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先生曾说,
以后,只要维持一定距离,舀上些许深水,沸腾半分,便已足够。
其实,无论何种关系,处于何种位置,都应该给彼此留些空间,绝不毫无底线的入侵别人的阵地,也不会轻易地让别人闯入自己的生活。
1
是什么时候,我们开始刻意与别人保持适当的距离,只想扮演好自己过客的角色。
亦学会了点到为止,不好为人师,只想把自己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随着年月周期的不停轮转,我们越来越疲于经营感情,越来越不愿敞开自己的心扉。不让别人进来的同时,也困住了自己。
牛奶咖啡在《越长大越孤单》里唱到,
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也不得不打开保护你的降落伞。也突然间,明白未来的路不平坦,难道说,这是必然。
小时候的我们,对未来有无限的憧憬,长大后的我们,却无比怀念那时的时光。
不安与孤单,是长大的必修课,没有人可以逃出长大的魔咒,也请不要在自己的黑暗期委屈将就。
2
时间就像一个照妖镜,不论起初的你多么光鲜亮丽,时间都会一点点地揭开你的头纱,显现你的真面目。
我们总是习惯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陌生人,把自己的坏脾气、小缺点不遗余力地暴露在熟悉的人眼前。
或许有些人会接受你的不完美,选择留下,继续陪伴;有些人则会无限放大你的小缺点,不假思索,转身离开。
就像那句话说的,
我得到的都是侥幸,失去的才是人生。
该是怎样的人,可以无所谓身边的人走了又来,来了又散。
习惯离别的人一定忍受过别人无法接受的难过,一定无比渴望身边有一个人可以久伴,一定更渴望被爱,更渴望成为在乎的人,心中的第一顺位,而不是随随便便就被放弃的那一个。
给的多了,得到的也就少了,在感情上一直退让的那个人,曾经也是渴望被爱的人。
因为在乎,所以无所谓成为感情里的傻子,可是傻子也有幡然醒悟的一天,曾经的舍不得也会成为今日的不在乎。
不愿意深交的人,曾经也一定对友情满怀期待,正是因为受够了被欺骗的苦,所以才选择从不属于自己的感情中退出,不做感情的牺牲品,不做对方生命里的垫脚石,自己的人生也可以照样精彩。
3
我们都会如约成为大人,也祝愿我们会如愿成为理想中的大人。
很讨厌别人在自己的生活里说教,但还是会忍不住跑到别人的生活里做一个“伪长者”,以“为你好”的名义进行不讲道理的指手画脚。
有些习惯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是长在骨子里的。如果真的为他好,就不会忍心看着他忍痛拔出长在骨子里的刺。
就像我的同桌喜欢抖腿,我习惯拔头发一样,我们虽看不惯对方的怪癖,但也在磨合中慢慢接受,因为我们都知道,在那些美好的岁月面前这些根本不值一提。
一路走来,我们笨拙地弄丢了很多人,也遇见了很多美好。
在分岔路口挥手,离开了你们,我也过得很好,但这并不代表你们不重要。
有些时候,还是会想念那些曾经并肩战斗,打打闹闹的朋友,会怀念在一起的时光。
他们从同学的位置一路奋战,取得了朋友的身份,联系却越来也少,最后,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如果再次相遇,也许只剩寒暄,我们都将对方拒之在了生活的门外。
如果当初保持适当的距离,现在会不会有些不同?
也许至少会少了些尴尬,多了些释然吧。
曾经那么亲密的人,如今提起只剩后悔和遗憾。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便纵容它在喜欢的时候毫无节制的表达,在不喜欢的时候放任它冷漠。
在感情的冷淡期,我们都选择了放弃,放过对方也饶恕自己。
如果当初保持适当的距离,我们也许都不会从对方的生活中离开,至少还拥有在你风光时祝福,在你失落时安慰的身份。
但正因为我们都对对方,对自己都太过失望,所以胆小的选择了逃避。
4
我也曾无数次对自己感到失望,在没有达到自己预测目标的时候,在做好的计划没有如期执行的时候,在面对困难却无能为力的时候。
讨厌自己不完美同时,也在一点一点的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不能自私的让别人接受自己的一切,也正是因为有这些不完美的存在,我们才成为完整的自己。
没有人喜欢失望,也没有人希望别人对自己失望,正因为有所期待才会有失望产生。
所以抱着宁错过一万不让一人失望的心态,走上了半封闭式生活的不归路。
毕竟相互欣赏的人太少,一生要遇到多少错的人才会有和对的人相拥的机会。
比起无意义的社交,去把时间花费在更值得做的事情上吧。
去见想念很久的人,去看想看很久但一直没时间看的书,去学感兴趣的乐器去看喜欢的电影,把属于自己的时间用来遇见更好的自己。
优秀的人总会相互遇见,我们要做的事就是要把自己准备好,然后静待那一天到来,然后慢慢靠近,才不会失望。
|文:布鲁德思钙 编辑:哎呀话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