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1
杜恕,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杜畿的儿子。他为人诚恳质朴,不爱表现自己,做官的时候一心为公,从不结党营私。他主张以民为本,认为帝王之道,没有比安民更崇高的。安民的办法,在于财富的积累。在用人方面,他认为用人如果不能让他尽力发挥才能,那么即便有才的人也没有多大用。
杜恕不但对当时的考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于个人的一些缺点,杜恕也不管别人的感受,从为公的角度,直言上谏。他认为“夫圣人不择世而兴,不益民而治”,“忠臣不必亲,亲臣不必忠。”
杜恕在朝八年,他的议论刚劲率直,又不爱与人结交,免不了不被人理解。后来杜恕出任幽州刺史,加建威将军的官衔,朝廷让他持节,护乌丸校尉。当时,征北将军程喜在蓟县屯扎,尚书袁侃等人告诫杜恕说:“程喜曾在先帝那一朝任职,在青州排挤了田国让。现在足下拿着朝廷的节杖,让你们共同驻屯在一座城里,应该周密地考虑对策。”但杜恕没有在意。他到官不满一个月,有鲜卑族首领的儿子,带领几十人马,没有经由关口擅自来到州城,州里杀死了其中一名鲜卑人,却没有写表章上报。于是程喜上书弹劾杜恕,杜恕入狱,由廷尉审理,依法应当处死。因为他父亲杜畿为国事勤劳死在水中,得以减刑,被免官为平民。
杜恕为人豪迈任性,从来没有想到要防备别人,终于导致了这次挫折,差点丢掉了性命,教训可谓深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