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无法像小时候那样读不到书而对书怀有痴迷崇拜的情感,其实,有很多那怕很著名的书,也已经不能入眼了。
那个时候,容易读的只是小说,在《历史》课本里,在《语文》有关的读本里,在一些名人的推荐里,到处都有所谓的“世界名著”。我很想问,那些渊博的教育家们,他们有没有读过自己推荐的书,有没有想过诸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等这些名著承载着什么?它的“份量”多重?它们为何而著名?它们与时是否适宜?是不是一个中学生所能承受的?如果一个学生能身临其境的阅读,会对他的世界观产生怎样的影响?
所谓的“名著”十有八九都是悲剧,顶尖的艺术家们十有八九都有点“变态”,所以从长期的动荡社会中产出的不朽作品十有八九都有些极端,这不应该为教育家们随便推荐的。批评家们以艺术手法来衡量艺术,读者则往往以故事取胜,不好的故事枯燥无味也就算了,还有可能像一部没有预期的恐怖电影,对人的身心产生伤害。
《安娜·卡列尼娜》,我看得很难受。虽然它得故事相较平常,不像上面我夸张的“极端”,但是我感受到了太多的挣扎。这中挣扎的来源不是书中的某个人物,而更像是书中的所有人物,更像是作者本人,也许是我本人。不知道是我近况的心态所致,还是近况的心态受它所致。
这本书跟我原想的不一样。以前不知道在什么角落里看过谁谁写的一些评论,大抵总是要骂一骂安娜的丈夫卡列宁,这跟看一些别人写《飘》的读后感差不多,既然能成为一本书的主人公,自然是无比高尚的,那怕这高尚之处不太容易找到,也要从其他的角色里衬托衬托。“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是读到安娜时想到得最多的一句话。
我现在有些为列夫·托尔斯泰感到遗憾。希望自己到了老年,不管有无成就,都能“耳顺”“不逾矩”,不能像他,探索了一生,临死之前还在苦苦挣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