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阳光明媚,玫瑰园一派生机勃勃。但是在这个花园的一角,红、蓝、白三株玫瑰却闷闷不乐,满怀心事。
原来,昨天傍晚,有一个妈妈带着两个孩子经过这里,孩子们是那么惊奇于它们的美,她们像天使般低头轻闻它们散发的芬芳。妈妈观赏了一会,说,“还是红玫瑰鲜艳、漂亮。妈妈最喜欢红玫瑰了。”
“红玫瑰,大概人们都喜欢你,你看起来的确娇艳美丽,可你为什么也闷闷不乐呢?”白玫瑰问道。 “唉,我担心你们昨天听了大人的话,会感到不愉快。看到你们沮丧的样子,我也很伤心。如果没有人们出自各自喜好的评价,我们每朵花都会感到很自在,努力地自由地开放。你看,我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美啊。”
“是啊,你看阳光下,白玫瑰是如此芬芳淡雅。”蓝玫瑰说道。 “是啊,你看阳光下,蓝玫瑰是如此高贵迷人。”白玫瑰说道。 当它们听到彼此的心里话,禁不住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谢谢,原来我们都很美。”
阳光下,花园里盛放着喜悦。
这份盛开的喜悦,来自自我内在的富足,对自我存在的肯定与认同。
著名心理学家曾奇峰在一篇文章中写到,“对自己不满意的人,迫切想改变自己的人,想让自己脱胎换骨的人,都是把别人或者环境对自己的不满,植入了内心。外界的要求变成了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就意味着外界的攻击变成了自己对自己的攻击。”“人最大的消耗,不是来自智力或体力的透支,也不是来自跟大自然或者同类的争斗,而是自己对自己的战争。因为在这场战争中,‘敌我双方’的战士、弹药甚至战术,都是这个人自己提供的。所以没有任何人可以支撑下去。”
不再自我质疑,方能自由成长。太多的自我质疑,都来自比较,源自人与人内在、外在世界的不同。
这个世界,总难摆脱比较。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有的人外向活泼,有的人内向安静;有的人处事利落豪爽,有的人则沉稳谨慎……社会中的群体,在接纳一个个体时,也总有各自的偏好。深处群体中的自我,便难免不受到目光的“审视”。我们大多时候,已习惯于把周围人的评价,目光放入内心,又以此来质疑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孩子,独一无二。“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某些无法让人接受的部分,再美好的人也一样。”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改变,我们真正需要调整的是后天经历所所塑造的“问题”特质。一个人的本身,没有问题。
在一篇文章中读到保罗博士讲的一个事例,引人深思:
“我们许多人的成长伴随着与其他人的比较。在课堂上,学校培养孩子与其他同学比较,在家里,与兄弟姐 妹或邻居的孩子比较也常见。可以说,孩子参与的大部分环境都包括比较。 保罗博士叙述到, 8岁的外孙是在家接受的教育。他在一个充满爱、高度创造力和无竞争的学习环境里被抚育大,没有经历过学校里的比较。但最近,外孙被送到一所学校制作物品——这是他喜欢的事情。他最后一次去那里时,老师告诉他,他的作品是班里最好的。在回家的路上,外孙对他的妈妈说,“妈妈,当老师说我的作品是最好的的时候,我感觉她把我的创造力全部吸走了。”不用说,他妈妈再也没有带他去那所学校。
“这就是比较所做的。它关闭我们,抽干学习和创造本有的快乐,破坏自我价值感。不幸的是,许多人已经接受了比较的信息,并对他们自身起着影响——尤其是外貌、智力和成绩上的比较。”
有比较,便有功利;有比较,便有否定,有质疑。
作者在文章中继续写到,“透过受伤自我的眼睛,你看不见本质的自我。受伤自我,在很久以前由不够好的你确定,所以,你的本质可能埋藏在受伤自我的错误信念之下。”当你理解了这一点,你将能够更好地与内在的自我联结。
在克里希那南达(Krishnananda)所著的《拥抱你的内在小孩》中有一段话,同样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感悟,“我的一位良师益友曾说:‘我们可以自己决定生活在“丛林”里,还是“花园”中。’在“丛林”里,我们被生存竞争、成功或失败、形象表现的价值所左右……在“花园”中,世界应该是这样的: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在这个空间中表达他或她自己。在花园中,不管我们处在什么样的状态,都是被接受的。在这个世界中的最高价值是接受本来的面目,大家互相支持去学习爱自己,无须比较,只要尽情去发现自己的价值、发展自己的天赋就好了。”
好好珍爱自己本来的样子,对任何状态的自己,都坦然接纳。让自己舒展、自由地成长,是自己最大的责任,也是最自然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