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悦症:不懂拒绝的老好人》这本书里提到: 世界上有这么一种人,他们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可,想让所有人都满意,因此常常陷入自卑,活得隐忍而卑。当我看到这么一段话时,我产生了深深的共鸣,这说的不也是我吗?
在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我想这点无可厚非。但是一旦没把握好分寸,没有原则地隐忍,没有原则的退让,过度地讨好别人,就很容易陷入一种困境之中,总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时刻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书中提到取悦症的人有三种,分别是认知型“好人”习惯型“好人”与情感逃避症“好人”,这三种都各有各自的症状对照了一下,自己更倾向于是认知型“好人”。以前总是会想着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自己好,总是第一时间关注别人的情绪,将自己的真实感受隐藏起来,当事情结果不如意时,第一时间怀疑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够,自己做得不好,然后开始怀疑,自责。这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作为一个老师,有这样的一个症状对自己来说是非常糟糕的,因为这样很容易精神内耗。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会想是不是自己不够用心,方法不对,还是自身能力有问题;当家长不配合工作时,我会想是不是平时自己沟通出现了问题,还是自己表达不清楚,还是自己哪方面没做好,班主任工作事无巨细,如果我每件事都从自身找原因,那我简直就是个千古罪人啦。讨好型人格的人要学会放过自己,其实,所有的事情无论结果怎样都不会是单方面的原因,怎么可能全部是自己的问题呢,为什么不学会放过自己,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问题。
看到这本书里提到:不要那么在乎别人的感受,对自己好一点,让自己开心一点,在适当的时候,把自己的主张表达出来,要学会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我们有能力可以自己调节自己情绪,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如果我们发现她是讨好型人格而不进行引导的话,那这个孩子将如何与别人相处,又怎么能进入社会呢?
其实这个社会谁都会受委屈,谁都会遇到困难的时候,谁都曾经会“遍体鳞伤”,重要的是自己如何看待,讨好型人格不是一辈子的,而是我们自己可以改变的,虽然有时候是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正因为是我们的父母和老师没有意识到,我们更应该有这种觉察意识,与其讨好别人,不如取悦自己,取悦自己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去一处自己喜欢的地方,可以听一首喜欢的歌,看一场喜欢的电影,也可以大胆拒绝自己不喜欢事,从现在开始,从你意识到自己是讨好型人格的那一刻起,学会让自己快乐更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