洞察作为历史拐点的北洋时代的变革和崛起,让我们反观正在成为历史的今天!这些历史功勋人物为了让中国融人世界游戏规则、追随世界大势,做出了艰难而笨拙的探索。直面历史,我们将以敬畏之心正视所有曾经为中国进步而做出贡献的人们。

读《北洋崛起——从曾国藩到袁世凯》有感

相关文章

  • 读《北洋崛起——从曾国藩到袁世凯》有感

    内容简介: 《北洋崛起:从曾国藩到袁世凯》是由玉茗堂闲客所著,新世界出版社于2014年七月一日所出版的历史书籍。清...

  • 陆建章杀人如麻

    陆建章,北洋武备学堂毕业,也是一名服役于袁世凯“新建陆军”并因此崛起的武人。在袁世凯时代,他曾任警卫军统领兼北京军...

  • 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是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袁世凯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

  • 中华历史五千年 23 晨曦初照

    袁世凯北洋军阀宋教仁遇刺二十一条袁世凯复辟蔡锷 云南起义 北洋军阀分化为:(英美支持)直系 冯国璋 (江苏、江西、...

  • 文武北洋

    文武北洋 《文武北洋》(枭雄篇)聚焦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吴佩孚、张作霖五位武人,讲述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发生的一些...

  • 为什么袁世凯只当了83天皇帝,袁大头银元却铸造到了1953年

    1912年宣统帝退位了之后,清朝的统治就从此破灭了。第一任大总统就是曾经的北洋大臣袁世凯,袁世凯依靠所有的北洋军队...

  • 人生只道是平常

    人生只道是平常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01 既然是读《曾国藩家书》有感,那就先来讲讲手中这本《曾国藩家...

  • 人生只道是平常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人生只道是平常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01 既然是读《曾国藩家书》有感,那就先来讲讲手中这本《曾国藩家书》,这...

  • 《北伐》1:《时代》封面上的第一个中国人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主政全国,北洋军有兵13师另17混成旅。 自袁世凯1916年去世之后开始的北洋军阀时代,一个又一...

  • 读北洋有感

    二十懵懂西入伍 三十豪迈边关戍 四十已是他乡客 五十奢望回故土 风云变幻刻千古 一座江山无数主 可叹少年万里梦 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北洋崛起——从曾国藩到袁世凯》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hul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