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有点冷。
快一个月没去店里了,带上几大包服务员爱吃的阿尔卑斯奶糖随同先生一起来到了火锅店。
一直就三桌顾客。突发奇想,我跑出去看看其他同行的生意情况——一楼大食堂客人稀少;其旁边的地锅鸡生意火爆全部满座(8张桌位);七欣天(以螃蟹为主)客人稀少(凭感觉,没上楼去看,楼下大马路上两位美女妹妹所谓的迎宾聊的正欢);再回首基本满座;再稍远处铁掌门则有三小桌;它旁边(侧面)的串串火锅则空无一人……
每一家店活的都不容易。他人如此,我们亦如此。他们营销花样百出,有的也没做任何活动,如地锅鸡,刚开业一个月,菜价很贵,可是高朋满座,唯一解释就是还在新鲜期,大家处在“热恋期”尝鲜阶段;有的一个接一个、一个叠一个的优惠活动,其结果依旧人烟寥寥,如全场七八折、指定酒水免费畅饮、水果免费、点心赠送,消费满160元送100元话费等同时享用,几杆齐下仍不见效果,如铁掌门,其位置在十字路口,正对面则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批发市场,人流穿梭不息,其装修风格挺新潮且大气,但就是吸引不了客人进店,门口有喇叭不停重复呐喊“吃火锅啦!进店有惊喜!”等等惊喜内容基本都会广播出来,配备的是一位美女的甜美之音,而且,门口还有一位专职人员做销售,拉客人、发传单,给路人讲解等等;你就两三家老店,外表看上去没什么优惠活动,带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之势,如鹅火锅、大食堂、七欣天。
当我把我所看到的、学到的,讲给先生及合伙人听时,他们是不耐烦、不屑、甚至阻止我继续往下说,“你不要看他们的什么宣传单,不要学他们的套路,你学他们的就找死了,他们一点生意都没有!”先生愤愤然。
“嗯,他们几个月前就是这个活动,一直都是他们没生意的。”合伙人也是不屑的语气说着。
“地锅鸡生意好,那是他们刚开业,刚开业不好的话那就惨啦,关键是要看他能撑多久,现在大家是尝鲜,等过了一个月两个月你再看看?你看那家串串刚开业那一两个月生意好得很,那时候我们一桌都没有,而他们爆满,现在呢有几桌吗?”合伙人继续“开导”我说,“地锅鸡一共才8张桌子,看起来爆满,咱们店大、桌位多,要是跟他们一样多座位、一样大的店,你看看咱们也是天天爆满。”
“泡椒牛蛙(再回首)好,它是属于炒菜系列,跟辣的叫、湘味人家是一个系列的。他们都还好,而且一直都还好,跟咱火锅不一样。”合伙人放低了他那不屑一顾的高高在上的姿态。
“我们店就今天不好,前几天都很忙、都爆满,今天不好是因为是星期二,黑色星期二!没事的。”他开始自我安慰,同时也是安慰我。
我只是静静地听着,手里拿着其他店家的广告宣传单及菜单,面带微笑使劲地听着,没有插一句嘴接一句话,我的本意是学习人家好的东西,学习人家我们没有的东西,只是借鉴而已,没有半点想法要去模仿人家,也没有半句责备说我们店的营销怎样,怎样,没有责备大家不努力等。
真的,冷冬已经到来,我们要有十八般武艺御寒过冬。始终诚信,始终微笑服务,贴心服务,这是我们的店规,同时也是我们生存之道。
这个冬天,是真的有点冷。
改革开放40年(1978-2017),我们国家的GDP增长了33.5倍,年均增长9.5%。
其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年均GDP增速超过了10%。
那2018年呢?
6.6%。
2019年呢?
2019年,第一季度GDP增长6.4%,第二季度增长6.2%,第三季度6.0%。
有人预测,第四季度,甚至会跌破6。
我们国家今年GDP的增速,将会成为1991年至今的最低点。
明年,也许会更低。
企业们都觉得,寒冬来了。
润总如是说。
曾经(2013-2014年)的我们,光夜宵的营业额足以抵得上现在全天的营业额。我们没有偷工减料,相反越做越好,越做越精。“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物价的上涨我们没有随波逐流,没有随便提价,也没有因为物价上涨而减少分量;服务也是越来越好,员工难招、难留,我们拿出更多的福利,让利给到大家,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是死的,在制度管人的大框框下,我们酌情给到大家自由空间),使得员工的流失率降到历年来最低……
尽管如此努力,仍然逃不过营业额大幅下滑(与往年同期相比,下滑幅度最大的将近30%)的厄运,在盈亏生死线挣扎。
我们听天由命,但我们更尽人事。
这个冬天有点冷,名副其实。
第四十八周 本周很重要 (11.25--12.1)
1.写日记;
2.《薛兆丰的经济学课》本周复习内容(90天返场);
3.《公司金融》跟随老师步伐,不含糊。
慢,就是快,快,就是慢,不再忧虑,让自己有序的忙起来,不去看远方模糊的,而是做手边清楚的事。
注:本周关键词——尽人事,听天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