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当初与小娜自由恋爱结婚,然而时过六年之后苦果显现,令他对以前的决定与现在的婚姻生活懊恼不已。

小娜出生在农村,生性要强,初中高中都是在县城中度过,但是在高考时却落榜了。无奈的她只得在县城的一家饭店里当服务员,后来跟着亲戚来到省城打工。几年之间小娜换了许多次工作,始终感觉如随风的落叶,无所依靠。也许是天意使然,直至她结识了小秦,这才在省城扎下根来。
可谁能料到,自从娶了小娜进门之后,秦家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按小秦的话来说,小娜哪都好,就是心态不好。不管别人说什么,她一定都要往自己的身上联系,总是怀疑别人明里暗里的讽刺自己。

小秦说,往上数个三四代,大多数城里人的根都在农村。更何况现在的农村经济条件也不比城里的差,甚至还可能更加富裕。但小娜骨子里就是觉得别人都看不起她,认为在别人的眼光里农村人要比城里人差一等。也许别人只是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小娜都感觉那是在针对自己、挖苦自己、贬损自己。
刚结婚时,小秦让小娜帮着做饭刷碗,或是小秦的妈妈让小娜帮着洗洗衣服。小娜就会痛哭一场,然后就说小秦和他家人是在看不起她这个农村人,拿她当下人使唤。这顶帽子扣得太大,为了安定与和谐,秦家人再也没敢用她干过任何的家务活。

即使如此,“指槡骂槐”、“夹枪带棒”、“含沙射影”等等仍是小娜和小秦对话中的常用词、主旋律。如此下来,一家人说话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活当中更是如履薄冰,生怕哪句话没说明白捅了娄子。
日子过成这样本就够糟心的了,伴随着孩子的出生和成长,小娜的行为也变得更加令人难以接受。
秦家人每次给孩子买来好吃的好玩的,小娜一定会孩子说:“宝宝,这是妈妈爸爸给你买的。”或是“这是妈妈奶奶给你买的。”当她偶尔给孩子买了什么东西后,她也一定会说一句:“宝宝,这是妈妈给你买的。”

一开始大家对她的这种说法虽有反感却并没太在意,但是随着孩子长大了,会说话了,大家才紧张起来。原因是孩子在五岁的生日时竟然说:“宝宝的东西都是妈妈给买的。”就这一句话,让小秦的父母着实难过了好多天都没缓过劲儿来。
其实,在这个时代本就不应再分什么城里人和农村人,说得不好听点儿,有些城里人过得还不如农村人呢!但是经济条件并不能代表全部,不管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如果思想没有转变、底蕴没有得到提升,像小娜这样整天小肚鸡肠的过日子,“幸福”是肯定不会进家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