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看《笑傲江湖》,令狐冲在思过崖跟着风清扬学剑,一夜之间便有小成,十余天后参悟“孤独九剑”,化身当世无匹的剑客。风清扬不禁赞叹这个徒孙“资质聪颖,悟性极高”。
不仅是令狐冲,杨过被砍断右臂流落到独孤求败的旧地,重现江湖时已是神雕大侠;张无忌跟张三丰速学太极剑,一经点拨即刻豁然开朗,习得剑法挽救武当派于危难之时…看金庸,天赋卓绝的主角逆袭成功的剧情最容易让人男孩们热血沸腾。
以前年少每每读到这些桥段,热血之余,都不禁感慨:天赋简直是上天赐予人最大的礼物。继而一股淡淡的忧伤涌来:资质平平的你我无论再怎么努力,也许都达不到天赋异禀的他们的成就。
逐渐长大,接触过各领域的精英人士,慢慢发现芸芸众生所迷信的智商与天赋一类力量,并不具有摧枯拉朽、碾压一切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我发现智力超群的精英在解决难题的时候,也并不是如我们想象的总是轻松从容,云淡风轻的,仿佛不需要花费什么特别的努力。
老友傅老三,按照世俗标准看,绝对的商界精英,坐拥数十亿。想象中,必然过着睡觉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的自由生活。实际上人家每日仍为事业拼搏,为家庭为子女操劳,在此过程中一样疲于解决各种难题和烦恼,为家庭阻挡世俗的锋利。闲暇时光聊起来,大家都只看见他人前的风光,又有谁知道、理解过程中经历的艰险,承受的重量。
天赋重要吗?特别重要。但认为天才都是云淡风轻,不需付出努力,“凡人”勤奋一辈子,都抵不上天赋的人,大概既不懂天赋,又不懂勤奋。在生活中我们都渴望天赋,希望有火树银花,电光火石,有无数的奇思妙想涌入脑海,让人一瞬间找到最佳方案。就好像这个东西是造物主硬塞给某人,连同无数的灵感和创造力。
真正的天赋从来就不是那种电光火石般的,风轻云淡的“神迹”,而是在平时反复的刻意练习和沉甸甸的积累中提炼出来的结晶。真正的天赋不是上天的给予,而是主动的争取。 精英们看似顿悟的神来之笔,其实都源自日常中的琢磨、积累与检视反思。
天赋也并不是简简单单用智商就可以来解释,因为它包含更多。对事业的热爱,拥有长时间专注的能力,再加日复一日的刻意练习和积累反思,最后才做出一番硕果累累的事业,这才是一个人最大的天赋。然而因为这是一个以结果衡量一切的世界,结果不理想,不能达到世俗的标准,就只能自己承受。过程是只有自己才能经历和体验的,结果是谁都可以看的到的。话说回来你成功了,谁又会真正在乎你经历的过程?事实上,根本就没人有兴趣花时间精力了解别人的过程,看看别人的结果已经是很对得起你了。
王小波写过一部著名的小说,叫《黄金时代》。有人盛赞它是当代最好的中文小说,整个作品已经到了羚羊挂角,鬼斧神工的地步,而小波本人也被誉为天才作家。只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一件事是,王小波写作的过程中曾多次修改增删,从二十几岁一直写到了四十岁,最终才呈现出这部全文不过三万多字的小说。
那些别人眼里的天才,那些看似不经意间的神作,背后的雕琢却从不为人所知。但正是由于这些工匠般的积累与雕琢,他们才成为人们眼里的天才。那些真正努力的人,也许内心根本就没有勤奋的概念,也不用过得那么痛苦,因为他们并不期待短期努力即刻就有巨大的回报。他们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以专注和热情持续地浇灌,不因外界杂音而停顿,不因波澜不惊而懈怠,以长期、智慧的方式缓慢但平和地前进着,他们可以一边努力着一边享受着当下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他们所有的勤奋努力,都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真正的追求。
多年以后再次拿起金庸武侠,我开始看到张无忌对学习的痴迷;令狐冲天资聪颖背后的专注;杨过遭逢大难后的坚韧;开始真的相信,鲁钝如郭靖,兼备热爱,专注和勤奋,最终方能成为天下第一,是多么合情合理,查良镛先生真是一语道尽人生至理。
哪有什么天赋异禀,不过是习惯了刻意练习和日积月累摆了。所谓天赋啊,并不是上天赋予了你一把解决世间一切难题的钥匙,而是自我养成的勤奋习惯的积累。勤奋,本身就是最大的天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