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秋天的一个早晨,潮气很重,杂草上,瓦片上都凝结着一层透明的露水。槐树上已经有了浅黄色的叶片,挂在槐树上的红锈斑斑的铁钟也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队长披着夹袄,一手里拤着一块高粱面饼子,一手里捏着一棵剥皮的大葱,慢吞吞地朝着钟下走。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像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老老少少的人从胡同里涌出来,汇集到钟下,眼巴巴地望着队长,像一群木偶。
【分析】
1、第一句话,交代季节,季节特性,并且,每一句都会找到一个点落笔,从秋天的潮气,到露水。第二句话,说到了槐树,铁钟,并且做了埋笔。
2、第三句话,出现人物,对人物的衣着,动作进行描写,人物描写画面感很强。此时注意动词的运用:披、捏、走、拉。并且运用修辞手法,队长嚼食物,老老少少像一个木偶的比喻。而且,注意到第一个比喻是和秋天景色相呼应的。“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像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这句话很棒,没有直接说一边走一边吃,而是通过描述一个吃的样子,动作来写。
3、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老老少少的人从胡同里涌出来,汇集到钟下,眼巴巴地望着队长,像一群木偶。”这句话呼应了开头的伏笔,那个铁锺,进行了声音的描绘。也做了链接,实景从钟锤撞击钟壁,人物从队长转到了老百姓。
4、对人群的描述,用了一个比喻“木偶”。
【刻意练习】
隆冬的一个凌晨,气温很低,下着冷雨,树枝在风中飘摇,树叶上的雨水站不稳脚跟,被无情地甩到地上。地面上铺满了被风雨压弯了腰的杂草,像无助的蝼蚁失去了生机。一片清冷的湖水就在眼前,显得沉稳平静,任雨滴恣意拍打,水面也并无太大涟漪。他穿着深色冬衣,一手撑着伞,一手插在兜里,漫无目的地在湖边走着。不一会儿,鞋子便已湿透,手脚冰凉,冷风拍打在脸上他已经毫无知觉,整个身体似乎只有心脏还在跳动,咚…咚…咚…咚…像命运之神扣门的声音。一个闪电劈开黑夜,照亮了哭泣的天空,湖对岸的山峰,仿佛一个巨大的墓塚,黑灰的乌云里,似乎有天使的存在,但他们只是漠然,像一群傀儡。
【对比思考】
原文有一种压抑的氛围,从环境的描写、人物的动作表情等等传递出一种遥远而又悲悯的气氛。各种细节充满了比喻、伏笔、呼应,让人觉得浑然一体。我的仿写,灵感来源于最近一位博士的自杀,从而联想到春节前另一位博士的自杀,他将自己投入了一片冰冷的湖水。这个群体的压力似乎无人能够理解,这种悲凉与原文的氛围十分相似。
昨天小鱼老师在群里有关仿写的解释,让我对仿写有了新的认识,我不再执着于卖货文案,而是回到仿写材料本身,更加紧密地结合原文去仿写。这次的仿写内容,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最大限度地临摹了原文,细细体味,能感觉到文字的美妙。
【资料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yzs6AzWZkQHbQ9nlh63PZg一位博士生选择自杀,在论文中了顶会之后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89R8K9G05463YP4.html发现中科大博士自杀那天,40万人点赞翟天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