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IT·互联网今日看点
沙堆悖论|一万小时理论真的靠谱吗

沙堆悖论|一万小时理论真的靠谱吗

作者: 破壁人Jack | 来源:发表于2016-12-18 11:03 被阅读956次
    “沙堆悖论”

    1 一万小时理论

    著名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其畅销书《异类》中提到过一个著名的“一万小时理论”,这个概念在现实世界中广受推崇。

    我们来看看那个风靡的“一万小时理论”究竟是什么?

    一万小时理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一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可以从平凡到卓越。

    这个概念可谓是广受推崇,仿佛是只要练习一万小时,就有了成为领先者的希望,不管天赋还是出身,屌丝人生可以逆袭,人生一片光明。

    于是,很多人开始狂热推崇并成为一万小时理论的践行者,当初自己在阅读原书《异类》时,没有太去追究这个一万小时理论的来龙去脉和说服的逻辑。

    随着后来阅读和思考的深入,也有很多学者开始质疑“一万小时理论”。稍有留意的读者可能就会注意到,格拉德威尔对于”一万小时理论“的引用可能忽略了些什么。

    “一万小时理论”开始成为一部分人不能成为领域内的专家或杰出人物的借口,因为我没有那么长时间的练习啊,所以我成不了专家。另外一些盲目追寻者则认为只要我肯努力,肯花大量时间在某个领域或者某个技能上练习,就一定可以取得跟那些杰出人物一样的成就。

    以上两种心态正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心理写照,前一种心态成了自己不去行动花时间去做一件事情的绊脚石;后一种心态在自己做一件事的过程中,不断告诫自己只要我肯努力,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达到那个水准。

    那么我敢说你这件事是十有八九做不成的,因为当坚持成为你去做一件事的理由的时候,你根本不可能把这件事情做好。即使可以完成,但也不可能达到杰出的水准。

    2  理论的由来

    实验结果表明,练习的成果并不与时间成正比,而一万小时理论这个概念的一万小时又是如何得来的呢?

    197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和合作者威廉·蔡斯发表了一篇关于国际象棋大师和新手的比较论文。后来,艾利克森参考西蒙的十年定律,并阐述了音乐学院学生的研究成果发表论文,后来被格拉德威尔在其书中引用,演绎出一万小时定律的实验。

    3  沙堆悖论

    后来,这个理论广为流传。埃里克森出书还特意说明自己的研究成果其实是被格拉德威尔误用。

    其中可以辩驳“一万小时理论”的一个有趣思想实验就是古希腊哲学家欧布里德提出的“沙堆悖论”

    沙堆悖论(Sorites paradox):一粒沙子不是堆。如果一粒沙子不是堆,那么两粒沙子也不是堆;如果两粒沙子不是堆,那么三粒沙子也不是堆;以此类推,9999粒沙子也不是堆;因此,一万粒沙子不是堆。

    这个思想实验的巧妙之处恰是巧妙的辩驳了“一万小时”这个固定的边界。于是在沙堆悖论的视野下,一万小时定律的固定边界便被消解了。

    4 心得体会

    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要否定要做成一件事情(或练习一项技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练习。因为我认为一件事情能否做成,一个技能能否掌握出色,花大量时间练习只是达到高水准的一个必要条件。

    也许有时候一些名人的结论并不可信,有些概念甚至存在误用,这时候也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其实我们学习那么多知识,学会不断思考,并不是为了向别人展示我们多么厉害,而是在面对一些观点的时候可以冷静地客观看待,避免盲从。

    还有就是学到的知识越多,被骗的机会越少。

    以上这些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心得体会,更多对于“一万小时理论”内容的研究,我还会跟大家继续分享,敬请期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沙堆悖论|一万小时理论真的靠谱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wa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