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 子——坍缩的话语权
人们习惯依附于话语权,话语权制造幻象,幻象不真实且迷人,从而为话语权带来追逐者,于是追逐者又创造出话语权。
这种话语权与大众心理的关系使得话语权的产生和加固过程形成闭环,我们姑且称之为话语权闭环。在该闭环当中的主体主要有话语权享有者、追逐者、制造者和异己者。享有者、追逐者和制造者三者可能属于同一个体或群体。
话语权享有者、追逐者和制造者沉溺在泡沫当中,并以标签化的形象表现出来或冠以理性或冠以感性或冠以其他特征作为该类话语权追逐者们的共同点并进而产生群体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来自于个体与他人或社会或环境产生联系/理解/共情的欲望,也可能来自于个体本身需要通过依附话语权获得他人赞赏的虚荣感。
在新媒体视域下,话语权在身边看似繁荣,人人都能成为意见领袖或意见领袖的狗头军师,但这种繁荣是虚假的。一是该现象产生的背后推动力并不客观;二是话语权的集中和对他人的压迫与掌控导致话语权的类型减少并逐步走向极端化;三是虚假的话语权掌控者享受的是权力的使用而非表达话语本身,话语权追逐者为了依附话语权而放弃自我思考或只做简单思考,受压迫者封闭表达欲望,因为本身表达于己无益。
话语权和话语应当更加注重话语的表达而非权力使用的快感。世界并非非黑即白,人也不能保持绝对理性,但至少这二者之间可以达到一种以朴素的大众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为基础形成的共同观点,而非极端观点。放弃表达于己无益,但很容易陷入情绪陷阱,导致受压迫者成为压迫者或者逐渐放弃思考。
这里要对一些概念进行界定:
第一,何谓话语权?
学者张国祚认为:从字面上理解,话语权是说话权、发言权,亦即说话和发言的权力和资格。这样的话语权往往同人们争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地位和权益的话语表达密切相关。它包括对已有事态的解释权、对自我利益要求的申诉权、对违法违规的举报权、对欺骗压迫的抗议权、对政治主张的阐发权、对虚假事实的揭露权、对罪恶事实的控诉权、对错误观点的批判权等等,都属于话语权。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法国哲学家福柯便发表过名为《话语的秩序》的文章,他认为话语是人们斗争的手段和目的。亦即话语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话语不仅仅是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思维的表现形式,而是一种“权力”。福柯的“手段”和“目的”也恰恰满足了本文开头所描述的话语权的闭环特征。
当然本文对话语权的论述,绝不是张国祚在《求是》上所研究的国家或政府的话语权,我们更多研究狭义上的新媒体视域下的个体话语权,狭义话语权与福柯所描写的广义话语权存在基本的共性特征,但同时由于时代的发展它又呈现出更多新特点,而从该种话语权说开去又能得到人际交往圈子中现实生活的话语权一些特点,从话语权的特点可见话语权背后的制造者和掌握者的心理特点。
第二,何谓虚荣?
虚荣的定义并没有明确的参考,也无法对虚荣作出一个能够为大众达成共识的定义,笔者发现以此为研究对象的文献也少之又少,在应用心理学方面还有一些相关研究,但也并未很好地阐释虚荣。因此本文所提到的虚荣应当是特定语境下的行为人的一种心理状态。
无论是话语权的掌握者还是制造者都是虚荣的。他们通过依附话语权在某种程度上对他人形成压迫和掌控力,使得被压迫者接受其观点或陷入沉默。当然此处的被压迫者也可能是另一话语权圈子中的掌握者或制造者,其并非一定理性或掌握实在的真理,压迫者也并非总是沉溺在话语权带来的泡沫里。
第三,为何要讨论话语权?
笔者通过观察发现,观点的讨论最终极易成为话语权的争夺,从而忽略观点的内容,而只在乎是否对异见者产生压迫和掌控力,或是否在同一话语权圈子中获得认同感从而满足自己的虚荣。
观点无法正常沟通交流会导致我们走向一个封闭的个人,一个封闭的社会,或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当中。从个体角度看,这会使得人快乐地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而不自省,或秉持极端的观点,或早晚落于时代的脚步被历史的尘埃淹没,甚或是,走向虚无主义即哲学意义上的死亡。从社会角度看,新媒体视域下的话语权繁荣是一种虚假的繁荣,观点的匮乏和讨论的匮乏同时存在,当然这种论断也不排除笔者本身已经走向一种不信任的极端当中。从环境角度看,不同类别的话语权应当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使得观点自由飞翔,进而实现包容和开放。
参考文献:张国祚.关于“话语权”的几点思考[J].求是,2009(09):43-4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