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我这个月看了多少小说,我会告诉你很多,很多~~
罗杰疑案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
“ 有这么一个普通人,一个非常普通、心中全无杀意的人。他的骨子里潜藏着某种性格缺陷——藏得很深很深,迄今为止都没有人发现,或许一辈子也不会表现出来——那么他将体面地走完人生之路,受到所有人的尊敬。 ”
豆瓣评分高达9.1分,阿加莎系列的入门(或说入坑)读物。从个人角度来说,这本书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文笔,不见得多么精妙,但想到它写自差不多一百年前,又觉得可以原谅了。不知道是不是英国小说的特性,总是要浪费些口舌在人与人之间「优雅的针锋相对」上。但老牌就好在,故事内核你总是可以放心的。
故事的开头弗拉尔斯太太离奇死亡,她身边的每个人都遭到怀疑,每个人似乎都有动机,但凶手到底是谁?
我被作者牵着跑,顺着有限的线索猜了一圈,最后还是被骗了。
这样的剧情第一次看是在东野圭吾的小说里,当时看得毛骨悚然,惊为天人。现在想来,原来还是阿加莎玩剩下的啊。
原罪之承诺
周浩晖
★★
“ 这是我的承诺。”
男主偶然“捡到”一个失忆了的漂亮姑娘,在帮助她寻找亲人的路上,却不小心把她推入了火坑……
关于双生儿的故事不难猜到,就算烂俗,冲着读起来这份畅快也能打个3分,可惜后期的反转像是写八股文生怕不够点题的中学生,用无来由的痴情、令人恶心的恐怖、故弄玄虚的神鬼故事来填充,连自圆其说都做不到。
国内的刑侦小说,男性作家的代表是雷米(心理罪)、紫金陈(无证之罪)、周浩晖(侦探罗飞)、秦明(法医秦明),女性作家有丁墨(他来了,请闭眼)。
虽然都是写的刑侦,但他们风格可谓十分不同,雷米和紫金陈的更有社会责任感,更热血,丁墨的作品更多感情戏份和玄幻色彩,秦明的甚至算不上小说,倒更像刑侦笔记。
我个人更喜欢雷米和紫金陈的作品。
几乎爱人
秋微
★★★★
“ 真正的美不需要太明显,真正的美需要的是知己,不是排他,也不是惊世骇俗。”
作者秋微,是个其貌不扬但颇有才华的主持人,曾经和戴军一起主持过节目。大学时就喜欢看她写的小说,这是本好读、有料的短篇小说集,写的都是一些擦肩而过,最终错过的故事,但不如何伤感,有股坚韧在里面。蒋方舟
★★★★
“ 自然的宁静和理性,与人类的狂热和疯狂作对。看山看水,其实是以山水的目光看自己,看自己的短视和狭隘。 ”
蒋方舟在微博上写 「 特别鸡汤的一个发现,我做的看似最没有目的性的事情,后来都成了回报最大的事情。比如去日本晃悠生活几个月的经历,硬生生吃了一年多」 ,大概从侧面反映了这本书的反响不错。也是我很喜欢的书,看完之后产生了想去东京看看的想法,当然更多的只是想找个地方待着。很多地方都深有同感,拍下照来发给朋友,私心想给5颗星,很多句子直击灵魂。 和我同龄的人已经可以写出这样的句子,靠的是笔耕不辍和对生活的敏感,佩服的。关于这本书更多的内容可以看我的前一篇推送——
“我要一个没有人也没有时间的命运”。
北鸢
葛亮
★★★
“ 她慢慢走向他,这时候笙哥儿蹲下来,捡起一片枯黄的叶子。她停下了脚步。这孩子用清晰的童音说,一叶知秋。 ”
民国时期的故事,主角都有些来历,因此大概不能说「以小见大」,只是以个人的悲欢刻画时代——仿佛人在主线上用自己的方式平静的活着,时代的背景只是隐约可见,但藏在某处对他们敲打一番。我爱看这类「时代传奇小说」,且作者的文笔是有功底的。小强升职记
邹鑫
★★★★
“ 你完成一个任务的时候有没有给自己奖励?有没有为一个项目的结束而庆祝?会不会因为度过一个高效的时段给自己鼓掌说赞?任何东西的价值,来自于你赋予它的意义。”
国内GTD的入门书,也是我这个月看的唯一一本非娱乐性读物,但也是很轻松可以看完的书。用老员工带领后辈学习高效工作做背景,举了很多实际的例子,深入浅出的介绍了时间管理、项目规划的相关理论和操作方法,我也对其中的精华内容做了总结,可以戳:
清空焦虑,回到井井有条的生活里去。
圣诞男孩
[英] 马特·海格(Matt Haig)著
[英] 克里斯·穆德(Chris Mould)绘
★★★★
“ 在你的一生中,会有很多人告诉你要长大成人或坚决不再让你相信魔法。别听这些人的。”
一本童话,说的是圣诞老人变老之前的故事,关于人类怎么发现妖精,关于怎么创造不可能的可能。
戏年
葛亮
★★★★
“人生的过往与流徙,最终也是一出戏。有人负责戏,有人负责现实。人生如戏,戏若人生,此去经年,往复不止。”
「北鸢」看得很过瘾,于是又找了作者的短篇集子来看。以一幕幕电影做背景,作者就如导演,该转折时不留情,却处处透着悲悯。
城南旧事
林海音
★★★★
“ 我将来要写一本书,我要把天和海分清楚,我要把好人和坏人分清楚,我要把疯子和贼子分清楚,但是我现在却是什么也分不清。”
台湾小女孩在北京生活的故事,还和平的年代,小孩儿不怕人,人人也都是好人,每个小故事都伴随着一个人的远去,人们一个个离开,小孩儿也就长大了。看宋妈走的那段最难过,想到了我的奶奶,她当年大概也是这样突然的离开广州,我已经全然没有记忆,老人家是怎么的牵肠挂肚,小孩儿是怎么的无情,已经不敢细想。书海寄余生
赵小斌
★★★★
作者的公众号有个有趣的名字:bookbug,时不时会以豆瓣分享的形式发一些短评。这本书却不是书评,而是一些与书和书店有关的回忆。作者有万余本藏书,对译者、装帧、出版社都颇有研究。
虽然文笔一般,但有一份难得的赤子之心。看的过程,想到了自己很多与书有关的回忆。人有所好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刺杀骑士团长
[日] 村上春树
★★★
“ 镜子里的自己,不过是物理性反射罢了。 ”
一本充满暗喻的书,作者用一个有些玄幻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战争、对亲情、家庭关系的看法。每个现实中的人都是历史中或是假想中的人的折射。阅读的过程有如玩纪念碑谷,兜兜转转,却不清楚自己是否真的走在正确的路上。
软埋
方方
★★★★
她终于明白,那条野花簇拥的小道,正是她通往地狱的道路。正是在这条路上,她追随着那个出没的幽灵,抬脚踏过地狱之门。一本「那个年代」的书。历过此劫的人,有的改名换姓重头开始,有的受不了打击疯了,有的失忆了。
书里有些人想忘记,有些人怕被忘记,但无论你从什么角度去记录,去评判,历史终归在默默记载。
有人说,书分有用的和无用的,说读书该是个功利的事。
他们崇尚一目十行的「速读法」(有一种影相读书法,让你摊开书,用10秒内容扫一遍这页的内容);他们看书先看目录,只挑有用的章节看,甚至连章节也不看,只把目录记下,像程序一样,有需要的时候才调用。因为「比起知识是什么,知道知识在哪里更重要」,这是「跃迁」倡导的。
我不是想否认这种说法,我觉得这有一定的道理,也相信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更好的理解和挑选知识,但读小说显然不适用这个理论。
小说没有框架,但有主线,有文法,小说里不一定有你想要的知识,却有可能在漫长的铺垫后,一句话让你心中震鸣,甚至对你的人生观产生影响。
5月很忙,不该慢悠悠的读小说,但读小说呀,真快乐。
同名公众号:西柚读书,欢迎关注,每周更新一本书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