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268637/e21868ca6e17f3b0.jpg)
总听人说:书读了很多,可是什么也没记住,读过之后就忘了。其实那是因为你的读书方法有问题。
大岩俊之在《实用性阅读指南》中主要写了如何有效率的读书,怎样制作思维导图,以及读过的书应该怎么运用。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这本书的具体内容吧。
一、有效率的读书。
1. 确定读书目的
我们读一本书,都是目的去阅读的,比如我想通过这本书学到些什么具体技能、我想通过读这本书提升内涵、或者我纯粹是为了娱乐,消遣一下。明确你读这本书时为了什么?带着主动的意识去阅读书籍,尤其是实用类书籍,能够让你更加专注集中,收获会更加全面。
如果你想读小说,只是为了品味字里行间的文采和情节,那么你可以找一个时间充裕的午后,细细品味。
如果你想读一些实用类书籍,那么明确你想从中学到些什么,在读之前,通过序言、目录和后记掌握文章都写了些什么,然后有针对性的摘取你需要的信息。
大岩俊之在《实用性阅读指南》中提到:“一本书的重要内容只占整本书的20%,这20%中最重要的仅有4%。”所以不用去试图全部理解书中的内容。
2. 要有时间观念
当你有时间观念的时候,你会更加注重效率,比如,确定你此次的阅读时间是两个小时,那么这两个小时放下手机,专注于阅读。会比你规定今天读多少页有效率的多。
3. 帮你牢记书中内容的小技巧
有意识的进行“输出”,所谓输出也就是向别人复述出来或者写出来。对别人复述,可能别人并不爱听,所以你可以在简书、豆瓣、知乎等平台写下来,分享你的心得。
二、制作思维导图
1. 什么是思维导图
《实用性阅读指南》给出的定义是:“将我们头脑中正在思考的内容,以可视化的图形呈现出来的思考工具。”
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读书当中有很多的好处。比如可以整理你的思路,用简短的篇幅总结出一本书的内容,还可以让你衍生出新的创意。
比如下图,就是大岩俊之制作的纸张思维导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3268637/b92bc1c568ef25ca.jpg)
2. 制作思维导图的方法
工具:空白纸、彩色笔、书籍
基本规则:
a.纸张要横向摆放(便于思路扩张)
b.不要用黑色笔要用彩笔(丰富的颜色利于记忆和想象)
c.放在中央的图像要用三种以上的颜色,要有立体效果
d.从中心开始呈放射状伸展旁枝
e.分枝曲线上只写单词,不要写大段大段的句子
f.多利用图画、符号(可以包含更多信息量)
步骤:
a. 仔细通读全书,重点的地方进行标记
b. 按照书籍自己的书序,章节、标题、小标题整理出思维导图
c. 也可以根据自己提炼的重点分类进行整理。
三、读过的书籍要学会运用
读完一本书,不要只是读过就可以了,要讲书本中的知识付诸于行动,这本书才能发挥它的最大功效,比如你多了一本关于教你如何速读的书,你读过之后,又做了详细的笔记,里面所有的方法都烂熟于心。但是读文章的时候,还是按照自己以前的方法读,并没有将这本书中学到的书读法运用上去,那么你读这本书还有什么用,只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读书数量吗?
所以读过之后,我们要学会运用。怎么运用呢?
首先。明确你现在所处的位置,然后从书本中设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再想想出自己达成目标的样子,给自己行动起来的动力。思考一下自己与所定目标之间有多大的差距,为了填补这些差距,应该怎么做。最后把你想好的行动内容详细的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任务,详细到明天就可以实施的那种。
比如还是那本速度书,你现在的位置是读文章是五眼可以看一行,让后设定一个目标:三个月后达到一眼看两行。为了填补五眼一行到一眼两行的差距,你笑在这三个月内读大量的书籍,运用书中的方法,练习速度。随后把大任务拆分成明确的小任务,明天就开始读《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
以上就是本书的重点内容,阅读不是仅仅读过就成自己的了,我们需要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并且读过之后要学会如何用它,这样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