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消费者自行决策,自助选择资产,自我承担决策风险,这真是一条行得通的路吗?
向个人推送金融资产,如果推得动,你确定真的是在推资产吗?你确定他购买和消费的不是平台信用?
金融监管下有种假设,在信息充分披露的基础上,风险可以向大众传递。不过现实是风险披露导致信息过量,但是真正有能力分析风险的人其实是集中到有限的专业机构。资产离大众的生活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

可参考《资本见闻》:
再往远一点说。
如果商业银行能好好放款,做好本分,一定需要改变利差模式?资产荒是资产不足还是新形势下放贷款能力不足呢?
资金端供给充分,互金风险教育完成,牌照吸金大势所趋,破题应在资产端。而金融资产本就是自行开发和生产的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