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知识分子最大的弱点是什么?》,读后收益匪浅!
在文章中,点睛之笔是:书生气,是知识分子最大的弱点!何谓书生气,即书读得越多,理论知识越丰富,嫌弃的东西越多。他们嫌弃体力劳动的脏和累,嫌弃人际交往中的客套和虚伪。商人的小聪明、斤斤计较,看不上;政客的满嘴套话、空话,看不惯;普通大众的平庸、市井,看不起。社会各个阶层都有鄙视的理由,骨子里高全世界一等,常年活在云彩里、活在被人仰慕中。
在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看不起一些读书人,就是因为他们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这群读书人对他人的评价标准极其单一、片面、主观。读书的时候,只看学习成绩;做研究的时候,只看发表文章。把对业务能力的评价扩大到各个方面,甚至是性格、人品、人生价值。本科学校不好,这个人不行;硕士期间没发过SCI,这个人不行;博士所在科研组不牛,这个人不行;读完博士转行,这个人不行……时至今日,我们很多人都被灌输了一个理念:学习不能肯定一切,却可以否定一切。
他们理想模型看多了,习惯性对这个世界做各种不切实际的简化,想的问题都是“真空中的球形鸡”。试图量化一切事物,严重依赖标准,并且天真地认为其他人都会按标准执行。
为什么说上述说的这些都是他们的弱点呢?因为知识分子从来不是规则的制定者。制定规则的人,往往就通过这些弱点来利用知识分子。你清高是吧?那就给你虚名,钱就少赚点;你只重视业务能力是吧?那就僧多粥少让你们为了几篇文章,几个晋升名额打得死去活来;你理想主义遵守规则是吧?那就明确标准:海外top100名校博士,三年博士后经验,顶刊一作x篇。
前几年,在我们身边,流传着博士给初中生打工的说法。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知识分子的理论与现实脱节了。他们的问题就是没赚过钱。一个小镇做题家,辛苦考上985,一个月领两万的工资,以为自己很会赚钱了。但这个真不叫挣钱,只是被动领工资。真正的挣钱,是自己打通一个生产链条,完成商业模式的闭环,当一个生产者,拥有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再小的生意也算。挣钱,才是见天见地见自己的过程;挣钱,才能换来脱胎换骨般的成长!
在电影《寄生虫》中有一句台词:钱,能熨平生活的一切褶皱!当我们身在低谷时,不要空谈格局、抱负、理想,唯有生存,才是王道,身处逆境不谈情怀,务实才是根本,任可人的底气都来源于经济实力。有钱,能治愈一切自卑与疾苦,光善良没用,你要优秀!世界上最大的监狱,就是你的内心走不出自己的执念,到哪里都是囚徒。对于广大的知识分子而言,他们没有强大起来的原因就是:表面上是缺钱,实际上缺的是:内心缺的是胆量;本质上缺的是野心;脑子里缺的是观念;骨子里缺的是勇气;改变上缺的是行动;事业上缺的是毅力;肚子里缺的是知识。
书生气,是我们很多人人生道路上的劲敌!破除书生气,我们才能强大起来!强大了,才有发言权、才有选择权、才有优先权!正如网上说得那样:当你的实力足够强大时,你的不爱说话就是深沉,你的坏脾气就是个性,你的没大没小就是随和;当你弱小的时候,你的不爱说话就是木讷呆板,你的坏脾气就是情商低,你的没大没小就是没教养。人性就是如此,强大的时候,总有人原谅你的弱点,弱小的时候,总有人放大你的缺点。真正成熟的标志就是,不要跟任何人分享,你成功的喜悦和开心的事,人性中最大的恶就是,见不得身边的人比自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