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志爸开始过渡饮食,吃了米面,老头的面貌有了改变。农村的汉子,在家吃两大碗饭的人,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些天,很饿,也很想念大碗吃饭的日子,医生计算的能量在他那里似乎不值一提。
周末回家之前,友志和红梅安排好病人的晚饭后,买了一些水果坚果去了舅舅那里。
舅舅舅妈已经做好的晚饭,闲谈中,得知舅妈怀孕了,平时上班中午不回家,免除奔波之苦,晚上去舅妈的父母那里,舅妈的妈妈会把晚饭做好。
他们问友志两个人有什么打算,红梅说不想回家种田了,种田不够开支,日子不能倒着往回过了。
“那就挣钱在城里买房。你看我这外面许多做生意开店的都是乡下人来的,人家需要什么他们就做什么,灵活能吃苦就行。你们吃一点苦,下一代就不一样了。”
“况且你们在外打工,一辈子打工或者在家里,那也不是辛苦吗?没钱都是有压力。”
“你家妹妹读书出来了,她以后和你大姐生活就很不一样了。你年轻,又一直在外不想回家,那就好好想一想看一看,不能一辈子都给人家打工。”
舅舅舅妈说话声音特别柔和动听。
舅妈说她父母也是农村出身,而她就在城里长大的了。舅妈看起来很优雅,无论说话还是穿着、行动,看着爽心悦目。
看看他们的家,和自己的生活环境隔着银河一样。
友志爸第一个疗程的化疗,只是后面他有点恶心,这给了全家人信心。
回家之后,正逢中秋和国庆。友志家里的亲戚络绎不绝,都听说老头子病了,在省里开了大刀。有同情的,觉得这大病烧许多钱,最后人受罪钱也没了,有羡慕的,毕竟不少人操劳一辈子,真要花大钱的时候,命运不由自己操控了。
桂兰两口子和腊梅各自捉了鸭子拿了鸡蛋买了一些桂圆核桃粉和奶粉拿了去。
桂兰看见亲家形销骨立,心里暗暗吃惊。担心他挣不完化疗疗程,家里若只剩下个老太太,脾气会更坏,更难相处。嘴里说着安慰的话,心里既难过又同情,还没老,可以过些清闲日子了,怎么就病了。
红梅都来不及想什么,就卷入了忙碌的生活中。婆婆前前后后跟着公公,其他的事情就落在她身上,早上,友志出去挑水上街买菜,天天着有客来的准备。红梅就料理家务,和婆婆一起宰鸭炖汤,地里也和婆婆一起去,忙忙碌碌一天,只有躺在床上的时候,想一想最近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做的时候,有点焦虑,而自己的事情,也没有看见曙光。
再去看陶医生,是友志陪着。陶医生问红梅紧张吗?红梅摇摇头,但是从台上下来的时候,陶医生告诉她,感觉她是输卵管堵塞,确诊只有造影。
那怎么办?
陶医生说了很多,红梅觉得头有点晕,因为听见的是她感觉比较严重的,要么手术造个口,要么去做人工植入那种。
都有一定的成功率。
红梅坐在外边的椅子上,靠着友志的臂膀,久久没有说话。
要是不成功呢?花了钱又不成功,怎么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