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利息理论——耐性

利息理论——耐性

作者: 读书的二哈 | 来源:发表于2019-04-27 23:07 被阅读0次

奥地利经济学派作家Irving Fisher在他的经济学著作《利息理论》中第一句写道:“Income is a series of events.(收入是一连串的事件)”

人的普遍的不耐性格是刻在基因里面的。人在潜意识里面,面对自己所拥有的资产,如果今天不消费掉,就必须面对不确定的明天,一方面人不能保证自己能够见到明天的太阳,另一方面人不能保证自己明天这些东西不会被抢走。所以,“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性格,在人的骨子里存在着。

后来,人类社会秩序建立起来,人类生存得到了保障,财产权得到保障,明天变得值得期待。而现货放到未来去消费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大于现在消费这一批资产的边际效益。未来无法消费现有资产(现货)的几率大大降低,人们就会倾向于把资产留到未来去消费。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中学会了在时间上平衡消费。

 但是人类的每一个决定都是立足于当下利益的。期货的价值是资产还没有实现的价值。期望价值会不会发生,这是一个概率事件。所以未来的消费,是有风险的。为了弥补这种风险,产生了利息。 利息的高低取决于人对未来的不耐程度。而人的耐性程度受到未来确定性的影响,未来越是不确定,利息就越高,未来越是稳定,可预期,利息就越低。

谈到利息,就要介绍一下贴现率,贴现率是未来的价值在今天看来打折的程度。贴现率与人的耐性呈负相关,影响人们的投资决策。贴现率越高,人们越倾向于投资短期商品;贴现率越低,人们越倾向于投资长期商品。 比如酿酒,如果贴现率很高,酿酒在未来的收益放在今天看来就非常不值得,所以在高贴现率下,酿酒时长偏短。比如教育投资,如果局势不稳定,人的寿命降低,对投资的产出在几十年之后才会显现出来,而放在今天,这种收益显得微不足道,贴现率很高,所以人们就不会倾向于投资教育和学习。

 投资本身是在时间维度上的平衡消费,每个人追求的都是在终生每个时间点上的收入之和最大化。所以,人才有了耐性。

相关文章

  • 利息理论——耐性

    奥地利经济学派作家Irving Fisher在他的经济学著作《利息理论》中第一句写道:“Income is a s...

  • 20180330利息理论

  • 【180928 day765】利率

    奥地利经济旭派费雪提出来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利息理论。 利息不是因为银行的出现就有,而是自古就有。利息也不是因为投...

  • [Actuarial Science]利息理论

    单利与复利 在利息理论中要注意计息时间(计息频率)与时间基本单位的不同。当计息时间与基本单位时间相同时,不存在单复...

  • 张明|恢宏深邃视野下的利息本质

    导 读 利息——如此芬芳迷人,多少经济学前辈为之痴迷。 因为利息概念是任何经济理论的奠基石。 每一种经济理论都尽...

  • 米老鼠的阴谋诡计(081)

    米老鼠还有阴谋诡计?要说有什么阴谋诡计,也是和利息理论相关的,放个大招,把所有学过的利息理论拿出来扒一扒这个阴谋诡...

  • 《利息理论》(解读版)简评

    通读了《利息理论》这本书的解读版之后,感到很奇葩。奇葩的不是因为它全盘否定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而是把经济学的很...

  • 394/1000日更-利息理论

    费雪的《利息理论》开头就说“收入是一连串的事件”。结果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也不是一个线性的事件,是多元多次方程的一...

  • 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利率决定理论 (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建立在其对利息来源与本质分析的基础上。马...

  • 068|“债”的成本怎么计算?

    香帅老师好! 利息本质体现是时间的价值。费雪说:投资就是时间上的平衡消费。其理论认为利息是由时间和投资机会所决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利息理论——耐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al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