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爱梵高·星空之谜》中的一幅主题画,依然是那令人广为熟知的《星月夜》。
说实话我没看过这部电影,我只看过预告,我并没有什么资格在这儿对这部电影评头论足,但我了解梵高啊……
对于他的画,我不知惊异于生命力顽强的《向日葵》,不失傲气的《鸢尾花》,贫苦朴素的《吃土豆的人》,还有那些自画像。
梵高的自画像没什么特别,同别的自画像一样,就像如今的“自拍”,很普通,可却令人感到一阵阵心寒,这简直就是他生活衰败的缩影。
他人生中的最后几幅自画像无一凸显出他对生活的失望,他就像一个天真的孩子想要拥抱这个世界,但世界却冰冷的拒绝了他。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从梵高眼睛里看见的失望,崩溃,但他却没有在抱怨这个世界对他的不公,为了心中那个永不崩坏的理想和那一片挚爱,虽然这一路走下来却不被他人理解,我想梵高也问心无愧。
他的眼眸暗淡无光,他离死亡已经不远了。
梵高人生当中的最后一幅自画像,送给了自己七十岁的母亲。母亲和梵高相处的并不好,但他依然画了一幅自画像给母亲,当作她七十岁的生日礼物。一身旧蓝衣,就像工厂服一样,梵高特地侧过身去,将自己割去的右耳掩饰掉,特地隐去他那拉里拉扎的大胡子,细心的为自己打上两片腮红。仔细的看,梵高为自己的眼睛画上了细微的高光,眸子瞬间有灵气,有了生机。他作为儿子,似乎在告诉母亲,这些年他过得很好,健康快乐,平安幸福。他努力的想给母亲留下一个完美的自己……

其实不然,他穷困潦倒,一生只卖出过一幅画。世界留给他的是冰冷,他留给世界的,是恩惠。
1890年7月29日,枪声响起。梵高离开了这个将它拒之门外的世界,他留给世界的,是执念,是希望。
文特森·威廉·梵高,确实离我远了,他在19世纪,我在21世纪,但他那无助、孤独、悲寥似乎能够穿过百年,让我一次又一次地为他的人生感到悲伤和难过。梵高没有死,他活在了他的画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