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教育
为什么美剧的主角总是轻易挂掉?

为什么美剧的主角总是轻易挂掉?

作者: 偏要叫肉卷 | 来源:发表于2017-05-22 21:22 被阅读41次

    《权利的游戏》第七季开播在即,最近在玩命追剧的同时,我的小心脏也受到了深深的伤害。

    先是第三季第九集的“血色婚礼”。春风得意的“北境之王”Robb Stark,就这么毫无防备的惨死在三线角色老佛雷的屠刀之下。

    再是后来Jon Snow被黑城堡的弟兄假传消息,让最亲近的人捅了刀子。

    然后就是Cersei受辱的反击和一教堂人的灰飞烟灭……

    感觉再过两年,连看美剧都要准备硝酸甘油了。

    其实早在几百年前,西方文学就已经套路满满了。

    前两天给肉卷读拉封丹寓言,其中的《狼与小羊》又让我刺激了一把:

    一只小羊在河边喝水,被一只饿狼发现了,狼想找个借口把小羊吃掉。

    狼说:“你在这里喝水,把我的水都搅浑了。”

    小羊答:“我在下游喝水,不会把你的水弄浑。”

    狼又说:“你去年骂过我,我要把你吃掉。”

    小羊又答:“我去年还没出生,怎么会骂你呢?”

    狼再次狡辩:“不是你骂的,肯定也是你的哥哥。”

    小羊再答:“我根本就没有哥哥。”

    于是,狼气急败坏地把小羊吃掉了。

    是的,就是这么“美剧”范儿。

    我给肉卷讲完这个故事后,她愣了一下,便噘着嘴把头扭到一边,生气了。

    她很不喜欢这个故事。

    因为在她的童话世界里,小羊理应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受到奖赏,而狼才是应该受到惩罚的家伙。

    但是,生活不会按照我们的意志行事,不确定性才是生活的常态。

    即将要成为大学士的Sam就是这么说的

    在河合隼雄的《童话心理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just-so-ness。

    不管你是否愿意,事情就这样发生了。虽然我们不愿意示弱,但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都是弱者。

    这一点,西方人要比我们想得明白。所以欧洲文化自古以来,就会在寓言中毫不避讳地展现出人类脆弱的一面。

    因此,相较于童话,寓言是最贴近生活的,也是最出乎意料的。是最真实的,也是最残酷的。

    那么,到底该不该给孩子读寓言,让他们尽早接触到社会的反面呢?

    在中国,大多数父母都赞成童年应该是美好的,他们认为只有孩子心中装满了纯净无暇的爱,才能用内心的火焰去点燃前方未知的黑暗。

    乍一听上去,这个观点很励志,也很温暖,但这种想法却隐含了三个可怕的预设:

    第一,人性本善,孩子拥有最为纯净的心灵。

    这当然是我们最美好的愿望,但事实可能恰恰相反。

    人生来是没有善恶观念的。善恶源于道德,道德源于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说,不谙世事的孩子与其它低等生物并没有什么区别。

    在大刘的科幻作品《超新星纪元》中,构建了一个完全由孩子掌权的社会。那不是什么人间天堂,而是一个漠视生命的杀戮乐园。他们发动战争、残害同胞,目的只是为了“好玩”。

    这可以称为生物的本能或天性。或许他们的出发点并不邪恶,但导致的结果却恰恰是最为邪恶的。

    所以,能让孩子变坏的不是故事,而是人性。

    第二,一切“为了你好”的谎言都是合理的。

    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老友记》第一季第三集中,Ross得知自己的小狗Chi Chi去世的消息了。

    Ross的父母为了避免他受到打击,谎称把Chi Chi送到了农场。

    直到多年后一次无意的聊天,Ross才终于“识破”了父母的谎言。

    他为此感到欣慰了吗?当然没有。他不仅依然需要接受Chi Chi去世的事实,同时也必须承受好友们的取笑和父母的不诚实。

    对于Ross来说,这才是世界观的彻底崩塌。

    当父母由于价值观的偏倚而去刻意回避一些“不好”的事实时,孩子对于整个世界也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这会让他们坚定地认为正义一定能压倒邪恶,诚实一定会救赎欺骗。

    这样的孩子或许会拥有一段纯净无暇的童年,但一旦步入社会,他们便需要付出成倍的代价去看清生活的真相。

    第三,这个社会原本是残酷的。正因为生活并不美好,我才需要用童话来欺骗你。

    心理学家皮耶罗·费鲁奇在《孩子是个哲学家》一书中曾说:

    “孩子能够清晰直接地感受到我们内心最深处的隐秘情绪,并能比我们更深、更敏感地把这些情绪表现出来。”

    当父母对现实充满恐惧时,孩子也会从大人的言谈举止中萌生出对世界的不信任。这是一种微妙而强烈的联结,也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内在力量。

    如果父母能用积极客观的态度为孩子描述生活中的一切,也就不必担心孩子会沾染上不洁的思想。

    更何况,生活本身就是辩证的。如果世界上不存在假恶丑,真善美也就无从谈起了。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父母精心维护的“无菌环境”,对于孩子而言却未必是好事。

    关于家长的过度保护,我很喜欢蒋方舟的一段描述:

    “父母维系这种无菌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是无效的。因为生活的本质就是一团团亲昵的龌龊,一坨坨带菌的诱惑。如果不将孩子用谎言放进带菌的生活中,也许这些真实汹汹来袭的时候就不会显得那么生猛,那么颠倒晨昏摧枯拉朽,反而有种略带不洁的,熟悉的温暖。”

    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地位的下沉,父母的引导始终是必要的。但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摆事实,而不是讲道理。

    我们应该用一种极为中立的态度为孩子描述生活中的一切,然后由他自己去评判黑白曲直、是非对错。

    在看清事实真相之后,依然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才可谓是真正的勇者和智者

    卢梭在《爱弥儿》中曾反对小孩子读寓言,认为有坏心术。在他看来,孩子不会同情被骗的乌鸦,反而会羡慕狡猾的狐狸。

    我倒认为,这恰恰是寓言的妙处所在。它把人性包裹在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当中,稀释了其中丑陋粗鄙的部分。小孩子只会把肮脏的标签贴到动物身上,而人类的世界对他们而言,依然是善良而和谐的。

    直到我们拥有了足够的人生阅历,寓言才会褪去光鲜的外表,拉我们离真相更近。当同一个故事开始呈现出不一样的意义,我们也才算是真正读懂了寓言。

    最近给肉卷讲《我爱读经典:拉封丹寓言71篇》中的《瓦罐子与铁罐子》,我便从这个老故事中发现了新的奥义。

    故事说的是铁罐子邀请瓦罐子外出旅行,瓦罐子担心自己会被碰碎。铁罐子许诺会保护瓦罐子,结果却在彼此依偎前进的过程中撞碎了他。

    寓言结尾这样说道:“社交讲究同等地位,铁和瓦不好拉关系,生拉硬拽命运堪悲。”

    攀高枝没有好命运,职场如此,婚姻亦如此。该不该巴结领导,该不该找富二代,这些曾经让我们百般纠结的问题,答案尽在一首小诗中。

    说到寓言家,最耳熟能详的当属生于公元前620年的古希腊文学家伊索。虽然他一生创作了很多经典之作,但年代如此久远的作品能流传至今,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让·德·拉封丹 (Jean de la Fontaine)。

    拉封丹出生于十七世纪的法国,是世界四大寓言家之一。他将伊索寓言改编为朗朗上口的寓言诗,使古老的故事以另一种新鲜的文学体裁再度流传。

    在《我爱读经典:拉封丹寓言71篇》中,选取了很多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包括《龟兔赛跑》、《狐狸与仙鹤》、《狐狸与葡萄》、《下金蛋的鸡》等等。把熟悉的情节以长诗的形式重新诠释,确实别有一番风味。

    译者杨松河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军事外交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由于译文文字紧凑,内容浓缩,所以这部拉封丹寓言诗更适合“读”而非“听”。孩子不仅能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韵律,也能通过这个过程积累深厚的语言功底。

    图画作者亚历山大·奥诺雷(Alexandre Honoré)虽然是个生于1982年的年轻插画家,笔法却极为老练。他的作品风格整体看上去沉稳厚重,细节之中又处处透露着灵气。

    亚历山大·奥诺雷笔下的每一个形象,都有一对灵动的小眼神儿

    在《我爱读经典:拉封丹寓言71篇》中,收录了40幅亚历山大·奥诺雷的插画。这样的文字图画比,在大作家拉封丹面前,颇有种喧宾夺主的意味。但不得不说,亚历山大·奥诺雷确实有种奇特的魔力,能让读者的目光深深地聚焦在图画里。

    所以,小读者们极有可能抛开密密麻麻的文字,把这本书当做一部漂亮的图画集。没关系,这并不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终会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仍然有一些大人,愿意用一支笔的力量,为他们还原一个世界的真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美剧的主角总是轻易挂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pi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