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育是不提倡早恋的,这点即使在课本里都有隐隐的暗示。
这些暗示是分为四个阶段的,可谓全面地向我们揭示了早恋(恋爱)之不好。
初恋——懵懂之心,无疾而终
《蒹葭》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述的是懵懂男女对爱情的悸动。
伊人始终“在水一方”,就像遥远而神秘的爱情,而“溯洄从之”、“溯游从之”种种追逐,就像我们最开始不了解爱情时对它神秘面貌的探索。
可是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没有结果。就像我们美好神秘的初恋,尽管美好,可总是不了了之。
恋爱——满心欢喜,无奈愤恨
《氓》描写的是年少时识人不清,以致后来怨恨又释怀的故事。
首先是“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光一句“抱布贸丝”(“贸”指交换,意思是说抱着布来换丝绸,丝绸可比布贵多了)就体现出了男主(即氓)的心机深重,而女主在这时还没有察觉出来,由此便奠定了男主不负责任的基调。
男女主成婚后,在感情上,男主背离夫妻同心的诺言,“士贰其行”(“贰”指有二心,也指他言行相悖,违背了当初对女主许下的诺言);
在生活条件方面,男主也没有给女主很好的生活(古代社会,家庭经济来源全在于男人),女主“三岁食贫”(古语中“三”也可以是泛指,这句话就是说很多年都很贫穷);
最后,男主的行为越来越恶劣,甚至动手打妻子——“至于暴矣”。
女主回忆起整个相亲相恋直至结婚后的经历,从最开始的满心欢喜、无限期待一直到最后的无可奈何和怨恨,短短一个故事就展示了识人不清导致的爱情和婚姻悲剧。
成婚——无能丈夫,剽悍婆婆
如果说《氓》是指对可恶的丈夫的批评的话,《孔雀东南飞》则是更进一步地描绘了不好的婚姻的恐惧——如果你有一个“妈宝男”丈夫,那就会有一个恶婆婆,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被扫地出门。
但是我们一直对美好的事物心存美好的幻想,所以给它延续了一个美好的结局——即使死了,也能有孔雀东南飞的结局。
从这些课文里可以看到编辑的苦心,因为课本内容编辑既要丰富,那么作为人类美好情感之一的爱情就不能缺少,可是对于初中生、高中生来说,接触太多爱情时不行的,所以只好多加宣传爱情的不好。
毕竟那些课文里的悲剧总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时代背景、男女主的年龄、眼界都影响着最后爱情的结果。
而我们经过时间的洗礼,知识的武装以及课本里读到的经验教训,到了一定的时间就自然会遇到爱情。最后,这份爱情也在很大程度上也会更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