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摄影技巧摄影
光影游戏——曝光

光影游戏——曝光

作者: 息魇 | 来源:发表于2015-10-19 18:26 被阅读148次

0. 引言

摄影是一门用光的艺术。
那怎么用光呢?
先把你的钱用光!
这当然是玩笑,没有昂贵的器材一样可以拍出精彩的照片。
但搞明白曝光的概念会事半功倍。

1. 合适的曝光

如果说“正确的曝光”,显得有些刻板,因为拍照本身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并没有明确的标准。
一定要说理论,安塞尔·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可以算是基本理论之一。不过这个理论产生于胶片时代,涉及拍摄冲印两方面,而到了数码时代,再生搬硬套这个理论就有些过时了。
那什么是“合适的曝光”?
我认为需要符合以下几点:

  • 想要表现的主体部分清晰
  • 明暗分布合理
  • 阴影和高光区域都保留了相当的细节

下面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图1中,前景的山脉得到了正确的曝光,但天空已经一片白,完全没有细节了,明显的过曝。


图1

图2中,背景的天空得到了正确的曝光,云彩的细节保留得较好,但前景的山脉又太暗了,明显的欠曝。


图2
图3中,无论是天空还是山脉,都得到了正确的曝光,有丰富的细节。当然,要得到这个例子的效果,需要一些特别的处理,以后会讲到。
图3

2. 影响曝光的因素

最显著的影响因素就是外界的光线啦。但外部光线,特别是自然光,我们可控的余地很小(用灯那就是另一个层次的问题了)。
而小伙伴们用相机的自动曝光模式拍照的时候可能也有体会,光线很强的时候拍出来的照片有可能会很暗,连人脸都看不清;而光线昏暗的时候也可能拍出非常明亮的片子,但却是糊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在影响曝光,调节哪些参数会影响到最终的成像呢?主要有以下三个参数。

光圈

通俗的理解,光圈就是镜头的通光孔径。这个孔径越大,进来的光就越多,拍出来的片子就越明亮。
光圈一般用F X表示,X是一个带小数位的参数,这个数越大代表光圈越小。

快门

或者称快门时间。快门是遮挡在感光元件前面的一个机构,当它打开时,光才能照射到感光元件上成像。快门时间越长,拍出来的片子就越明亮。但快门太长有个坏处就是手端不稳,容易拍虚。
快门一般用1/X表示,含义是X分之一秒。

感光度

感光度是感光元件的信号增益系数,即对光线的敏感程度。感光度越高,拍出来的片子就越明亮。但感光度太高的坏处就是画面上噪点会明显增加,因为感光元件同时把噪声也给放大了。
感光度一般用ISO X表示,X一般从100开始调节,现在的相机最高支持的感光度已经上万了。

曝光模型

曾经看到过一个描述相机曝光的模型,非常形象。

曝光模型
我们有一个天平,一边放着一个的砝码,另一边放着一个杯子。
砝码的重量就是我们心中预设的曝光程度,而曝光的过程就好像我们往这个杯子里面注水,直到天平平衡,就认为曝光合适。
光圈就是这个杯子的杯口大小,杯口越大,同一时间注入的水就多。
快门就是往这个杯子里倒水的持续时间。
感光度就是注入的水的密度,提高感光度就是把水换成了一种密度更高的液体(比如水银),那么天平这端的重量就会增长更快。
假如天平向砝码这边倾斜,那么就是注入的水不够多,也就是画面太暗,欠曝了。
假如天平向水杯这边倾斜,那么就是注入的水太多了,也就是画面太亮,过曝了。

3. 曝光模式

一般带手动功能的数码相机都会有一个拨盘,上面有各种曝光模式,有P、A或Av、S或Tv、M。
此外还有一些类似Auto、风景、人物、夜景等模式,大家就忽略吧,千万不要用它们。

特别是夜景模式,拍出美丽的夜景不是靠这个模式,而是靠对曝光参数的精心调节。

此外,PASM各档,相机内置闪光灯都不会自动开启。而这个闪光灯大部分时候是给大家捣乱的,请一并忽略。

相机拨盘
首先,一起来默念一遍跟曝光相关的三个主要参数:光圈快门感光度,回想起来了么?
通常,感光度(ISO值)是由拍摄者指定的,光圈和快门通过不同的模式来确定。
P档,程序曝光模式,由相机内部程序来判断,确定一个光圈与快门的组合。
A档,光圈优先模式,由拍摄者控制光圈大小,相机来计算相应的快门时间。
S档,快门优先模式,由拍摄者控制快门时间,相机来计算相应的光圈大小。
M档,手动模式,光圈和快门全部由拍摄者来控制。

4. 使用建议

个人建议的筛选顺序为:A->M->P->S。
A档
一般场景下建议用A档。
因为光圈大小会明显影响到最终成像的效果。大光圈浅景深,可以得到背景虚化的效果;收光圈可以得到前后景都清晰的照片;进一步收光圈,还可以将点光源拍出星芒效果。

大光圈得到背景虚化效果
小光圈将太阳拍出光芒万丈的感觉
M档
用M档就是追求完全自主掌控拍摄效果的感觉。在一些大逆光、暗光等特殊环境中,机器的测光结果通常无法很好地体现拍摄者的意图,就需要拍摄者自己来确定参数。
弱光环境下,手动控制曝光参数
此外,在一些复杂多变的光线条件下,比如灯光缭乱的秀场,用A档可能每次测光的结果都会变,可以尝试出一组合适的曝光参数后就用M档固定住,保证每张照片的拍摄效果稳定。
P档
P档可以用在一些要求不是很高的拍摄场合中。比如一些会议、活动的现场记录,或者拍一些书画展,只要求拍到拍清,没什么艺术创作的要求,那么就把这些活交给程序来做吧,你只要关注好要拍的内容就行啦。
S档
S档应该是比较少用到的一个模式,可能体育比赛中,为了固定高速运动的运动员或者赛车的动态,需要保证一定的快门速度。
凝固高速运动物体的瞬间动态
如果要拍摄一些长曝光的慢门场景,可能M档更合适,更能实现拍摄者的意图。关于S档的使用,还请更有心得的人多多指教呀。

5. 认识色阶

面对一个具体的拍摄场景时,除非特别有经验的摄影师,否则很难说第一张照片就满意了。先拍一张看看效果是很自然的行为。

现在数码时代了也不用在意省胶卷了不是。

那么,这先拍的一张,我们到底该看些什么?

内容和构图,这是另外一个范畴的话题了,暂且略过不表,这次只说曝光。

在相机那个狭小的屏幕上,通过目测的方法检查相片效果是不科学的,屏幕会欺骗你。
相机屏幕上看着还不错的照片,导到电脑上看怎么就跟一坨翔一样。为了防止这样的惨剧不断发生,我们需要学会看一个神器——色阶,而色阶通常用直方图的形式来表示。

请在相机的照片回放中把这个界面调出来。

色阶直方图

色阶表现了一幅图像的明暗关系。

现在的照片主要以8位的数字图像来存储,即可以支持用256个不同的灰度等级来表示明暗程度。

觉得这太复杂不好理解也没关系,你只需要知道,在色阶图中,如果柱状图集中在左侧,说明画面偏暗,集中在右侧,说明画面偏亮。
如果有较多的部分超出了直方图的最左侧,那么说明照片欠曝,阴影部分已经丢失了大量细节,需要增加曝光。

增加曝光的方法有,扩大光圈,增加快门时间,提高ISO值,增加外部照明……

相应的,如果有较多的部分超出了直方图的最右侧,那么说明照片过曝,高光部分已经丢失了大量细节,需要减少曝光。

减少曝光的方法有,缩小光圈,减少快门时间,降低ISO值,使用ND减光镜……

就算第一次拍的效果不佳,根据每次拍摄的色阶图来调整曝光参数,不断反馈修正,相信最终一定可以得到一张令人满意的佳作。
示例
回到上一篇的那个例子,让我们来看看每张照片的直方图分别是怎样的,大家就有直观的认识了。


图1中,直方图高光部分已经超出最右侧,表示有较多区域过曝,对应图中的天空部分。
图2中,直方图阴影部分已经超出最左侧,表示有较多区域欠曝,对应图中的山脉部分。
图3中,相对前两幅照片,直方图的分布要均匀很多,整体画面效果也要好得多。
实际拍摄
就算第一次拍的效果不佳,根据每次拍摄的色阶图来调整曝光参数,不断反馈修正,相信最终一定可以得到一张令人满意的佳作。

6. One More Thing

一点题外话,但是我觉得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想要相对深入地研究一下数码单反摄影,请一定将照片格式设置为RAW,请不要再用JPEG了。RAW格式记录的是未经压缩的数据,在曝光的宽容度上比JPEG好太多了。很多JPEG看着是废片,但如果一开始保存的是RAW文件,很有可能起死回生,化腐朽为神器。
关于RAW文件的处理,内容很丰富,后边可能会单起一章来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光影游戏——曝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lic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