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活检病理报告上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是怎么一回事?癌症明天就要来临了吗?不要焦虑、不要害怕,乱用药物反而会加重病情,下面将揭秘什么是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渐进的过程,目前认可的模式是:正常胃粘膜→胃黏膜慢性炎症→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
胃粘膜低级别上皮内一般是胃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的,属于一种癌前病变,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但不是所有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都会变成癌,具体要结合胃镜观察来判断。因此,如果病理活检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首要的是需要进行放大染色内镜(精查胃镜)检查,才能评估该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是否有问题,是选择手术、内镜下治疗、药物治疗还是只需要随访。
如果精查胃镜未发现胃黏膜明显病灶,而患者也没有症状,一般只需要定期复查随访;有胃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建议根除胃幽门螺杆菌后随访观察。如果精查胃镜发现可疑孤立病灶,则要视具体情况决定是药物治疗后复查还是内镜切除。通常如病灶为凹陷型病灶、表面结节状,病灶直径大于1cm者,医生会建议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做大块活检,术后行精细的病理学评估。这种ESD大块活检也是切除病灶的手术方法。之后还要随访。
总之,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是否有问题、需要怎样处理,要根据专科医生的判断来决定。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干预,上皮内瘤变可以消除或维持不变,但有些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如果未严格随访或正规治疗,则可能发展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者癌而患者不自知,因此积极发现并对其进行相应治疗、随访有助于防治胃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