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元夕
一、悲观不是你我的错
你是以积极乐观还是消极悲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假如你的车在高速路上行驶,这时旁边有一个司机想要强行变入你的道,还隔着车对你大喊大叫。你是微笑着给他让道,还是坚决不让并对着他大骂呢?
如果一个人对于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选择后一个选项,即使他可以很明确的声称自己是积极乐观的也无法更改他消极悲观的事实。个人在具体情境中的行为比一个人的语言更能表明一个人的态度。他假设一个要变道的人是行为蛮横粗鲁,对一个粗鲁的人以其人之道还之很正常。而这种预设却暴露了他悲观的态度。他如果是乐观的,就会想这个急速行车抢道的人有什么急事需要处理而同情的愉快的给他让道。
对于第二个问题,可能只有极少数人会选择前一个选项。这意味着大多数人是悲观的。因此,罗曼.罗兰把那些认清生活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的人称之为英雄。
人之所以悲观,因为生活的真相是残酷的。人的生活始终面临问题或矛盾,有些问题是人所处的时代决定的,还有一些问题是人存在在任何时代都会面对的。
人之所以悲观,更多的是因为人类的基因深处对负面经验的关注更甚于对正面经验的关注。一个人的经验中既有积极乐观的正面经验,也有消极悲观的负面经验。正面的经验使人乐观,负面的经验使人悲观。没有谁的经验中只有正面经验或只充斥着负面经验。然而只有一个人的正面经验是负面经验的3倍以上,他才会比较乐观。否则那这个人的生活态度和情绪基调就是悲观的。
我们的基因来自于人类的祖先,人类的大脑偏爱负面经验的原因得追溯到人类的祖先那里。人类的祖先生存环境恶劣,随时面临着生死攸关的危险如遇到老虎狮子之类的猛兽,须对外界保持高度警惕。当事件被确认为消极事件,大脑就会把相关的信息保存起来。当类似消极事件的情形再现时就可以做出快速的反应。因此人通常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而对于积极乐观的事件,大脑往往反应很迟钝。毕竟,错过一个果子,只是面临可能挨饿的可能,而没注意到老虎狮子等猛兽,就可能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我们悲观,是因为我们祖先的基因打上了悲观的络印。
悲观,真不是你我的错。
二、悲观需要拯救
与祖先相比,我们今天的生存环境大大改善,遇到老虎吃人或飞机失事这样可能致命事件的几率小之又小。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影响较小的负性事件,诸如升职不成功、犹豫间房价又涨了不少、开车被人抢了道、被领导批评、睡觉时被骚扰电话吵醒等等。
我们的大脑并不会分辨事件的大小而做出不同的反应。每一次应对或大或小的负性事件,我们的大脑和身体都会经历一次如祖先应对致命危险的“战斗”模式。当危险来临时,丘脑会先释放信号敦促脑干清醒。紧接着脑干会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激活整个大脑。下丘脑会激活脑垂体释放皮质醇,并向肾上腺发出释放肾上腺素的信号。
一系列化学物质作用于我们的机体使之出现相应的症状以便在战斗中取胜。肾上腺素会让我们的心跳加快以便传送更多的血液、让瞳孔扩张以便看得更清楚;去肾上腺素让血液输送至大型肌肉群、让肺支气管膨胀以便吸入更多的氧气;皮质醇会抑制免疫系统,同时通过两种不同的神经回路反复强化紧张反应。当战斗结束,我们的全身会逐渐放松并恢复到常态。因此,偶尔应对一次负性事件并不会对我们的机体造成伤害。
现代社会的负性事件强度虽不如远古社会,但发生的频率却不会减少甚至大大增加。有很多事件不是靠一次强烈反应就能决的。这次升职不成功,你可以抱怨制度不合理评审者不公平。问题是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这次升职不成功并不意味着下次升职就能成功。这次被人抢了道你生气怒吼也不能阻止下次被抢道。生活中接连不断的负性事件,使我们的身体持续的处于一种应激状态。长此以往,不堪重负的一天总会到来。
每一次负性事件,都会伴随着消极的情绪。消极的情绪又会强化悲观的态度。更为悲观的态度又致更消极的行为,更消极的行为产生更消极的情绪,进一步导致更悲观的态度,如此恶性循环不止…….心理健康迟早也被打破。
无论身体问题,还是心理问题,都将致人处于痛苦状态。
生活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痛苦,而是为了追求幸福。追求幸福,让众生殊途同归。悲观却使我们与幸福的目的背道而弛。
贴上悲观的标签,卸掉你我的责任,不是为了坦然的躲在标签的后面放任自己恐惧、担忧、愤怒、责备而忘记生活的目的。
贴上悲观的标签,卸掉你我的责任,是为了轻松上阵,拯救悲观。
三、更改认知图式是拯救悲观的关键
人的大脑是有记忆的。不论我们是否能够清晰的意识到,那些感知过的形象、经历过的事件、体验过的情绪、做过的动作、领悟过的逻辑都会储存在大脑中,构成我们的经验。 在一些时刻,记忆会将过去的经验和当前的心理活动联系起来,在时间上把心理活动联成一个整体。人们不断的累积经验,通过分类、比较等思维活动,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联系。同时,也形成自己的认知图式,即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认知图式对新觉察到的信息起引导、解释和决策的作用。不同的认知图式对同一对象的认知和决策就会不同。如一个乒乓球初学者,他的经验不多,那不多的经验告诉他,球偏左了要往右击球,球偏右了要往左击球才能成功的将球回到对方的桌面。如果是一个乒乓球高手,更丰富的经验告诉他,球偏左了不一定要往右击球,球偏右了也不一定要往左击球。因为球的打法,不仅要看球的位置,还要看球的来向。如果球是从右方向来且偏向于球台的左边,往右击球可能会使球回到对方的桌面。如果球是从左方向来且偏向于球台的左边,要使球能回到对方的桌面上,就不能往右击球,恰恰要往左击球才可能能成功。注意,这也只是可能成功而已。球的打法,不仅要看球的位置和球的来向,还要看来球的旋转方向和对方击球的力量。乒乓球初学者对球的认知图式是一种封闭式的认知图式,其打法单一成功性小。乒乓球高手对球的认知图式是一种开放式的认知图式,其打法多样成功性大。
要想打好乒乓球,不是要改变对方球的性质,而是要提高对球性质的认知图式,再加以不断的练习。与打乒乓球一样,要拯救悲观,不是要改变我们的基因,也不是要改变以往的经验和外部的大环境,而是要更改我们对事件的认知图式。
四、正念——更改认知图式拯救悲观的方法
要发开放式的的认知图式替代封闭式的认知模式的认知图式,最重要的是对自己当下所思所想保持觉察。
人的觉知有四种境界:无知无觉、后知后觉、当知当觉、先知先觉。
无知无觉是人处于一种完全的无意识的自在状态。昨天在一个学习群里一姑娘说他的一位男同事,声言自己受不了另一半的唠叨或者另一半不给面子就会动手打,还一副“我是真理”的态度。那位男性就是无知无觉的典型。
后知后觉是事情发生时没有意识到,发生之后能回想起来。这种觉知境界常使人因为事发时没觉知而以一种习惯性的错误反应事后意识到了深感遗憾和后悔。我们大多数人常处于这种境界。昨天那位姑娘吐槽男同事的时候,其他群友都在批评其渣。只有一位大姐没有批判,她先以他必须服从的军旅经历对他的人格形成原因进行解释,后又劝那位爆料的姑娘学好心理学看能不能助其改变。讨论完毕事后她回忆起自己的对姑娘的劝导可能不妥,担心姑娘费力不讨好招惹麻烦。便给她留言说作为同事其实是可以不予理睬的,毕竟谁也没有拯救世界的责任和能力。这位大姐的觉知方式是后知后觉的代表。
当知当觉即在事情发生的当时有一种清楚的意识。当我们能够清楚的意识并专注于正在经历的事情,我们就能避免不自觉的以一种封闭式的认知图式从而能以一种开放式的认知图式去对觉察到的信息起引导、解释,就可以获得一种不同反应的机会,也就能够做出更有利于自身的决策。在高速路上行驶被抢道时,如果当时有觉知,我们可以认为抢道者的行为是鲁莽的无礼的,也可以认为抢道者只是因为急着赶路不得以为之。不管是哪种情况,我们都可以报之同情的微笑并让道。即使抢道者是前一情况也无妨我们的决策,我们这样做不是赞许他的行为而是同情他糟糕的状态,同时也是对自我的关爱,不因为别人的鲁莽而伤害自己。
先知先觉即在事情发生前就有一定的预见性因而能在事情发生之时总能不经意的做出正确反应,这种状态类似于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
总体而言,无知无觉是极少数人所处的境界,大多数人处于后知后觉境界,少数处于当知当觉的境界,先知先觉是常人难达到的境界。可喜的是,觉知境界是可以提升的。经过练习,我们可以从后知后觉提升到当知当觉的境界。
当知当觉,即心理学所说的正念。正念,本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式。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经由乔﹒卡巴金等学者介绍和科学研究,渐渐改良和整合为当代心理治疗中最重要的概念和技术之一。在心理学实践和科研领域,正念被赋予多重定义,正念的一种定义为:有意识专注当下的存在方式,以一种开放的、不带任何评判的、宽容的和好奇的方式去关注当前时刻。
当我们能够时刻保持正念,当一种开放的认知模式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就能通达平静清明和幸福,悲观即被拯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