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计划1:二次元歌手及其身后的粉丝团队
我所界定的“二次元歌手”,是指在YY语音等软件的频道上唱古风、二次元的歌(而非流行歌),在B站、5SING等平台发布自己的原创或翻唱的音乐作品的歌手,这些歌手中男性比例较大。随着B站的发展壮大,这些歌手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他们中有的是“全职歌手”,靠听众点歌和听众送的礼物获得提成而生存,在这一点上,他们和目前的直播主播无异。他们中粉丝多的歌手可以跨过“次元壁”,接到线下演出的邀请,获得不菲的商业收入。而他们的听众平均年龄也偏小,大多是沉迷于腐文化和日本动画的中学生,其中女生又占了绝大部分。
大部分二次元歌手身后都有一支由粉丝自发组织起来的管理团队,他们没有任何报酬,完全依靠内部管理机制自发地为这些歌手的音乐做MV,做后期,做海报,做宣传。这种管理(经纪)团队与歌手之间的无偿的关系稳定吗,这些二次元歌手出于什么目的在网络上唱歌,他们如何处理自己和粉丝及管理团队的关系,除了喜爱外还有什么动机让粉丝无偿为歌手奉献吗,这个圈子与主流音乐圈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些唱功甚至不如普通人的歌手会受到大量粉丝追捧。这些都是我想去探索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选题。
因为粉丝的低龄化,这个问题还和当代孩子尤其是2000后出生的孩子所受到的教育和接受的文化影响息息相关。
选题计划2:偶像经济学
我自己也是一个饭偶像的人,买过碟也给总选举投过票。这次我想深入饭圈,以一个所谓“饭”的角度来分析偶像经济的原因。有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饭”,对偶像运营的残酷机制和其吸血实质十分清楚,有些女饭的长相比偶像成员更加漂亮,还存在一些“CP”饭,还有一些偶像被曝出与男性交往的丑闻后,仍能够保持高人气,这些都使得他们为偶像掏钱的心理原因和背后动机绝不仅仅是单一的“养成”。
选题计划3:二流学校的哲学系学生都去哪里了
根据统计,哲学专业是国内毕业人数最少的十个专业之一。比例偶尔几年连0.1%都不到。另一方面,在社会各行各界的焦点人物中却能经常看到一流大学(以国内高校排名为准)哲学毕业生的身影。而在社会科学并不处于强势的工科学校,从学校的教育水平和培养方案,到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素质都不能与一流学校相提并论(就我自己就读于工科学校哲学专业的体验而言)。我试图从这些哲学生对哲学的态度,对未来的打算中想知道哲学在当代只能是顶尖学生和顶尖大学的专属领域吗,在教育水平的大学对综合素质并不相对那么高的学生开展哲学教育能否实现培养目标,哲学的处境在当代大学中的到底是怎么样的。我还希望能通过对哲学毕业生的现状的调查,探寻学习这么学科可能会获得的能力,以及哲学在他们心中是否具有必须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