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能识别他人是机智的人,而能认清自己才算是高明,古希腊也有类似的名言:“认识你自己。”每个人都想做智者,每个人更想做明者。
然而知人不易,因为古语有画人画虎难画骨,也有古话说的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意思就是对他人很难了解的,人都有表演的一面,行走在世上,很难赤城相见,于是一些人喜怒哀乐的呈现,不是出自于真心,而是处境下的伪装。
我们为了生活,工作中不敢讲真言,面对老板的无理要求,大多数人心中叫屈暗自骂娘,一见到老板又不得不挤出笑容,装成虚心请教的样子,所以你很难认清那个开怀大笑的人是真开心与否,你也很难知道那个泪流满面的人是不是心中悲痛难以。有可能开心的人是伪装给他人看,也许哭泣的人因为生命的珍贵,不肖子孙在父母灵堂会表演,心怀悲悯之人会看到自然的纯真而喜极而泣。所有的一切都真真假假,我们雾里看花,花不真!
认识别人难,其实认识自己更难
然而认清自己确实一件难事,也可能有人说,自己还不了解自己啊,这有什么可难的。举个例子为和世间有那么多的人面对工作内容时,有的人却夸下海口,最终一事无成,为何有人明明一身才华却压抑埋没自己。
论语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面对自己的四个爱徒,问及他们的志向时,公西华却愿为小相焉?而孔子确认为,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对公西华表达了怜惜。可能有的人说,人家是谦虚的说法,其实我们人啊既不能自大又不能太谦虚,把自己的才能放置于合适的位置上,去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不枉费自身的优势。
那究竟是什么影响了我们对自己的判断呢!
我们就需要去比较,有人可能又开始反驳我认为人不应该跟别人比较,我所谓的比较其实是指通过观察去发展自己,例如我们身高一米六,是高还是低?我们可以放到比较中去发现,经过比较对自己身高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中国人爱说的一句话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比较,学生群体一说到成绩,爱说的一句话就说“不好不赖处于中不溜吧”你看这不都是比较吗?比较不是为了面子,是让自己清晰定位。
经过比较后,有了一定的认识,就该实践检验自己的认知,中国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你比如你通过比较你知道了自己喜欢跑步,那么你是不是跑步的材料呢,适不适合去当运动员呢,就需要实践来验证了,按着体育运动员的要求试一试练一练。这样就将那层认知从空想的层面落地了,揭开面纱露出真实的面貌,做出正确的选择。
我们小时候都背过一首诗,苏东坡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有时候我们看不清自己,还源于自己就在自己的世界里,就像看远处的物体我们能看到,自己的眼睫毛却看不到,因为眼睫毛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所以我能能说出他人的优缺点,却很少能说清楚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所以要想看清自己,还得跳出自己的世界,跳出自己的小圈子,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来分析自己看待自己,我们曾经告诉学生学习历史的时候,里面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他们做的事如何评价,先不要继续看标准答案,你可以先想一想,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这件事。你跟当时的历史人物做这件事的人,他的做法有哪些差异,你觉得那样的历史背景下,哪一个方法更好。这是提升我们思辨思维的一种方法,现在用到分析自身来。我们怎么做呢,也可以将自己跳脱出了,如果遇到一件事时候,我这样做,我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哪一个更优?那我该注意哪些事情,作为今后做事的经验提醒?说白了也就是咱们说的反思自己,当然也可以说是对过往的复盘。审视自己反省自己让另一个我做自己的审判官。
有对自己清醒的认识就不会对困难妄自菲薄,有了清醒的自我认识,就不会在岗位上骄傲盲目,不自卑不自傲就是自知之明的表现。面对别人的吹捧不会飘飘然,面对别人的打击不会消沉到尘埃中一蹶不振。
总之能认清自己的人,生活中会多了一些主见,多了一点从容,多了一点大气,多了一点处事不惊的淡定,自己会在自己正确的位置上,努力成长,该生根的生根,该发芽的时候发芽,该开花的时候开花,至于化开以后蝴蝶来不来,都是淡然处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