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这十年

作者: 苏州的雨巷 | 来源:发表于2022-09-13 12:45 被阅读0次

    天雨。台风梅花靠近,有可能明天在浙江东北部登陆,那么吴江可能是台风正面影响的地方。

    三天假期,二天半是呆在家中的,除了做点吃的,就是傻坐着。

    书房已经好长时间未进去了,先把杂乱堆放的书籍整理归类,打开也是好长时间未打开的电脑,完成了一篇作业。

    这个作业,是本地媒体的一个约稿,主题是“说说这十年”。原来觉得无从下手,后来一想可写的题材还不少,比如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便利,融媒体发展给媒体业注入的新活力,当然,如果要从个人视角写,自己从事的工作最合适。所以选了下面的这个题目:

    让信息多跑路,足不出户就能“打官司”

    中秋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下午一点半,在我供职的法院的第21审判法庭,我准时敲响法槌,开始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审理。与普通庭审不同的是,原告席和被告席都是空无一人,整个法庭只有一名审判员和一名书记员。

    原来,庭审是通过网络进行的,这场被称作“云庭审”的庭审,一家被告企业地处湖北,一名被告则身在河南,而原告则是苏州本地人,三名当事人通过网络汇聚在同一个法庭里,在法官的引导下,有序地完成了举证、质证、辩论等步骤,不到一个小时庭审就顺利结束。当天下午,我共主持了三个这样的庭审。

    而在此前,三名当事人都对庭审时间的安排颇有微词,湖北企业的代理律师认为案件不大,舟车劳顿,成本太大,河南被告担心要在异地他乡过中秋,将缺席中秋家庭聚会,而即使身在本地的原告,因前几天扭伤脚,行动不便。当得知庭审可以在网上进行时,都松了一口气。

    当天庭审前,书记员引导各方当事人打开小程序,填入系统发送的认证码,通过一部智能手机就进入了法庭,而在此前,系统已经根据身份证号码,完成了各方当事人的实名认证。身处法庭的我,面对电脑显示屏,各方当事人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相互之间通话声音清晰,可以从容地调度各方当事人参与庭审。

    这样的“云庭审”不仅大大方便了当事人,还在应对疫情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大大减少了人员的流动,提高了办案效率。不仅当事人可以足不出户“打官司”,甚至在法官因疫情封控滞留时,在其他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还可异地主持庭审,保证了审判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

    像“云庭审”这样的新举措,都得益于近年的“智慧法院”建设。党的十八大对深化司法改革提出了系统化的顶层设计要求,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加强“智慧法院”建设。2016年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第一次信息化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要建设立足于时代发展前沿的“智慧法院”,提高案件受理、审理、执行和监督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化水平,推动执法司法信息公开,促进司法公平正义,落实“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总要求。

    “云庭审”只是一个侧影,据于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的跨域立案、在线听证、在线调解、电子送达等新方式全面铺开,风生水起。比如网上立案,市民通过实名认证登陆系统或借助自助立案机,可全天候提交立案申请和材料,以往到法院打官司,光立案时递交诉状、补充证据、缴纳费用,就需要跑几趟,现在一趟也不用跑。在信息化助力下,一系列便民司法举措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真正实现司法为民温暖人心,公正司法加速抵达,公平正义触手可及。

    而我所在的法院更是先行一步,不仅高标准地完成了这些“规定动作”,还结合工作实际自主研发了“苏智”办案辅助、苏小e智能语音等系统平台,集约式嵌入立案、应诉、举证、问询等功能,串联法院诉服、调解、审判、执行各环节,不仅让市民体验到了便民司法服务的魅力,也让审判工作插上了腾飞的科技翅膀。

    当天,庭审结束后,书记员向当事人发送了远程签名的指令,我对着屏幕说,签好字就可以退出系统了。三位当事人在退出系统时都对我和书记员的工作表示感谢。我想,这一声感谢不仅是对我本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法院工作的点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说这十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fh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