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梦见自己在参加赛课,上课到最后环节总结时候,跟前一个环节在语言组织方面没有衔接好,心里很遗憾,自言自语道“参加啥赛课,即便选上,能在市级评选中胜出吗?”醒来以后感叹确实如此。去年这个时候我们学校讲课优秀的两位老师参加区级优质课,一位是我们语文教研组长,上课语言凝炼有文采,可惜在课堂导入时候有点拖延,同时导入设计也没有为后文的讲授内容营造出一些氛围,感觉这样的导入目的性不强,可有可无,还不如直接奔题。另一位是个女老师,普通话很标准,讲课很好,我是挑不出任何毛病的。可惜这位老师在参加市级优质课时候,因为黑板上写下了一个错字,最终得了三等奖。
董主任讲课出口成章,最关键一点气场很足。当了教导副主任以后历练得更加有气度,讲课时候两大臂向左右扩开,西装外套的袖子挽到肘处,更添一种王者风范。授课内容不论是导入还是设计都很合理,尤其课堂设计把老师的讲授和学生鉴赏巧妙分开,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而导入设计给人感觉很生活化,没有刻意去设计一个精彩的导入。这样的导入反而很快能把学生的内心抓住,走近学生心灵。
上周听了一个语文老师的课,我明显感觉她退步了,没有以前讲得好了。其实这几年我在听课中发现讲课退步的女老师很多,因为兼顾家庭,没有时间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再加上对教材很熟悉,反而跟文本产生了很大隔阂,自己都无法融进文本,生发一点情感,使得讲课内容跟自己脱离,跟学生也同样脱离。这样的语文课只是形式,没有情感的碰撞,更没有深层次的审美品味。如同开车,开自己的车和开别人的车感觉不一样,因为自己开自己的车,人与车长期磨合,人与车合二为一,非常顺手,但同时也失去一种开着不熟悉车子的“惊心动魄”,而这种“惊心动魄”正是语文课的魅力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