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有两条山路,印象特别深刻。
一条是我老家到我外婆家的山路,路上要经过河流,大山,台阶,村庄,稻田,池塘,树林等,以前母亲带着我们走走停停,差不多二个小时才能到,一路上渴得难受,还会在村民家讨茶水喝,那时候基本不会拒绝,虽然乡下都穷,但人们还是善良的。
那么艰难的路程,特别是我,每次屁颠屁颠地跟在妈妈后面,好像每个小孩对外婆家都有很特殊的感情,眷恋,不舍,快乐,欢笑。
那条路,我外婆走了很多年,我母亲也走了很多年,母亲生我们兄妹三个,坐三次月子,后来又做了几次手术,每次家里有大事,或者特别忙,外婆都是在我们家长住,每次都挑一个担子,带些鸡蛋,蔬菜,干菜到我们家,记忆中外婆对我们家帮助真的挺多的,我想这也是我父亲,我伯父一直对外婆家,非常感恩,对舅舅他们非常客气,这么多年,礼数都非常到位的原因吧。外婆在我十岁就病逝了,内心一直很沉痛,偶尔也会去看看舅舅,舅母,不过后来成家在外工作,我回去少,哥哥他们基本每年还是会走动。
另外一条是从我家到我读高中的那条山路,四年下来,中间我休学了那么半年,我坐车的次数没有五次,每次收假,放假,都是步行,那时候坐车七块钱,但也是巨款的,毕竟一个月生活费也才150块,还要买一些学习资料,文具,生活用品,说是山路,山里基本没什么人家,我一个人走的时候,走得飞快,总有点怕的感觉,路上偶尔遇到三三俩俩农民伯伯,叔叔阿姨,人家问我话,我都不敢吱声,矮小如我,背个大书包,再拎个袋子,装些衣物,确实有点艰难。
我去学校的时候,基本都是一个人,偶尔母亲去隔壁村帮我约同伴等我,有时候碰不到一起的。每次学校放假,回家的路上有一些同伴,燕子,科,月,畅姐,婷婷,不过她们不经常走的,毕竟她们更远一些,走到我家那街上,还要走一个小时回家。
这么多年,我还记得,母亲第一次送我去高中那一天,是2004.7.15,大家可能不相信,我们毕业考成绩是7.2才出来的,7.15就去高中报道了,像我们那一大批,没有考上重点高中的,差那么点的,普通高中,还是很快给我们精神上的慰藉,很早通知我们去学校预习高中的新课,那天清晨母亲挑着被子,盆,桶,各种生活用品,带着我一路走到学校,记得那一天也是因为感激,那一天,那条山路延续了我后来的求学之路,也让我从山沟沟里走了出来。
读书那条路,在2018年元宵节的时候,我还跟我母亲,从镇上新房子,走回去了一次,不过真是感觉够呛,好久不锻炼,好久没走那么远,感觉挺累的,车费已经可以承受了,只是想感受下从前的岁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