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生子当若李亚子 ——读《五代十国》,嘘乱世英雄李存勖

生子当若李亚子 ——读《五代十国》,嘘乱世英雄李存勖

作者: 燕子于归 | 来源:发表于2020-03-24 19:37 被阅读0次

夜读《五代史》李存勖一节不胜感慨。在那个乱世中,这样一个少年英雄无疑是最耀眼的明珠。

李存勖为晋王、后唐太祖李克用与贞简曹皇后长子,生于唐光启元年正月(公元885年12月),幼时擅弓马,勇力超群,深受宠爱。李存勖年少时便随其父外出作战,11岁到长安向朝廷报功,得唐皇之赐。唐昭宗赞为日后国家的栋梁之才,直言“此子可亚其父”,就是说这小子以后的作为比父亲更高,时人赞其“亚子”。

确实,论军事成就,亚子远超其父。他的父亲,唐末实力最强藩镇节度使之一,毕生与后梁创立者朱温斗争不断,憾无一获胜。而他,最终完成父亲的遗志,灭了后梁。

李存勖在军事上的远见,远胜其父,他劝父亲整顿军纪不果,在李克用过世后不久,便自行整顿,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也曾力劝其父助仇人刘仁恭,对抗大敌朱温,避免“唇亡齿寒”的发生,为自己最后称霸天下,奠定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克用病死前,交给李存勖三支箭,嘱咐他要完成三件大事:一是讨伐刘仁恭(刘守光),攻克幽州(今北京一带);二是征讨契丹,解除北方边境的威胁;第三件大事就是要消灭世敌朱全忠。

李克用死后,李存勖的境况危如累卵,叔父李克宁被其父委以大任,虽然本来对李存勖没存上歹心,但经不住小人的撺掇,欲杀李存勖,取而代之。李存勖示敌以弱,暗中联系其父旧部下,先发制人,反斩李克宁于刀下。然后,朱温欺李克用已死,李存勖集团内乱的间隙出兵来攻,不料李存勖以雷霆手段解决了内乱,迅速出兵抵抗梁军,潞州之围迎刃而解。朱温得李存勖出兵之讯,仰天长叹道:“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至如吾儿,豚犬耳!”“生儿子就应当生李亚子这样的!李克用虽死犹生,我的儿子们与他相比,都是些猪狗之类无用的东西。”

 “生子当如李亚子!”李存勖这一仗赢得漂亮,奠定了他在晋军之中的地位,内乱既平,他开始休养生息,为大杀四方做准备了。历经多年沙场打磨,李存勖却契丹、击大梁、灭桀燕、服岐秦,中国北方大部分被他统一,晋国也随着李存勖的出现,如日中天。最终将父亲李克用所交付的三支箭的任务全部完成。同时还超额完成了遗命。李存勖三十八岁(同光元年,即公元923年)于魏州(令属河北)称帝,国号“大唐”,史称后唐。同年十二月灭梁朝,定都洛阳。五代诸帝者,不论文治论武功,无出其右者。当时天下,亚子十分已得七分。

不得不提,李存勖不仅武功盖世,而且文才出众。他通晓音律,能谱曲,擅二字叠,可自制辞谱,作“军歌”,都是让后人为之惊艳、赞叹的东西。李存勖将自己的音乐才能用于军队,自写歌词,自谱曲子,让将士一起放声高唱,称为御制军歌。作战前不论上一次是胜是败,都要齐唱军歌,所以将士们在作战时都忘掉了生死,唱歌打仗可算是李存勖用兵之一绝。很有可能他是这个世上第一个让自己的手下唱军歌的人物。

不过文才与文治却没有什么太大的关联——这李存勖文才出众,文治却可说是一塌糊涂。“武功”将他推上巅峰,天下英雄莫不仰视,“文治”却将他推下高台,戏子伶人无不哂笑。

读李存勖,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才华横溢的君王——李隆基。唐玄宗前半生结束了武周天下,整出了“开元盛世”,后半生耽于享乐,落得个马嵬坡下无奈叹息。李存勖则是牢记三箭之嘱,搞定了仇人,扫平了天下,后半生宠幸伶人,落得个身死“兴教门”的下场。

所谓“三年河东变河西,先智后昏李存勖”。 李存勖前后差异之巨大,可说是判若两人,究竟是什么让这个雄才大略的英雄发生了如此之大的转变?

李存勖年少得志,称帝即位之前,和后梁血战十余年,大小百余战,作战英勇异常,无往而不利——这到后来反倒成了他最大的缺点。他打天下手段犀利,无人能挡,但他守天下却是一塌糊涂,不得不说,他缺少了挫折。

李存勖是战场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称帝后,他认为父仇已报,中原已定,不再进取,开始享乐。他自幼喜欢看戏、演戏,即位后,常常面涂粉墨,穿上戏装,登台表演,不理朝政,并自取艺名为“李天下”

此外,李存勖还下令召集在各地的原唐宫太监,把他们作为心腹,担任官中各执事和诸镇的监军。将领们受到宦官的监视、侮辱,读书人也断了进身之路。李存勖用人不当,直接将自己推上了灭亡之路。

宠信伶人,重用宦官,又吝于银钱,不抚恤士卒,也就怪不得一起打天下的众将与他离心,终至江山崩溃。三年后李存勖因兵变被杀于兴教门,失败之速,亦是罕见。

北宋欧阳修写《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便是讨论李存勖沉溺逸乐、宠信乐官而致亡国的史实,说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历史规律。

翻开书卷读李存勖这段历史,唯有叹息。李存勖和唐明皇都是身具大才的人,也都是可以改变历史进程的人。但他们都败给了自己。一张弓不能一直拉紧,却也不能松开心弦,这才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但历史总是不停的重复,前人之事,不仅是后世之师,也算是后人栽跟头的师傅:人类总是会在同一块石头上跌倒,这是人类可恨的地方,却也是可敬、伟大的特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子当若李亚子 ——读《五代十国》,嘘乱世英雄李存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ea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