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朱伏龙的文章

作者: 卓君务 | 来源:发表于2017-08-26 22:48 被阅读64次

    初秋的上午,坐在家中,凉风从窗口泻来,不冷不热,让人倍感舒爽。随意拿出手机,打开微信,习惯性的浏览网作协群,碰上朱伏龙校长,便与他聊上了。

    我与朱校长虽处于一个县域,但从未谋面,虽常仰慕他的才气与睿智,虽于网上常见,但也很少聊天。今天因李柄华老师的一篇诗作,我与他便聊上了,这一聊,不仅感到这位大家的随和,而且特别具有爱心,实觉乃谦谦君子。他的许多想法和观点令我深为赞同,于是便求朱校长发些文来,以让我等欣赏其飞扬的文采。

    朱校长也算是豪爽之人,欣然发了数篇作品于群组。因发得较多,我有些琐事须做,不得以下线去做,未能及时予以细读。至下午回家,打开手机,便急不可待地欣赏起来。

    这一细读,才真感觉到朱校长是才华横溢、文采飞扬,散文、诗歌、小说样样拿得起而且精到,让我十分感慨,禁不住有让人品评的冲动。

    朱伏龙校长的作品有故事,有品位,有性情,有文采。能打动人,能感染人,能让人产生共鸣,不由得让人认同他是一位好作家,有能力的作家,有品位的作家。

    你看,朱校长对桑植有捆不住的相思,他愿把生他养他的桑植高高举过头顶,让全世界了解桑植的文化,桑植的山水,桑植的生活,桑植的人民。然后登上绝顶,俯瞰桑植的发展,桑植的前景。澧水的儿子愿成为澧水渡口,让桑植儿女从澧水渡口走出去,就如澧水入洞庭、进长江、去拥抱大海大洋。

    朱校长热爱家乡的每一寸土地,专程驾车去领略七眼泉的传奇,去从喷涌的泉眼里找寻灵感,感受美丽。他要从这个澧水源头去开始追逐,然后到达文学的最高殿堂。

    当然,朱校长对桑植的热爱都根植于对祖国的热爱,“我死了,祖国还在”。一个个、一辈辈地千年传承与不断地拼搏建设,祖国不仅还在,定会强大,并立于世界的巅峰。

    读朱校长的作品,感受最深的是他把深情触进了作品之中,相信读者也会被滢姐的笛声陶醉,为作者的笛声奔泪。还有那个三十年的初恋之人,一定会在九泉之下幸福地好好安睡了,难得有一位如此深情的儿郎对其三十年的挂念而无以忘怀。

    朱校长小说人物的塑造也是很成功的。对韵华的无奈、无助、无办法的描写是那样真实自然,韵华在绝望之时碰到的那位男人虽充满传奇色彩,但却让人感到顺理成章。而给黄嵘的送奶糖的亲娘,小黄嵘如此懂事的背后不知有多少辛酸的故事。人们禁不住要问,是谁逼着无娘的娃儿早当家?家庭离异给孩子的伤害多么巨大,于是,奶奶的哭让人伤心,黄嵘的笑更让人伤心。

    看了朱校长发出的这些作品,无意识地品评几句,实在辞不达意,还望朱校长及诸位群友见谅。只是深感朱校长是咱们大桑难得的几位有实力、有水平、有潜力的作家之一,才有此评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评朱伏龙的文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wv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