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yiangyiqiang
公众号:子夜书案
生活如轮转的四季,春给你希望,夏给你炎热,秋给予喧闹,到了冬季一场白雪,万籁寂静。
有一种收获,叫瓜熟蒂落,有一场大雪,叫应季而生。
等年龄到了,就会盼望生命中的一场雪,就像曾经盼望的春季朵开,夏季茂盛,秋季芬芳一样。
这是生命的历练,是生活的总结,是内心的回归,是对本真的向往。
一,每一片雪花,都是雕刻的痕迹
苏轼年少得意,20岁高中进士,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风靡一时,对于这样的人生际遇,有人羡慕,有人嫉妒。
人只看见了他的风光,不曾见识过他读书的刻苦。
背书,是学生永远的恶梦,这个恶梦,在苏轼已经成名后还在做。
一次他梦见父亲抽查功课,抽的是《后汉书》,梦中一时思路受阻,没背出来,当时就急得汗流浃背醒了过来。
回忆起梦境,还是一阵后怕,好久才缓过来。
没有一场精彩不用彩排,没有一人的成功没经历过雕琢。
经历过这样的恶梦折磨后,苏轼读书更加用功,而且还总结出读书心法。
后来有人问他,你这么博闻强记,别人能学吗?
苏轼没藏私,将自己的方法介绍给了问者,还举了个读书样例:
吾尝读《汉书》矣,盖数过而始尽之,如治道、人物、官制、兵法、财货之类,每一过专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事精窍矣。
他说:“我读《汉书》,有侧重点,要么侧重于政治,要么侧重于人物、官职、军事、经济,每次一件任务,几遍下来,《汉书》就算是吃透了。”
雪花飘舞,精彩纷呈,认真细看下才会发现,每瓣雪花无不是雕刻的痕迹。”
二,雪花的洁白,是人生的底色
苏轼母亲,是为了不起的母亲,她一方面激励夫君上进好学,一方面教育孩儿处世为人。
一次苏轼在母亲的引导下读《后汉书》,读《后汉书·范滂传》时,他深深被范滂的高尚人品和铮铮铁骨折服,
便对母亲说:“母亲,倘若我也要做一个范滂这样的人,你会同意吗?”
他母亲程氏说:“你如果能做范滂,我怎么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
最好的教育是家庭的言传身教,最好的传家之宝是家世清白。
正是在母亲的引导下,苏轼清白而又刚强,敢于正面劝鉴上君,敢于顶撞当朝新贵。
君子无党,以民为纲。
王安石变法,因为扰民严重,苏轼反对。
司马光废除新法,因为朝令夕改百姓无法适应,苏轼反对。
变法派上台,他被远贬边境,保守派上台,他还是被远贬他乡。
为了自己的良心,他愿意不守任何帮任何派,一切只要能为百姓好就行。
人生,没有颜色,如果有,也应该是雪白的底色。
三,总有一场雪,为你而来
苏轼少年得意,可能是上天给的分给每个人的幸福是均等的,这里多了,哪里就会少一些,少年得意了,往后失意就会多一些。
高中进士当年,母亲就离世了,后面的官场受排挤,先求了外职到了杭州,后因为“乌台诗案”几乎被冤死狱中,被贬到了湖北黄冈,没多久又一路向南,先后被贬往惠州、海南,最终客死他乡。
一生颠簸流离,难得安生,苦难给他折磨,也给予了他力量。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也正是这样的磨砺,宽广了胸怀,美丽了诗篇,一句大江东去,滔去了所有苦难。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伟大如苏轼,也同样被陷入泥潭,何况我们平常人。
泰戈尔说,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
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的等待,等待那一场为我们而来的白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