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偶有激流跌宕却难见惊涛拍岸

偶有激流跌宕却难见惊涛拍岸

作者: Andylee | 来源:发表于2021-03-19 10:14 被阅读0次

庆历五年春天,苏舜钦因遭弹劾离开开封去了苏州,此时,范仲淹在邓州,富弼在青州,韩琦在扬州,欧阳修在滁州,王洙在濠州,陆经在袁州。而几个月之前,他们都还在皇城开封朝廷中枢任职。他们基本上都是在庆历四年秋天前后或外放或贬谪陆续离开京城,星散四方。

庆历四年的“新政”至此也因主导人物的离开而接近尾声。不过苏舜钦们在离开时,都多少带着一丝惶恐和不安。这是他们在当初开启“新政”时可能有料到的结果之一。只不过谁也没有预料到“新政”从万众瞩目到黯淡无光再到销声匿迹只花费了一束烟花的时间。但也正因“新政”力有不逮,我们才有可能欣赏到《岳阳楼记》、《沧浪亭记》、《醉翁亭记》这样的名篇。在庆历四年的秋天“中国的散文星空中相对集中的涌现了一批出自贬谪者的华彩篇章”。夏坚勇先生是这样评述这一群人: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面对着命运中的苦厄和不公,他们都应之以适度的随遇而安和知足常乐,而心中却始终高扬着崇高理想的旗帜。这种特殊的精神气质成就了一种特殊的审美范式,主人公既是受难者,又是享乐者;既有旁人无法想象的苦痛怨尤,又有安之若素的超然闲适。

事实上,他们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在一处失意,在另一处得意。“得渔忘筌”在这里可以反着看。

从这些名篇问世的顺序上看,苏舜钦首先在黯淡中提笔写就《沧浪亭记》,接着欧阳修在醉翁亭中微醺着遥望烟雨中的潇湘,没过多久,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要横空出世了....这些人在贬谪的路上还要继续行进一阵子或是一辈子。对于庆历四年这一年,他们并无太多的抱怨。

夏坚勇先生的《庆历四年秋》以《岳阳楼记》一文为引子,在一个文昌星乱坠的年月里,在每一篇文字的背后,都是一个又一个个体的命运跌宕。今日的我们念读这些文章时,其志未曾改,其乐未有变,而其忧亦未消矣!这或许就是夏坚勇先生的笔意吧!《庆历四年秋》一书开场时那一场筹备已久的筵席,一个看似毫不起眼的进奏处,那些欣然赴宴的意气相投者,到了庆历五年的春天时,迫不得已地奔赴各自的命运。他们的命运转折从那一场筵席就埋下了伏笔。只是在需要时才会发挥作用。夹在官衙府邸之间的进奏处,首当其冲成为“庆历新政”破败的发源地。这期间的峰回路转就是《庆历四年秋》一书的主旨。

《庆庆四年秋》并非只是哀叹,讲述历史不需要这些多余的情愫。与范仲淹、苏舜钦、欧阳修等人产生命运交集的还有王拱宸、夏竦这样的人。现在去评判所谓的奸佞顶多是一时语词快意,于历史并无太多益处。从中国历史长卷中看,奸佞之人与板荡之人恰成一半对一半的比例,两者皆多如过江之鲫。中国历史的记述往往着眼于对垒分明的忠奸之辨,而忽略了政治的灰色地带。更何况中国历史的记述常常会将分辨忠奸的裁断权柄授予一人手中,而那个人的复杂性就不是简单到用文字可以判定的。《庆历四年秋》在讲述这段历史时,显然将此火候掌握的极好。各人有各人的来龙与去脉。若不是将血和泪和着一起吞了,灿烂星河中或许就减了几分光芒!

历史记述越是朝向结尾部分就越是容易生出无限的推论,但这些推论能否符合历史本身的立场不得而知。历史记述者像极了采撷之人,在历史人物经历的历史、历史学家笔下的历史和神话化的历史三者捡拾可用者混而叙之。而事实上,历史学家笔下的历史和神话化的历史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往往具备多一些的说服力和影响力。至于历史人物经历过的历史,多半是用来指桑骂槐或是指鹿为马。《庆历四年秋》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行文少戾气,多平淡。让我们可以平心静气地阅读这些名篇杰作,与文人名士一起忧,一起乐。宋时的他们在亭中远眺的景色在今日依然还可看到,宋时的他们在文字讲述的个人悲欢,依然还会大概率的发生在我们的身上。以至于,我们阅读他们的文字常常会误以为说的就是我们自己!

“庆历”这一年号用了八年。不论是在《沧浪亭记》还是在《岳阳楼记》中,我们基本看不到那种厌恻之情。在天地山水之间,在一亭一水之中,欧阳修和范仲淹之类的人总能找到与生活相融的自洽,并寻找到合理的解释。苏舜钦在《沧浪亭记》起笔就写到“予以罪废,无所归”。范仲淹也内心澄清的明白,那个“庙堂”他再也无法回去了。如果从更长的人生阶段来看,苏舜钦、欧阳修、范仲淹等一干人的改变都集中在庆历年间,自那之后,他们再无一搏的可能。也许正应了“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这样的巧合。

《庆历四年秋》讲述的故事如果不从历史角度去看的话,倒像是对中国散文名篇极其详细的背景调查。我想在《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讲述的闲适与胸襟,依然显示了那一群人对于人生的态度。也显示了他们对未来的信心。我相信,在庆历五年之后,这些喷薄而出的华彩名篇,一定不会错过“王安石”这位读者,也同样会在东坡先生反复的摩挲中。庆历四年施行的“新政”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老酒装新瓶。它无声无息的落败似乎符合其中的逻辑。庆历四年发生的故事也同时为二十余年之后的卷土重来的“新政”积蓄了力量。而那一场新政来的更为迅猛。

值得回味的事情还有苏舜钦的沧浪亭以及那篇《沧浪亭记》。苏舜钦强忍着情绪说:“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在后来,有一位名叫姜夔的年轻人路经扬州,在地图上,苏州距离扬州不过四百余里也!但姜夔却只有清泪: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从庆历五年到淳熙三年,时间过去了刚刚一百年有余!世事难料如此....

=====================================================

每一本书都在等待它的推荐语!《短书集》

相关文章

  • 偶有激流跌宕却难见惊涛拍岸

    庆历五年春天,苏舜钦因遭弹劾离开开封去了苏州,此时,范仲淹在邓州,富弼在青州,韩琦在扬州,欧阳修在滁州,王洙在濠州...

  • 废墟之上,炫然绽放——重读《平凡的世界》

    2014年秋,当我合上百万巨作《平凡的世界》的最后一页,泪流难止。胸中似有怒涛激流冲荡:跌宕多舛的命运,璀璨...

  • 在激流跌宕中找寻自我

    想不到如今,时间的残忍不管不顾,坚决持续地向我侵入重力——难以抵抗的一种压迫紧张感! 它的转眼即逝与我的不思进取(...

  • 曾经

    跌宕中才见精彩,绚烂后方显宁静。投身于·洪荒的激流中,凝立于排山的波涛前,逆风中的长啸,吐尽胸中戾气。临沧海,而后...

  • 惊涛拍岸,犹见初雪

    一直一来都想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敲下并不属于我的这段故事,只为在一周年之际,送给这个女孩,和她的男孩。我没有什么东...

  • 薇语小诗 ‖ 碧山远水连天草

    【原创】风致语焉 一瀑飞涛, 激流如蛟, 跌宕回旋溪涧潮。 苍郁松杉梢,圆滑顽石礁。...

  • 现代诗·《看海》

    大海, 你无边无际。 大海, 你浩浩荡荡。 你来时, 激流勇进; 你去时, 一泻千里。 你近时, 惊涛拍岸; 你远...

  • 相识的人,却难见节操

    不知从何时起,我对于刷朋友圈有一种发自心里的拒绝。美食美景美人,天天异彩纷呈;欢事乐事天下事,桩桩吸人眼球。大家都...

  • 何日能安故人心

    绕山不难难绕弯 画水不难难画川 暗涌激流人惊叹 轻舟虽易渡 故人却难安 山高水长路凶险 百里无风云遮月 心若点漆面...

  • 童年趣事(二)

    拌碗 话说当年困难时期,普通人家生活唯艰,一日三餐难见荤腥。偶有荤菜俗称“间碗”,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偶有激流跌宕却难见惊涛拍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tv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