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谷子地4

作者: 瘦竹斋 | 来源:发表于2018-08-09 08:52 被阅读10次

    8月20日

    早起六点醒了,起来喊小琴去跑步。小琴说,今儿早起我不想去跑步。我七点多就回家里去。我坐在沙发上我对小琴说,我给窦老师打个电话,问一下行程。我还是跟着人家来做节目的,我是当事人,应该有个积极配合的态度,让他们瞎摸不合适。小琴说,得给人家一个采访空间。于是我独个儿去跑步,回来时,小琴已经走了,我做了早饭吃吃。拿了一本书和下载的开学典礼校长讲话去学校。

    一进学校,王瑞先老师都笑着说,弟弟,我在电视上看见你了。我说,咋样,气派吧,浪漫了一把。今年暑假就干了这一件事。我站在报栏下,倪根骑了摩托过来了说,杨老师上电视了。我说,你也看都市频道了。这时,王老师走了过来,笑着说,杨老师上电视了,老了老了出名了,火了一把。我说,这话说的我不爱听,咋老了,正当年哩,才奔5。总算触了一回电,浪漫了一回,这真是千年等一回,等一回啊啊啊啊啊。说得几个人都笑了。于是去三楼新建的大会议室开新学期第一次会,坐那儿后,杨琳老师说,啥时间上的电视呀,我说,我在8月2日找了史春雷,8月4日起,在南阳晚报上连续登了7篇报道,大河报也登了一篇,南阳市电视台播了几次,河南台2套都市频道,7点40从大前晚、前晚、昨晚都播了,今儿黑儿还有。8点半,点名开会了,吴校长讲了一个多小时,费书记又讲。

    这时,手机响了,是窦老师打来的,我忙趴到桌子底下,压低声音接了。窦老师说,我们在专医院见了张玉峰的大哥张大成,他说,就是叫张文武,不是叫张文成。因为他叫张大成,他四叔要是叫张文成了,他父亲不会再给他起名叫张大成,都乱辈了,犯忌讳。我压低声音问,下一步咋安排。窦老师说,我接着你,到专医院,你感受一下他说的,都大体上符合。我说,好的,中啊。我一会儿再给你打过去。于是,拿了书,匆匆下楼,到操场,给窦老师打电话说,你们走到哪儿了。窦老师说,已经走到工业路口修路的地方了,是右转弯是咋走。我说,不用转弯直行就可以了,到新华商城路口右转弯。然后,我在政教处等,登了一会儿,窦老师又打来电话说,快到了,你出来吧。我说,行啊,我这一会儿到永安路北口路边等你们。于是,提了装书的塑料袋儿,到永安路北口,等了一会儿,车过来了,上了车,窦老师说,咱们一起去专医院,你现场感受一下张玉峰大哥介绍的情况。我说,行啊。走到公园北门。窦老师接了台里打的电话说,调头,先去宛城区民政局,见一下贾局长。车开始调头,因为这时车已走过了。徐师傅把车调了头,进宛城区政府院,又绕到后院,找了一个车位停了车。几个人下来,去民政局小楼,上到二楼,窦老师站在门口问王主任,贾局长在家吗,我们找他汇报一下情况。于是,王主任领了到东边贾局长办公室,窦老师和贾局长握手,坐在北边的沙发上,张老师开始拍摄。窦老师说,上次做了节目,播出后,反响很强烈,有了重大进展,节目播出的第二天上午,新店乡惠庄村曹岗的张玉峰,找到杨老师说张文武烈士是他四叔。昨天下午我们去调查了一下,还没有最后确认。想请咱们局里出面,到新店乡惠庄村找几个七八十岁的老人,再座谈一下。由政府部门最后确认一下。贾局长打了一个电话,然后坐那儿说,下午三点吧,我跟着咱们一起去新店乡,说着,用手机又打了一个电话,让新店乡书记安排一下下午座谈会的事。于是,寒暄,握手,告别。

    下了楼,坐在车上,窦老师说,咱们找个网吧,做节目发回台里。我说,这样吧,不用到网吧了。俺学校都有网线、电脑,用学校的电脑网线可以吧。窦老师说,行。于是,开车到学校,在政教处,窦老师把手提电脑插在网线上联上网,开始做节目。这时,我给小琴打电话说,你问一下杨宝宝,她来不来,不行了叫她上她婆家,中午了喊着几位老师,很随便的吃个便饭。你来时候,把家里的酒带两瓶。关了电话,又给张主任说了电视台老师们要用网线。然后,到操场西头松树下,给费书记说,书记,电视台的几位老师们要做节目,想用一下咱政教处的网线。费书记笑笑地说,可中啊,叫他们请用了。然后,回到政教处,不一会儿,小琴来了。我看了看表,12点了,小琴说,给校长、书记说不说。我说,喊着岱哥算了。我给岱哥说了,正要上车哩,见徐校长站在教导处门口,小琴说,去喊一下徐校长。我走到他跟前说了,徐校长说,我不吸烟,不喝酒,最怵这号场合,我不去了,我说,别说了,走吧,别叫捞,捞着不好看,真些老师们。徐校长说,我不去了,你们去吧。于是,一行人上车,窦老师因为要做节目,让给他带一份捞面条。车子经车站北路、百里奚路,到麒麟路口时,小琴下车买了十来个玉米棒儿。然后到好一川饭店,一进一楼大厅,迎面一桌上站起来六七个人,原来是冷库李涛一行人在吃饭。我握了李涛的手说,涛哥你好,你们在这儿吃饭呀,上去喝一会儿。涛哥说,不去了。于是几个人到303房间,才坐定,小琴问,我问一下,有回民没有,张老师、徐老师两位是不是回民呀。几个人说,都不是回民。小琴笑笑的说,这儿有一个特色菜,蚕豆炖猪蹄,还怪鲜。咱点这个菜吧,又让着叫两位客人点,客气了一回不点。小琴点了6个菜,四热二凉,两个汤,服务大嫂记了,我说,抓紧上菜。这时,我提了玉米棒儿说,这一会儿是个空,咱们先吃玉米棒儿,一个人掰了一半吃着。吃毕,开始吃饭,席间老张和徐师傅、张老师、我、小琴几个人交谈些郑州和南阳的一些民间小道消息、趣闻闲事。两点多,吃了饭,我说,咱们还得先到北京路,我回去拿了装烈士证的文件夹。我领着客人下楼,提的两瓶酒也没有喝,喝的是青岛啤酒,10元一瓶。我到吧台结账,213元,要票了不优惠,210元。到北京路,上楼拿了烈士证,又到学校。让窦老师吃面条和带的两个玉米棒,窦老师只吃了捞面条也没有吃玉米棒儿。

    2点40时,小琴上班去了,我给南阳电视台的杨世印打电话说,今儿下午三点,省台的几位老师要到新店乡惠庄村,开座谈会调查烈士张文武的情况,你们一起去拍一下。杨世印说,中啊,到哪儿汇合。我说,三点以前到宛城区民政局都可以,上午贾局长说,三点出发。打毕电话,关了手机。然后,我们一行四人坐车去宛城区民政局,于是,一起去新店乡,到乡里,上到二楼书记办公室,大家坐定,窦老师介绍说,这是收藏烈士证的杨连山老师。我站起来,与书记握着手说,十四中老师杨连山。书记笑笑地说,我知道,电视上见过了。

    稍停,出发去惠庄村,到那儿,满院子草。会议室三排桌子上,满是灰尘,还有烂报纸、碎玻璃。贾局长、书记拿了鸡毛掸子扫灰尘,王主任用抹布擦桌子、凳子。我站那儿,见西墙上挂了一个文革时期的毛主席像框,对南阳市电视台的记者文金镯说,这个毛主席像是文革时期的。我走到跟前,想看看是哪一年印刷的,看不见。又等了一会儿,来了三四个60多岁的老汉。于是,大家落座,在后墙前面的一排桌子正中,贾局长坐了,东边是窦老师、乡党委秘书、大队支书,贾局长的西边是乡党委书记和我。座谈会开始了,窦老师说,我是省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窦东杰,又介绍了局长、书记、支书等人,然后讲了座谈会的主要议题,几个老汉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只知道曹岗有个人外号叫四麻子,张玉峰的父亲叫张文富。还有十一掌柜张文合,四麻子没印象,不记得这个人了。小杨和张老师举着摄像机拍着,会议室热死了,说来说去,越说疑点越多。这时,我插话道,曹岗有没有人解放前当兵去,没有下落了,叫个啥,当时多大了。有个老汉说,过了真长时间,都60多年了,都不知道有没有人出去当兵,这个人啥时间去的,都不记得有人去当兵。后来,张玉峰骑了电动车来了说,在学校干活的王老三,六七十岁了,他兴还知道些情况。贾局长说,派个人去喊去。只见一个人骑了摩托出去了,过了一会儿进来了一个老头,坐下后说,小时候,有四麻子这个人,他比我大,老是跟着他玩,他好武,喜欢当兵。有一回他父亲用拌草棍打他了,他独个儿当兵去了,这事儿有。这时我问道,叫个啥。老头说,叫个啥,当时都喊他小名四麻子,也不知道有没有大号。又问了一会儿,窦老师走到我跟前,趴在我耳朵边说,先不要确认,这儿有个新情况,烈士证存根背面写的籍贯是河南省南阳县五区李老庄。这个情况先别说。我点点头,小声儿说,行。窦老师坐回座位,做总结说,今天的座谈会又谈了些新情况,由于时间过去60多年了,我们要慎重地负责地对待这件事。节目还在播出,过一个星期吧,如果是的,我们会确认,恢复烈属的名誉。民政局、乡党委领导很重视,这本身就是对烈士的认可,共和国不会忘记为之流血牺牲的先烈,今天的座谈会就到这里。乡党委书记说,可以确认了吧。窦老师说,还不能下最后的结论,再排查核实一下吧。于是站起来,互相握手告辞,又坐车归,书记回乡里去了。

    走到路上,我对同车的记者小文说,我准备把这件事整理一下,写成文字材料,以便于寻找烈士亲人,可以到市文化局申请一个内部资料号印印,也可以请窦老师联系一个出版社,买个书号出版。到时候请窦老师写个序。窦老师说,图片啥都有,我要把节目刻成光盘,送给你和李老师各一份。走到人民路北头时,窦老师要去镇平采访玉雕节的事,贾局长的车停了下来,杨世印和王主任下来说,可以到前面的车挤挤回去,小文下车了,我也下了车。窦老师说,我们还有活动,要到镇平去采访玉雕节。于是,贾局长和窦老师握手,说了几句寒暄的话。复上车,窦老师说,给李老师打个电话见见,却打不通。于是,窦老师说,这样吧,把杨老师送回去,咱们上镇平。送我到楼下,我说,几位老师下来到楼上,喝点茶,稍事休息,再去镇平。窦老师说,不去了,我们往镇平赶。于是我下车上楼,换了衣服,挺在沙发上,累得不得了,浑身瘫软,身上一紧一紧的。心想,干电视这一行真辛苦,不顾劳累,马不停蹄地跑。我图个啥呀,跟着记者成天跑,自己心里也就一个朴实的想法,给烈士亲人送个实信,让烈士魂归故里。积点善吧。晚7点40,又播了去曹岗寻找的过程,车到村边在那儿问路,我出了镜头,至张玉峰院里,坐那儿采访出了我的镜头,走时还有一个镜头。

            8月21日

    早起6点起床,喊妻子小琴去跑步,归,洗了澡,吃了早饭,骑了电动车去学校,坐那儿写校长开学典礼讲话。然后,费书记喊,叫写通知,每个老师写一篇师德论文,我为祖国站讲台,二千至三千字,下周二交年级主任处。然后看光明日报。

    午饭后2点,李老师打来电话说,窦老师说了,他们三点半能到南阳,这一会儿要去采访镇平县委书记,让我到你家里等着,他们来了去李老庄儿寻找烈士,去你那儿咋走啊。我说,北京路你知道吧,北京路京达宾馆往北二百米路西,有个百里奚社区后枣小区的牌子,下路十米有个铁楼梯上去,中间单元六楼南户,我在家等你。关了电话,也睡不着了,和小琴说话。三点时,换了衣服,坐沙发上看报。

    三点十分,门铃响了,开了门一看,是李老师,忙让李老师进来,沙发上坐了,倒了茶。我问,你咋过来的,李老师说,我坐公交车。于是两人说话儿。我说,李老庄找到了吗,在哪儿呀,李老师说,找到了,说着翻开了南阳县地名志说,李老庄,不知道是不是安皋乡那一个。安皋乡太清观村有个李老庄,是解放初的五区,还只有这一个庄儿,叫李老庄。我看了地图上的介绍说,李老庄因为姓李的多,才叫李老庄这个庄名,不知道有没有姓张的。李老师说,那不知道。于是,两人坐那儿有一搭没一搭地拍话儿。他说,他68年师范毕业,分到离桐柏县城200多里的山里,一个学校只有他一个老师,二十多个学生。在那儿一年,因为个子高,篮球打得好,调到桐柏县城郊乡一个学校教体育,又过了二年,调到桐柏县一高,组建篮球队教打球。76年调回南阳县三初中,直到今年退休。在三初中干了33年。两人拍着话儿,不知不觉等到5点半,李老师说,已经五点半了,今儿下午去不成了吧。我说,我给窦老师打个电话问问,一打正在通话中,过了一会儿再打,还没有说完。6点10分,窦老师打来电话了说,采访镇平的县委书记史焕立耽误事了,上午在开会,想着午饭后安排采访,又说要睡午觉,我们只好傻等,等到三点多才接受采访,又制作了节目,正发回台里。二十分钟你们下楼,现在我们已经出发了。我说,好的,镇平的县委书记是史焕立,我不知道你们要采访他,知道了我给他打个电话,让安排采访,他是我同学。于是,我和李老师下楼,坐在路边的树荫凉底下等。

    6点半时,车到了,上车去李老庄。到了安皋,天已漆黑了,路边的树整齐地站在那儿,墨一样的颜色,远远地望去,是一幅极具现代风格的木刻画。两旁的玉米地发出了风刮玉米叶的哗哗声,秋天傍晚田野,暮色四合中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一切都洋溢着青春的朝气。我对徐师傅说,抗日时候,一个游击队十多个人,钻进这样的庄稼地青纱帐里,老日上哪儿逮着。到了安皋,五彩的灯发散着五彩的光。李老师摇下车窗,问旁边一人,去太清观咋走,村人说,直着向北,到一个十字路口向右拐,过个桥直行就到了。车子驶出安皋街,路边的庄稼地里草丛间,秋虫们在声嘶力竭地嘶鸣,向情侣们求欢,蟋蟀们也唱的正欢。走了一段,问路边的一个姑娘,李老庄咋走。她说,那我还不知道哩。我赶忙说,太清观走那条路,直行请走了,就能走到。车子在暮色苍茫中飞驶着,又到了一个村子,我问,太清观到没有,一村汉说,你们找谁。我说,去李老庄打听一个人。村汉又问,找谁哩。我说,李老庄有没有姓张的。村汉道,没有,所知大多姓李,也有姓王姓尚的。我一听心中咯噔一下子,往下一沉,知道玄了,不一定能找到张文武了。又前行,向西北有个田间小路,车子复行约半里,到了村口,车停在一户人家门口。村子里静悄悄的,有几户人家闭着门,也听不到鸡鸣犬吠,村庄的傍晚静谧的叫人惊恐,并且笼罩着一种神秘,仿佛一个巨大的黑洞,让人惊恐地探不到底。我看见一户人家大门开着,于是走到门口,喊到,谁在家里忙着的,有没有人呀。没有人应声,又往西行,见一户人家的西间亮着电灯,有一个人坐在床上看电视我到门前问,请问这是不是李老庄。坐在床上的村汉站起来说,是的呀。是李老庄。我和窦老师进了屋,我摸摸身上没有烟。这时,徐师傅掏出了烟,递给了我。我忙让了村汉一根烟。窦老师说,这个村子有姓张的人家儿没有,你叫个啥。他说,没有呀,我叫尚志奇。这时,张老师拍了起来。我说。你知道不知道解放前,这庄上姓张的人出去当兵,后来没有回来。尚志奇说,我还不知道的,得问问庄上年纪大的。我说庄上有没有七八十岁、上了年纪的老人。尚志奇说,那可有,西门儿我爹,都八十多岁了。你们为烈士找家的电视,庄上人可好看了,我一期都没有隔,人们乱议论,也不知道找着完没有。我说,你受个劳儿,领着去叫叫。尚志奇说,走。说着,关了电灯。

    一行人向西走去,走着走着,我见村中小径两边有小块的水稻,长的有三四尺高,茂茂实实的,碧绿似墨。我心中惊喜不已,在中原地区的农村里,还有村中稻田哩,颇有江南风光。正走哩,一户人家大门口呼的一声,窜出来两条花狗,汪汪地狂叫着。向前猛扑。我赶忙喊,快招呼好狗。大门里出来了一个人,手里端着饭碗,吆喝了两声,狗光叫不撵了。这狗叫声,唤起了幼时遥远的对狗的记忆。七八岁的时候,每逢过年,伯妈总叫我和五弟去岗常舅家走亲戚。一过年,天天盼着去舅家走亲戚,好落舅舅给的2角钱的压腰钱,可就是怵沿途村庄边的狗。一从家里出发,心里先就发愁岗上小庄的狗,远远地望见从村子里出来的狗,昂着头,瞪着圆圆的两眼,脚步就不敢迈了,恨不得翼下生双翅飞过去,过了岗上这一关,就又发愁前面的湾长的狗。两个村子都过去了。又发愁下午回来的时候再遇见狗。从此,怕狗成了挥之不去的恐惧了。这时,徐师傅的一句,狗怕摸狼怕说把我的思绪牵回了现实。徐师傅又道,狗一咬,弯腰地上拾一块砖头一砸,狗都吓跑了。到了一户人家,灶火里亮着电灯。窦老师进去了,张老师也手举摄像机进去拍着,一个80多岁的瘦小个儿老头站了起来,窦老师喊,杨老师,你进来说说。我进屋去,手里拿了烈士证复印件说,咱李老庄解放前有人出去当兵没有。他说,猛一问,激着了,还没有听见说谁家有人出去当兵,没有回来。我问那这庄上有没有姓张的人家,像租种地主的地,这一季儿种了,下一季儿不种,又搬走了,或者扛长工的姓张的人。他说,还没有哩,这庄儿没有多大的老财,就是南面庄上有一户地主,有八十亩地,还没有听谁说过住过姓张的。这庄上有姓尚的,姓李的,还有姓王的。姓尚的有一个人,叫尚长富,当兵没有回来,没影儿啦。问了一会儿,实在说不出个啥情况。尚志奇说,不中了,到后门儿问问一个五保户,他89岁了,总知道。

    于是,一行人在夜色里深一脚浅一脚往北走去。尚志奇打了一个手电筒照着路,他说,我天天晚上看都市频道,这几天播的为烈士找家的节目都看了。我说,你以前看的节目,就是这几位老师做的。明儿黑儿了你都看见你上镜头了。尚志奇嘿嘿一笑。几个人七拐八拐的到了一个路边树下,尚志奇对坐那儿的一个老头说,六爷,电视台找你打听个人,老头坐在椅子上,弓着腰,正打开收音机听戏哩说,问啥事,那我还得好好想想哩。张老师一手打了手电筒,一手举了摄像机拍着,我凑到六爷跟前,蹲下去说,咱李老庄,在48年时候,有人出去当兵没有。他说,哎,我还想不起来了,没有人当兵呀,就知尚家尚长富打老日时候出去当兵了,没有回来,没影儿了。老日军来的时候,都恁慌乱,乱跑逃反哩,不知道谁当兵没影了。窦老师问,这庄上有没有姓张的人当兵没有回来。老头哼哼了一会儿说,不知道,没有人没有回来,所知庄上的人就那几个。解放罢,土改的时候,斗地主,地都分分,分浮财,我那时候是赤贫,分了地,还分了一头牛,12块钢洋。又问了一会儿,啥也问不出来,只好作罢。窦老师说,走吧。尚志奇打了手电筒送我们到村口的车旁。他走了,我们坐上车归。路上,我说,会不会当兵时登记情况哩,姓名弄错了,尚长富听成张文武了。徐师傅说,改名儿的多,连姓都改了,这事儿稀少儿。李老师说,那不会在家没有大号,都叫外号,喊小名儿,不会他连自己的姓儿也不知道。我说,你像我的兄弟叫顺溜,小名儿叫顺溜,到新四军起名儿时说,姓陈,那就叫陈二贾吧,姓不会错。

    过了一会儿,我感叹道,看看咱们真下劲儿,不辞辛苦地跑,也应该感动上帝了,能找到一个也不枉跑了一趟。车子在夜色中行驶,湛蓝的天上没有月亮,周围漆黑,庄稼地草丛里秋虫和蟋蟀在不知疲倦地起劲儿唱着。我感叹道,几位老师真辛苦,我感动的不得了,为了做节目,没黑没明地跑。中午饭也不吃,做节目哩。一跑一整天,看看你们,我觉得我还是够有福了,当个老师,就在校园里活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风不刮雨不洒的,虽说每月的薪俸不够吃山珍海味,成天吃萝卜白菜,还是够吃的,虽说不像你们那么风光,现在政治清明,国泰民安,又不像以前一个政治运动接一个政治运动整臭老九。徐老师说,这都习以为常了,是家常便饭。张老师还得回去值班的,本来6点就接班了,他找了一个人替他,回去了一直值班到明儿早八点半。张老师边开着车边说,班是排死的,出差了要赶回去。我说,那就不合理了,我觉得出差就不能再排班了。徐老师说,年留大冬天去驻马店采访,到那儿了下了路,车过不去,雪下下,车一轧,净是坑坑洼洼的,打了电话来了一个机动三轮,把俩记者接去了。我一个人在车里看车,周围全是白茫茫的雪,开了车里的空调还冻得不行。我说,治安好了还行,治安不好了,独个儿在那还害怕的,还有不安全因素。说着话,车子到了北京路北头右转弯前行。我说,张老师车速别太快了,快到了。到坦克厂门口时,我说,几位老师,咱找个夜市,一个人一碗扯面,吃了啦,你们还急着往回郑州哩。窦老师说,不啦,到路上饿了,在许昌那儿孩儿吃点饭。我说,那会行,叫你们饿着回去,我多过意不去哩。下来吧,随便吃点饭。窦老师说,赶时间哩,小张还要值班,不啦。我说,那行。车停在了路边吧,我下去。车停好后,我开了车门,下了车,几位老师说,再见。我亦道,再见。

    站在黄晕的路灯下,看着车子去送李老师回家。我才回,一进家门,换了鞋,感叹道,我真佩服窦老师他们,真辛苦啊。小琴说,今儿下午您走恁晚。我说,三点多,李老师都来了,我俩等了一晌,窦老师打电话说,采访镇平县县委书记耽误事了,上午在开会,想安排午饭后采访哩,县委书记说,要睡午觉,一等等到三点多。小琴说,镇平的县委书记不是史焕立嘛。我说,可是的。我又问,今儿的节目看了没有。小琴和杨宝宝异口同声地说,没有看。喝了一些牛奶,又吃了三个达利夹心饼。看电视绝密1950,到十点20方睡。睡到半夜醒了,云里雾里,醍醐灌顶,方雨歇云收,真幸福啊。又睡了不一会儿,天可亮了。这时,外面下起了大雨,小琴起来把窗户关了,我说,灶火的窗户也得关呀。于是,小琴又去关灶火的窗户。

          8月22日

    早起6点,表铃响了,我喊小琴,走吧,去跑步。小琴笑笑地说,外面下着雨哩,你去不去,我说,走,去跑步吧。我开了纱窗,手伸外面一试,还在星洒着。于是,在客厅原地跑步。

    吃了早饭,正坐那儿写日记的,手机响了,是张玉峰打来的,我说,老张,昨晚的节目看了没有。窦老师他们前天下午,去镇平拍节目了。这两天你又打听没有。张玉峰说,打听了呀,就是叫张文武,前天下午座谈的几个老头,不是曹岗的,比我还小,他们不知道是干啥的,和支书是一势,不敢说,怕对支书有妨碍了,不利了,所以啥情况也没有说出来。我说,后来来的在学校干活的老头说,他小时候和您四叔在一起玩,知道点情况,但就是没有说到底叫啥名字。老张说,他们和俺不是一个村的,都不知道情况。我道,我的心情已经和你说了,能把这八个烈士都送回家,把这八个烈士的家都找到,把烈士证送到他们亲人手中,这才算有个圆满结束,才算完成了我的心愿。有一张烈士证在我手里,我都不能安心。你请放心了,要是的,我们一定会送给你;如果不是的,一张纸也没有意义,也没有意思。窦老师不是给你说了,过个把星期,节目播了,如果能确认也行,如果节目正播着的,又有人找,拿出了有说服力的证据,就不好办了。这几天你再打听打听,有啥情况了,可以直接给窦老师打电话,你找个笔,记一下窦老师的手机号。老张记了,我关了手机,继续写为烈士找家的红色之旅。

    对照着烈士证,把王春法的基本情况整理出来了。王春法,25岁,1945年9月参军,是15军44师131团炮连战士,1947年7月在木栾店战斗中牺牲。

    中午蒸了米吃吃,睡午觉,四点时,我骑了自行车去八一路磨具厂小阎废品站,挑了六七个书本,藏了起来,预备下次去再买,归时,天阴沉沉的,刮着凉凉的秋风。到百里奚路东边一个旧书摊儿,买了一本铁凝的汉之女,硬精装,中年妇女要5元,我弯了腰,拿在手里翻了翻,试探着说,四元吧,于是成交。一般情况下降一元是能成交的,谈判没有失败者,总要让一点价的。有经验的商家,总要在心理价位上,再加个零头,一搞价,就迟疑一下,不要那么干脆地把零头去了。四川有一位退休教师好藏书,他曾说,淘到自己喜欢的好书,饭都多吃两碗。深有同感啊,书痴太痴了。

    【事件链接之五】木栾店战斗

      提起木栾店,堪称历史悠久。远在夏、商、周时期,木栾店属古覃怀和邢(geng)邱的辖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先后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实行郡县制。好大喜功的秦始皇为了夸耀他的文治武功,在今天武陟县东南部地区设置了武德县,木栾店所在地就是当时武德县西北部的门户,隔河与古怀县对峙,武德县知县在此设关镇守,取名“穆陵关”。

      到了魏晋时期,穆陵关已经有相当规模,当时有钱的富户纷纷在这里开店经商,逐渐形成了集镇。相传当时有个名叫木栾的民女,她在集镇上开了一家酒店,招牌上写的就是“木栾店”,专门出售她亲自酿造的美酒。 县城所在地叫木城镇,全称应叫木栾店城镇,再往前就叫木栾店。木栾店因何得名,先前有《武陟地名传说》一书,说是因为有叫木栾的女子开店而得名,丽附得生动,也只止于传说。其实中国的山川和地名多以树木命名,木栾店的得名就是因为过去有栾树,就像叫榆店、槐树庄、桑坡一样。可惜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别说木栾店就是武陟县也没有一棵栾树了

      当时的文人骚客、王公贵族常常光临木栾店,他们在此饮酒会友。据说,历史上著名的“竹林七贤”也是这里的常客、熟客。

      由于这里位于沁河下游的入黄处,又是沟通豫晋物资交流的重要码头,因此这里商旅云集,人们以饮木栾女酿造的美酒为荣,因而木栾店生意兴隆、名噪一时。木栾店逐渐成了穆陵关的主要标志。

    随着时间的飞逝,人们记住了木栾店,而逐渐淡忘了穆陵关。木栾店的名字最终代替了穆陵关。当地的人们,至今还流传着“只知木栾店,不知武陟县”这句俗语呢。

    木栾店曾经历三起三落。    1945年8月29日第一次解放的木栾店刚刚回到人民手中,10月17日,国民党38军49师146团再度占领木栾店,人民群众又一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仅南雎村、杨梧槚等5个村庄,被国民党军队用火烧、剥皮、活埋、刀削、砍头等手段杀害的群众、区干部、民兵就有76人,被捕失踪的100余人。22日,八路军太行军分区副司令员肖永银率老二团、区干队300余人,集结于修武与武陟交界处。晚上,八分区部队在武陟民兵的配合下,开始向木栾店发起进攻。修武县独立团在城东准备截击,武陟县独立营在城南牵制,老二团在城西担任主攻。老二团把兵力分成两个梯队,一营主攻,二营预备。部队刚打进城,就遭到国民党部队拼命反击,在相持的情况下,第二梯队立即冲上,经过激战,除部分逃跑外,大部被歼,木栾店再次获得解放。

      1945年11月4日,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国民党85军吴绍周部146团及第四区保安第一团田九功部、第二团杨义久部从詹店出发,疯狂地抢占了木栾店。

      1947年 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4个纵队,在鲁西南强渡黄河,突破国民党黄河防线,挺进中原,拉开了向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进攻的序幕,成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转折。

      为了配合刘邓大军中原作战,7月4日,太行军区司令员秦基伟、副司令员黄新友率第43、45、46团及太行独一旅一个团,向道清路沿线国民党军发起攻势,由西向东连克沁阳、孟县、博爱等县城。16日,大军东指木栾店,武陟1500名武工队队员、民兵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半夜总攻开始。43团在东门打援,45团从北门主攻。战士们用手电筒指示目标,连发四炮,敌碉堡倒塌。勇猛的战士迅速登上城墙,占领了城北。接着,城西北角、东南角也被攻陷。战士们从四面攻入城内,同敌人展开巷战。

      16日,在人民解放军攻城期间,国民党武陟县县长薛培一天之内九次向张敬忠发电求救:“战况激烈,万万万万分紧急,请速发旅速派队!”张敬忠无可奈何,一日六次复电告慰。

      17日上午7时,我军增加兵力,43团已经歼灭木栾店外围马曲、三里庄、郭村、西仲许、南贾之敌,对县城形成包围之势,我军民趁机猛攻,余敌拼命突围,仓皇向黄河铁桥溃逃。12时,一举攻陷木栾店。此次战役,毙伤大队长以下340人,俘敌500余名,缴获重机枪2挺,步枪250支,电台一部,电话机四部,各种枪弹4万余发。8时,战士们在城内打扫街道,安定社会秩序。武工队和民兵捉捕留在城内的地主、恶霸和还乡团头子,并张贴布告,刷写标语,宣传群众,稳定人心。木栾店重新回到人民的手中。

    而王春法就是在第三次解放木栾店的战斗中壮烈牺牲的。

    8月23日

    早6点,喊小琴去跑步。我对小琴说,估计省电视台都市频道的节目就做到这儿了。如果他们发现线索了,要来做节目,我作为当事人,理应全力配合;如果我找到线索了,也会再给他们说,继续做下去。我猜着偏方儿那儿还有烈士证。我生法儿再去买过来,既然做了,就往大处做,做到极致,做强做大,要会最大化。跑了步,做了早饭吃吃,又给小琴熬了中药,给杨宝宝熬中药。吃了早饭,开始写为烈士找家的红色之旅日札。下午三点时,骑了自行车去人民路粮局楼上的作家图书城,看车子的妇人说,已搬到红都百货6楼了。于是,到联合街老孟旧书摊儿看看,从新华东路到校场路一个废品站转转,折回来到红都百货6楼书城看看,然后到八一路磨具厂小阎废品站,把前两天藏的旧书拿出来一称,6斤。归,看联合对抗和欢乐中国行。

    晚上八点多,在楼下北京路路边散步,凉凉的秋风吹着,清爽怡人,黄黄的路灯光使北京路变成了一条红色的飘带,各种车辆来来往往。这时,手机响了,是窦老师打来的,说寻找烈士后代又有了重大进展。齐华针烈士找到了家。许昌有人打电话说,齐华针是他叔,齐氏家谱上面有他名字。此烈士已是第五代了,是他族家人打的电话。我说,好呀,又见成效了。下一步你咋安排。窦老师说,后天我准备去许昌采访,看看家谱。然后到南阳,南阳卧龙区广播电台有人打电话,说又四份烈士证存根,有一份烈士证,一起采访一下。我说,中啊,咋策划你请做了,我全力配合。我又说,今天上午张玉峰又打来电话,也没有说出新的有价值的线索,他说那一天下午,在惠庄座谈时,喊的不是曹岗本村的人,年龄还没有他大的,不了解情况是正常的。窦老师说,下一步要是没有人找,烈士证还发给他,你应侧重它的社会效应。打了电话,上楼休息。 

    8月24日

    午饭后,南阳市电视台记者杨世印打来电话说,也是新店乡小杨庄的,有一男一女,两人找到电视台,说张文武是他亲伯的,他们母亲还活着,他们母亲叫张荣连。我说,有啥证据没有,让他们向年纪大的人打听一下,姓名、当兵的时间,、牺牲的地点以及一些其它情况。杨世印说,我把他们的电话留给你,是13937706941.我又说,窦老师又发现了一个烈士的亲人,是内乡县赤眉镇齐营的,来采访时给你打电话,一起去采访。睡了午觉,三点时骑了自行车去学校,和倪根老师谈了寻找烈士后代的事,后来,钱文红老师来了,又谈了一会儿。5点半时,骑了自行车到武侯路,在老丁女人的旧书摊儿上,买了三本书,9元。然后,到汉画馆街乔家废品站,挑了11斤旧书。

    晚八点多,把马福才的基本情况发新浪博客上:烈士马福才,  南阳县人  ,1937年参军,冀南军区青年纵队2连战士,38年4月在长乐村战斗中牺牲  。

      【事件链接之六]】长乐村战斗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4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八路军第129师主力及第115师一部于山西省武乡县长乐村对日军进行的战斗。

    一九三八年(民国二十七年)三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第一军司令官香月清司陆军中将,抽调了所属各师团步兵八个联队,骑、炮、工、辎重兵各一至两个联队,共计三万余人,对第一二九师和太行根据地发动了九路围攻。敌军的主攻部队是一八师团(师团长下元熊弥中将),辅有第十六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中将)、第二十师团(师团长川岸文三郎中将)、第一九师团(师团长山冈重厚中将),企图围歼八路军总部及第一二九师主力。

    八路军的参战部队是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以及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旅长徐海东)。配合作战的是该战区国民党军滇军第三军曾万钟等部。

    四月十四日,南面由长治出犯的日军继续东进。右翼一O八师团第一O四旅团(苫米地四楼少将)第一五联队(联队长工藤镇孝中佐)经蟠龙、墨碇进占辽县,左翼由第二十五旅团(旅团长中野直三少将)第一一七联队(联队长柏崎延二郎中佐)经段村攻占武乡,并于十五日进占榆社。

    十二日至十四日,刘伯承率部秘密西移,经石瓮、石门到达李庄、贾豁。当日军左右两翼分向辽县、武乡进犯时,刘伯承发现如果单独吃掉左翼一路更为有利,因为左翼第一一七联队兵力较弱,西面有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旅长徐海东率该旅在沁县小东岭策应,右翼苫米地回援也较易阻击。于是,刘伯承采用了诱敌深入战法故意放苫米地北去辽县。刘伯承与徐向前、邓小平商定了一个作战方案,上报总部:“我师与徐旅协同动作,配合曾(万钟)军围困段村,打击增援,或配合朱怀冰师,或出辽县。”总部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立即复电批准打段村。当夜,刘伯承率部经东方山涉过浊漳河,到达段村以北的西黄岩、马牧地区,转到了第一一七联队的左翼侧,造成了歼灭这股日军的极为有利的态势。

    十五日晚十时,一二九师主力第三八六旅(旅长陈赓)电话报告:据监视部队报告,段村和武乡城里的敌人向东撤退,其后卫部队尚在马庄停留。根据这一情况,刘伯承决定抓住战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命令部队沿漳河两岸实行平行追击,三八六旅第七七二团(团长叶成焕)、三四四旅第六八九团(团长韩先楚)为左纵队,沿浊漳河北岸急进,三八六旅第七七一团(团长徐深吉)为右纵队,沿浊漳河南岸急进,三八六旅第七六九团(团长陈锡联)为后续部队,沿武乡城东的大道跟进,各部队以急袭之势,将第二五旅团之一一七联队(柏崎联队)消灭在浊漳河谷。

    陈赓率第七七二团、第七七一团向东猛追。日军在他们的左前侧,敌柏崎联队辖步兵第一大队(队长渡边威责中佐)、步兵第二大队(队长清水清二中佐)、步兵第三大队(队长笠原昌夫少佐)、步兵炮中队(队长营桢助中尉)、速射炮中队(队长高桥永治)、机关枪中队(队长石谷春光),卫生队、辎重队等,联队全部约三七四七人。翌日清晨七时,第三八六旅追到长乐村附近,日军正行进在狭窄的河谷里,一面是浊漳河,一面是山崖。第七七一、第七七二团左右两路部队形成了极好的夹击之势。

    十六日早七时,由于第六八九团和第七六九团因接到通知较晚还未赶来。陈赓放过柏崎联队主力,将柏崎部队之笠原大队以及辎重队约一千五百人。夹击于武乡以东长乐村地区,遂发起猛烈攻击。第七七二团第三营营长雷绍康带领所部以及团部特务连冲入敌阵把河谷里的日军截成了三段,开始白刃战,山坡上第七七二团的迫击炮、机枪也开始猛烈射击(以往的记载这是八路军装备的苏式机枪,其实这是通过苏联获得的二战中著名的德国MG-34通用机枪,共产党第一流的王牌部队,向来以装备精良,士兵勇悍著称)。致使日军在马家庄、白草迪、里庄、型村、长乐等被包围的地方遭到惨重打击。

    此时,已通过长乐村之日军主力为解救其被围困部队,在联队长柏崎延二郎指挥下以渡边大队、青水二个大队的主力,向第七七二团左翼发动进攻。坚守战场西侧高地戴家垴第七七二团一个连与十倍于己的日军激战四小时,全连阵亡,阵地失守,十二时,第六八九团赶到增援,在悍将韩先楚的督率下与日军展开拉锯战,反复争夺八次,阵地被八路军勇士夺回。

    这时,第七七一、第七七二团和后来赶上来的第七六九团一部,集中力量向被分割的日军反复冲杀,被围日军组织力量进行反扑,但终被歼灭。

    十四时,日军一O四旅团旅团长苫米地四楼少将率其第一O五联队及炮兵、骑兵各一部由辽县经蟠龙镇赶来增援,这个方向本来是配合作战的国民党第三军负责打援的,可是日军的援兵竟毫无阻挡地透围而入。随后,日军在猛烈炮火掩护下,一路向马村东南第六八九团阵地攻击,另一路向第七七二团阵地攻击。全线战况空前激烈。刘伯承认为继续消灭援敌已无把握,巩固胜利成为必要,于是命令第七六九团和第六八九团各抽2个连,从侧翼出击,掩护主力撤退。

    在撤退中,第七七二团团长叶成焕不幸中弹负了重伤(被日军阻击手射中头部,两天后牺牲)。长乐村急袭战,毙伤日军1800余人,缴获轻机枪2挺、步马枪100余支和一批军用物资(因日军共投入工藤、柏崎二个联队,共六千余人的兵力与八路军决战,而国民党国民党第三军曾万钟所部不与配合,坐失战机,被八路军缴获的火炮等重武器,无法及时运走,导致缴获甚少)。第一二九师连同第六八九团共伤亡800余人。

    这是三八六旅也是一二九师第一次在抗战时期打大规模运动战。长乐村战斗是八路军四个团全部投入野战,比平型关战斗的规模还大。平型关只有三个团参战,这标志着一二九师从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

    长乐村战斗胜利后,各路日军被迫纷纷回窜。八路军各部和国民党友军乘胜追击,又在沁源以南及沁县、沁源间,辽县、和顺间,高平以北的张店、张度岭间,给了败退敌人以有力的打击。八路军克复了晋东南的十八座县城。

    我129师一部攻入榆社敌军司令部

      8月25日

    早起6点窗外蒙蒙亮了,亲热幸福了一阵子,像打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然后起床,喊小琴去跑步,小琴说,累得慌,不想去。我只好一个人去跑步,归做了早饭吃吃。8点,骑了自行车去学校,到政教处和张金平等几个老师说河南台2套都市频道记者采访的事,又让老范打开电脑,找到连山藏书的博客,写了一篇博文,其中写到,60年的岁月,60年的风雨,60年的烟尘,怎么也遮掩不住烈士那鲜活的生命。在建国60年大庆来临之前,为国牺牲的烈士不能魂归故里,他们不能回家,我心难安,又自己加了一条评论。后来,王岩老师来了,忙贴在南阳吧上。

    11点时,窦老师打来电话说,一点半能到南阳,拉了你和李老师,去内乡县寻找齐华针烈士的后代。我说,行啊,我在家等着。到政教处给杨瑞恒主任请了假,走到百里奚路大坑南边时,又给费书记打了电话请了假。就是当时少说了一句话,第二天的假没有请。吃了午饭,挺在床上休息。二点时,窦老师打电话说,已经到了,你下楼吧。于是换了衣服,拿了装烈士证的文件夹下楼,到路边等。过了一会儿,车来了,开了车门,李老师已经坐在车内,开车的师傅换了,是贺老师。于是往南上高速。在车内,我从窦老师手里接过复印的家谱,有齐华珍的名字,1925年38岁卒,应是1887年生,原配王氏,继娶孙氏,生子隆渠,女伍云。窦老师又介绍情况说,伍云1990年去世,生子李石头、李石磊,李石磊生子一人,生女李平,今年考上四川泸州医学院,一本的分,上了一个二本,学费7850元。与烈士一对照,姓名的第三个字对不住,烈士证上是针,而家谱上是珍,烈士证上是1947年11月入伍,47年12月在确山战斗中牺牲,年龄27岁,按烈士证上的年龄推算,应生于1920年,相差了33年。而死亡年龄相差了11年,反正疑点不少。唯一的证据就是家谱上有谐音后接近相同的名字,烈士证上是齐华针,家谱上的名字是齐华珍。

    我和窦老师谈论着情况,我说,齐华针烈士是打确山牺牲的,咱们这次去,要是能够确认了,可以拉住烈士的亲人,到确山去祭拜,以告慰烈士的英烈。明年清明节了,还可以搞祭拜的活动,以后有节目做了。窦老师调侃到,那不做到退休了。我听了笑了起来,车里的几个人也哈哈大笑。说说笑笑的,转眼可到内乡县了,又去赤眉镇,在赤眉镇街南头,赤眉起义屯兵处石碑前拍了镜头。

    去齐营,到村里一打牌处问了路说,齐华啥的都在二队。往西走,复下路。到一户人家问说,一队的一个老太太兴知道情况。由其女儿领路。找到一处解放前盖的老房子前,一个弯腰的老太太颤悠悠地出来了,齐老太太坐那儿,窦老师问,解放前齐家有没有出去当兵没有回来,叫个啥。齐老太太端着碗,吃着蒸面条说,解放前齐家一门15家,都出去了,识文断字的,有人在外面,知道解放军要来的消息早,捎信叫把地都卖了,往外跑。解放的时候,齐家是大老财呀,有人吓得跳到红薯窖哩。都我没攮没有出去,解放罢,一运动就斗我这个地主婆,受了多少委屈啊。再问,说,不记得了。我到屋里,扭着头四下里看看,看到她住的是西屋,怪老了。于是出来我问,这屋子有多少年了。老太太张着嘴说,有200多年了。窦老师说,老大娘,到你屋里看看,于是,我和窦老师站起来,推开门,又到屋里。屋里乱蓬蓬的,屋顶熏得漆黑,梁有二根,下面的一根呈弓形,有一搂那么粗。我抬头望着屋梁说,那时候用的梁看多粗,看看出来,几个人走了。到北边水泥路上,窦老师遇见一个拉车子的村汉,车子上装着杨树。窦老师问,老乡,解放前齐营谁出去当兵了,村汉说,我才50多岁,别的不知道。我有一个伯,被抓壮丁出去了没有回来。

    又往东走,窦老师给齐营村副支书打电话说,派车去接你。过了一会儿来了,手背上扎着针,正输液呢,在一户人家门口路边,几个人站那儿。窦老师问一个老头,说这得找齐熙纯去。一会儿,喊来了,红着眼,手抖着说,问齐华珍,这我可知。他是我堂爷哩。我爷一辈兄弟四个,我爷叫齐华荣,二爷叫齐华华,三爷叫齐华富,四爷叫齐华贵。那时候富啊,齐华珍前边原配姓王,翻着嘴。后来又娶了孙氏,生了个娃,叫隆渠,是个二球,还有一个女儿叫伍云,也有点傻。后来搬到张谢庄吃租子。我爷爷一辈分家时,分得不均,我都问我爷爷,都是一个爷,咋不一样哩。伍云嫁到西峡县田关乡岈子村,生了李石头、李石磊、女儿李新华。窦老师说,家谱上说是38岁死的,烈士证上是47年27岁牺牲了,按这推算,他不是1905年生的,是1920年生的,相差了33年。齐熙纯瞪圆了两只眼睛说,那时候编家谱的人不了解情况,向人打听的,家谱上的年龄不准。我爷在时,我都问他,一门四户,弟兄四个,为啥分家时分的不均,有的穷,有的富。我爷交代,括出去的地不要了,不收租子,也不括地了。要自食其力。粮食不够吃了,可以租别人的地种。解放罢,划成分时,定成了贫农,要不是是地主。这时,小张拍了,我问,齐华针啥时间当兵的,是抗日前,是抗日时候,是老日罢。齐熙纯说,具体时间谁也不知,是抗日前。这时,李老师插话说,咱说的抗日是1937年,他们说的是老日从咱这儿过的时间。老日从咱这儿过,有两次,一次是1940年,一次是1945年。当时要打通京汉铁路,也没有打通。窦老师说,这样吧,齐华珍可以100%确定了。你领着我们去伍云家。于是,几个人站起来。窦老师又喊已到车前的张老师过来,给支书拍个挂水的镜头。齐副支书说,不用拍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说,听窦老师的,听记者的。窦老师说,我在郑州给你打电话,一开始可能你不了解情况,接了电话说,没有这个人,没球事找事。刚才配合很好。于是,小张举了摄像机过来,齐支书之子举了盐水瓶,到北边,又走过来。小张镜头对着拍了。

    然后,几个人上车,往西去西峡县田关乡岈子村。车子在山路上拐来拐去,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小张手举摄像机拍路边的山林风景。问了几次路,到了岈子村东边,停在村边的小路上,几个人下路进村。找到李石头家,又央人去喊李石头他父亲。五六个人在一户人家的门口坐那儿等。窦老师问邻居家一个老汉,齐华珍啥时候当兵的。老汉说,伍云到这儿作亲之前,她父亲都不在了,是抗日的时候死的。我问,具体是哪一年死的,老汉说,那难记得,那一年过老日,住在元店儿,麦都没有割成,都跑反哩,跑老日哩。李老师问,老日那时候纪律好不好。老汉说,纪律好,不乱杀人。我说,我听奶奶说的可不是这样。奶奶说,老日来了,吓的人们抱着娃子都跑,有人见老日一进村,端着枪,弯着腰,到处找花姑娘花姑娘,见到女的就糟蹋了。老日好吃鸡子,到处逮鸡子,见到小孩儿了,用刺刀扎了,举起来当卜郎鼓玩。两三个老日能撵的几个村子的人乱跑。李老师说,老日的部队有的纪律严,个别也不行,特别到后期快败的时候,烧杀抢劫,在华北不是实行三光政策,杀人无数。

    等了一会儿,李石头把其父找回来了,他孙女李平说,这都是我爷爷,叫李菊令。我一看,是一个小个子光头的老汉。人们忙着把椅子摆好。窦老师安排坐好了,开始采访。李菊令啥也不记得了,也没有问过伍云她父亲的事儿,他说,打确山我知道,不好打,死了好多人。是陈赓、谢富治的部队打的,后来没有打下来,撤了。窦老师问李菊令的孙女李平,你老舅爷为了新中国的建立牺牲了,你有什么感想。李平说,我年纪小,虽然没有见过老舅爷,但我听奶奶生前说过他的故事。以前,只是在学习历史时,知道了一些革命先烈为国捐躯的事。现在我知道了,我的亲人也有为国捐躯的人,我为他们感到骄傲。我知道了老舅爷的事,感到很光荣,很自豪。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处处以他们为榜样。

    接着,窦老师介绍了烈士齐华针的情况,又让我问了两个问题。窦老师征求我的意见,杨老师,齐华针烈士可以确认了吧。我把烈士证拿了出来,介绍了一番。小张说,你把烈士证先装进去,再掏出来,正式给他,我好拍镜头。我坐那儿,把烈士证装进塑料袋的文件夹里,又淘出来,小张拍了。我站起来,双手递给李菊令说,这是五一年发的烈士证,当时民政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没有找到。过了58年,我双手把烈士证交到你手里,烈士终于回家了,实现了几代人的心愿。看起来这就是一张薄薄的纸,但这是一条人命啊,是一口人啊,过了58年,烈士终于找到了他女儿家了,他终于回家了。虽然他的女儿也在1990年去世了。他们父女总算可以在九泉之下相见了,他们父女可以在九泉之下安息了,他们父女总算可以在九泉之下瞑目了。你可要好好珍藏,当作传家宝保存下去,代代相传。别当成一张纸,握握扔了。然后,窦老师又采访了伍云的孙女李平说,你今年高中毕业,考上了哪儿所大学了。你看到这烈士证有啥想法,有啥说啥。李平儿手拿烈士证,出了一头一脸的汗,用普通话说,我在高中学历史的时候,了解了先烈们为了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生命。看到烈士证后,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虽然我对老舅爷没有什么印象,也没有见过他。但对他的牺牲,我很悲痛。今天他能够回家,老舅爷可以安息了。窦老师又问,烈士证当时没有发到你们手中,过了58年才送达,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是不满,是遗憾,是欣慰。李平坐那儿,勾着头说,老舅爷牺牲在外面了,终于又回家了。我们全家既悲痛,又高兴,今后我要努力学习,用行动报答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关爱,用行动告慰老舅爷的在天英灵。采访毕,窦老师说,今天很顺利,也很圆满。于是,话别,李菊令和李石头送到院外,至村边,上车归。

    这时,夕阳染得西天际晚霞绚烂如火,山坡的矮松也披上了霞光。

    车上,齐熙纯说,感谢政府给了真大的荣耀。我说,烈士证看起来是一张薄纸,但它是一条命,是一口人,虽说58年没有给烈士找到家。今天,又让烈士回家了,也算是个奇迹,完成了四代人的心愿。到齐营,齐熙纯下了车。这时,窦老师见路南边有一个辘辘井,对摄影小张说,拍拍辘辘井。于是,小张、我、窦老师、李老师下了车,到井边。正好有一个男子打水,小张手举摄像机拍着。拍毕,我们几个人坐车归,车子在高速公路上奔驰,车灯把路边的标志照的黄黄的闪着光,像一排闪着黄光的星星。两边漆黑,漆黑中又隐约可见村庄的黑影。窦老师说,我联系一下南阳酒精厂的陈经理,让他安排一辆车,明天带上烈士齐华针的亲人,一起到确山烈士的牺牲地去祭拜。我说,可中。于是窦老师给韩经理打电话,窦老师说,你好,韩经理。我说省电视台记者窦东杰,想给你商量一下,看明天能不能安排一辆车,随我们到确山祭拜烈士,在节目中给你们厂安排几个镜头。打了电话,窦老师说,同意了,安排好了。又给确山县宣传部一个副部长打电话,然后又给齐熙纯打电话,交代让她带上李平和他的孙女。都安排好了。窦老师头一歪睡觉休息。我说,窦老师是下车就工作,上车就休息。不知不觉间,到卧龙站下了高速,上卧龙路,把我送到楼下,窦老师他们开着车向北驰去,打算住人民北路易家快捷酒店。

    我站在黄晕的路灯光里,目送他们绝尘而去。我手拿文件夹,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一进门,小琴问,咋真晚才回来呀。我说,跑到内乡赤眉齐营去了,找到了齐华针他侄孙齐熙纯,又到他妮儿家,是西峡县田关乡岈子村,他女儿伍云1990年也去世了,他妮的老公还在,85岁了。小琴问,是不是的,烈士证送出去没有。我说,不是有一则民谣,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我改一下是,说是的就是的,不是也是,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这都是论说的,又不要什么证据。58年了,也拿不出证据。疑点不少,烈士证上是47年12月27岁牺牲的,按推算生于1920年。家谱上说,1925年38岁卒,要是推算一下,应生于1887年,相差了33年,死的时间也不对,相差了11年,名字也仅仅是谐音,烈士证上是齐华针,而家谱上是齐华珍。27岁当兵时在47年牺牲了,不可能娶二个老婆。窦老师说,明儿领着烈士后代,到确山去祭奠烈士,我得给书记请个假。吃了晚饭,看绝密1950,然后休息。

    8月26日

    早起6点起床和小琴一路儿去跑步,回来的路上,我对小琴说,你今儿上班了,往央视十套讲述再打个电话,说说烈士证的事,再冲击一下央视,一上央视影响就大了,说不了有人能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到家,吃了早饭。我坐在小方桌前写为烈士找家日札。等着窦老师打电话,一路儿去确山。今儿早,由李老师领路,天冠韩经理的车去内乡、西峡接烈士后代去了。十点多能回到南阳。十点50时,窦老师打电话说,你这一会儿到京达宾馆419房间。我马上要退房,赶紧去确山。打过来电话了说,他们已过了镇平。

    我关了手机,赶紧换衣裳,拿了文件夹下楼,去京达宾馆。一进一楼大厅,到吧台问服务员,上419房间是不是坐电梯,答曰,是。于是按了电梯按钮,到四楼。走过铺的厚厚的地毯,一进419房间,窦老师正收拾电脑、东西,准备退房。于是,我提了二个电脑下楼,放在轿车后备箱里。几个人上了车,向南驶去,约20分钟后,到高速卧龙站,天冠韩经理的车已经等在那儿了,窦老师让小张拍了天冠韩经理的镜头,两辆车一起去确山。在车上,我对李老师说,电视台的几位老师是敬业爱岗的痴心人,咱俩也是痴心人、为了给烈士寻亲,下多大劲儿呀。李老师笑笑的说,是呀。过唐河后,路两边出现了低低的山岗,山岗上满是黑色的松树。车行驶着,瞌睡了,闭了眼,头靠在后背上假寐。

    到竹沟时,已是一点十三分了。竹沟革命纪念馆正在扩建,纪念馆的大门锁着,一行人下了车,进了纪念馆。窦老师已给确山县宣传部联系了,让先参观纪念馆。窦老师到后面去找人。我和齐熙纯站在新建的房子门厅里,我问,齐华针是你爷哩,也就是说,是叔伯爷。我掏出一张纸说,我得把辈分梳理梳理。你叫啥名字,老齐说,我叫齐熙纯,父亲叫齐隆勇,爷叫齐华尊,他是老大。二爷叫齐华欣,三爷叫齐华针,就是这个烈士,老四叫齐华景。兄弟四个,一个吸大烟吸穷了,几十顷地都动光了;一个当兵去了,没有下落没影了,齐华针的儿子叫隆渠,是个二球,不老能。一个大家族要败了,才快哩,呼呼啦啦都不沾了,光出些二球、败家子、二流子、流光皮。一个家族占着地气了,祖坟上都冒青烟,说兴旺快的很,三五十年人五人六的,净出些人物,不是状元,就是将军,要不就是五子登科,人马旺的很。我插话说,就是有点弱智。老齐说,对,也没有结婚。女儿伍云也不是多能,她生两子,老大叫李石头,是个光棍儿,没有结婚。老二李石磊,娶妻生子,子叫李鹏,考上大学了。在太原上学,再过一年就毕业了,老二是个女儿,叫李平,今年考上四川泸州医学院了。伍云还有一个妮儿,叫李爱琴。我说,这样我都弄清楚辈分了。窦老师过来了,喊着叫去后面参观,于是,一行人去后面参观。窦老师指着几间西屋门口的石牌子说,这是中共中原局交际处的房子。在1938年至39年期间,在这儿办公。又往北走,是三间北屋,门口亦有牌子,写着中共中央局组织部、供给部。一群人转到东边彭雪枫雕塑头像前时,从东边小门里走出了二个人,一个少妇,头戴扩音话筒,走向前问,请问你们是河南省电视台都市频道的吧。窦老师说,你是讲解员请讲解一下。领着大家参观一下,做一讲解。于是,讲解员说,请随我进屋里。然后,站在图片前进行讲解说明,逐幅展板介绍情况,详情都记不得了。大致情况是在1938年至1939年期间,刘少奇、彭雪枫到河南确山竹沟打前站,当时中央拟把中央搬迁到竹沟,故竹沟有小延安之称。彭雪枫在竹沟建立了军分区,任司令员兼政委,创建了四师,五师是李先念领导的,四师有三宝,教导队、文工团、拂晓报。北面的展室介绍完,又到南面三间房中,介绍着情况。这时,窦老师说,请您抓紧时间讲解,领着参观一下,县委宣传部的贺部长一会儿就到了,要到竹沟革命烈士陵园,还有活动。于是,抓紧介绍了一遍。到南面一个小院,北屋是刘少奇办公室。我进去了,只见正间靠墙放了一个大方桌,上面摆着一个牌子。西屋靠北墙是一张老式顶子木床,靠南窗是一个四方桌,还有太师椅。然后,又进东间看看。有两张床,上面铺了变成灰色的白布床单。

    这时,窦老师往北走了两步,微笑着说,窦东杰,贺部长你好。我往北一看,一群人簇拥着一个小个子的人走了过来。窦老师与贺部长握了手,窦老师手指了我介绍道,这就是收藏了8份烈士证的杨连山老师。小个子、胖乎乎的贺部长走过来,伸了手,我握了说,杨连山,南阳市十四中语文老师。这时,一个记者模样的小青年,走到我跟前说,我是天中晚报记者,姓郭,你是在啥时候,在哪儿收藏到8份烈士证的。我从李平的塑料袋里取出了齐华针的烈士证,伸开了介绍道,这就是在确山战斗中牺牲的两个烈士之一齐华针的烈士证,他在咱们确山战斗中牺牲了,还有一个单华荣也在这次战斗中牺牲了。我的8份烈士证中一共有两个都是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我在09年元月初,在淘旧书时淘到了8份烈士证。因为平时喜欢收藏毛著、红宝书、连环画、乡邦文献、建国后的政治资料、红色文献、老物件等。我见到烈士证之后,认为很有文献价值和收藏价值。这时,郭记者问,是在哪个地方收藏的,说说具体地点。我说,是在一个卖旧书的人家里发现的,具体地点是南阳市仲景路桥头。这看起来是薄薄的一张纸,但它是烈士的生命的见证,是历史的实物,是烈士用生命换来的。淘到烈士证之后,我可要说是日夜忧叹,寝食难安。他们在我手中仅仅是藏品,我想,如果送到烈士后代的手中,它却是一份亲情的回归。于是,我和我妻子梁金丽,女儿杨子开始寻找烈士亲人,先列出烈士英名录,又搜集资料,查看了南阳县地名志,通过亲友调查。这时,郭记者说,你为了寻找烈士的亲人,利用休息时间,骑了自行车到南阳周边下乡调查。我笑笑地说,你可以这样写,从这个角度策划报道。我给你说实话,这样做盲目性非常大,实际也难做到,收效极小。一般情况是,了解了线索后,才去调查,了解情况,进行核实。我指着烈士证介绍道,烈士证一共三联,一联军队发证时撕下来存根保留了。还剩两联,这一联是让地方政府的民政部门保留的,但现在还连成一个整体,说明烈士证没有发到烈士后代手中。然后,我念了烈士证上的内容,齐华针同志与1947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在四纵十旅任战士,不幸于1947年 12月在确山战斗中光荣牺牲除由我军祭奠英灵外特怀哀悼之情敬报贵家属并望引荣节哀持此证明书向河南省南阳县人民政府领取抚恤金及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其家属得享受烈属优待为荷。念毕,我指着落款念道,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第二野战军司令员贺龙、政治委员邓小平,1951年12月6日。念了啦,我翻到烈士证背面,用手指着说,背面还有内容,郭记者用照相机拍了。我说道,在寻找烈士亲人的过程中,我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时间过去了58年,个人寻找效果甚微。于是,我求助了南阳晚报,南阳晚报从8月4日开始,连续登了7篇报道,大河报登了一篇,南阳市电视台报道4次,河南省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窦老师从网上发现了南阳晚报上的报道,冒着酷暑,三次到南阳做节目,第一次是8月11日到13日三天,第二次是8月19日到21日,这次是第三次,25日到南阳,。许昌有人打电话,说齐华针烈士是南阳市内乡县赤眉镇齐营的。昨天下午,我们一行人到齐营,找到了烈士的侄孙齐熙纯。就是这位先生。说毕,我指了老齐介绍道。我接着说,又到齐华针烈士的女儿家,是西峡县田关乡岈子村,找到了烈士的重外孙女。说到这里,一群人开始往北走,郭记者说,杨老师做了一件大好事。我说,这是确山战斗中牺牲的齐华针烈士的后代,到咱确山来祭奠的。郭记者说,确山是一片红色的沃土,处处传诵着革命先烈的动人故事。确山是烈士齐华针的壮烈牺牲地,这是确山人民的骄傲。这时,贺部长对窦老师说,先到镇政府吃午饭,然后再到竹沟革命烈士陵园祭奠。

    于是,一群人各自上了车,三辆车鱼贯去镇政府,到镇政府院停了车,郭记者跟着我问一些问题。一行人到后面餐厅房间。在走廊,郭记者又问一些问题,我讲述道,我复印有一套资料,一会儿吃了饭,送你一份。在用餐房间又问了几个问题。南阳来的十来个人吃饭。贺部长说,你们吃吧,我吃了啦。我心里感觉不舒服,好像是蹭一顿饭吃的一样,县委宣传部贺部长陪都不陪,明显态度冷淡。窦老师倒没有表露什么。吃了饭,一行人乘三辆车去竹沟革命烈士陵园。远远地望见庄严肃穆的门楼上写着竹沟革命烈士陵园一行大字。进了大门,两旁是青翠的松柏。车子又前行,到一个停车场停了车。窦老师让两个小姑娘抬了花篮,人们缓缓地向烈士纪念碑走去,踏着台阶,一步一步登高,走过平台,又上了几级台阶,把花篮放在纪念碑永垂不朽四个大字中间,老齐和两个小姑娘跪下磕了三个头,站起来,复跪下又三叩,如此者三。老齐跪那儿哭着诉说,三爷呀,我来看你来了,你跟我一路儿回去吧。政府给咱真大的荣耀,我心里美极了。说着,泣不成声起来。几部摄像机一齐对着,拍了起来。我把晚报记者于欢给我的相机掏出来,给郭记者,对他说,南阳晚报记者有事儿,叫我代他派几组镜头,你多拍几张。郭记者接了拍了起来。三跪九叩毕。又让老齐和两个小妮儿双手抚摸纪念碑上的字,记者又拍了。然后,采访组的人由李长海老师喊口令,向纪念碑三鞠躬,祭拜烈士。这时,我对窦老师说,南阳晚报记者于欢让补拍一组烈士证交接的镜头。我从李平的文具袋里取出烈士证,让老齐、李平及老齐孙女站那儿,我把烈士证双手递给李平,李平双手接了。我们两个举着烈士证,摆好姿势,让记者拍照。我说,由于姓名不详,地址不清,资料不全等原因,1951年时烈士证没有送达烈士后代手中。经过了58年的岁月,今天,我把烈士证交到了烈士后代手中,算是完成了我的心愿,也完成了四代人的心愿。烈士也可以在地下安息了。今天烈士终于找到了亲人了。拍照毕,一群人绕纪念碑一周,大家缓缓地走着,到纪念碑背面,是一百多通石碑,石碑上有的刻着千古雄烈,有的刻着英魂传千秋,有的刻着继承先烈遗愿,永铭丰功伟绩。张老师手举摄像机拍着。走到停车处,郭记者让我双手举着单华荣的烈士证,他们拍照。我又把复印的烈士证、先烈英名录、烈士证简介送给了郭记者一套。

    于是,坐车去确山县城南郊烈士牺牲安葬地。车子在公路上飞驶,路旁的红花格外的红艳,在车窗外向后飞去。到了县城,又驰向南郊,找了两个胡同小道,才找到地方。烈士安葬地是一片山坡树林,才下了暴雨,杂草上是湿湿的雨水,人们踩着泥水,到了一片坟地边,矮小的坟头密密麻麻地挤在那儿,坟头上满是半枯的杂草,有的坟边立着石碑,像是后来居民安葬亲人后立的碑。站在坟边,确山县民政局的王同志手指北边的一个山头说,当时,解放军从这里主攻那个山头,那个山头是确山县城的制高点,攻下那个山头就可以攻下确山县城。我朝手指的山头望去,并不太高的山头上长满了树木,当年战争的硝烟,早已消散在历史的风云中,英雄们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的身影,也早已在历史的尘埃中无影无踪,历史的岁月消磨了多少东征西伐的英雄梦。这时王同志接着说,当时,解放军是从下向上攻,敌人居高临下,凭着地势的险要,负隅顽抗,敌人的火力很凶很猛,形成了对峙局面。解放军伤亡很大,死了两千多人。由于久攻不下,牺牲太大。陈赓、谢富治首长下令撤退,撤退后是国民党军队打扫的战场,就把牺牲的解放军战士就地放在一个大坑里掩埋了。这些坟头下面,并不是只埋一个烈士。攻打确山,是为了完成战略牵制任务,但解放军损失很大,实际上没有攻下来,是打败了。现在,确山县人民政府很重视这个烈士陵园的建设,正申报相关手续,将来,这里将建成一个3平方公里的烈士陵园,规模很大的。牺牲在这里的烈士都将立碑纪念,还要建一个总的烈士纪念碑。这些烈士将长眠于此,安息于此。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些为建立新中国而牺牲的英烈们,共和国永远不会忘记这些壮烈牺牲的英烈们。讲解罢,窦老师说,老齐,取一些土带回去。老齐说,用啥装哩。我说,用一个塑料袋装一些土都可以了。人们面面相觑,都没有带塑料袋。我说,我拿一个塑料袋,是装烈士证等资料的,我把资料掏出来,用我这个塑料袋吧。于是,我把于欢的相机,我装烈士证的文件夹取出来,把红色的塑料袋递给老齐,老齐走到一个小坟边,蹲下来颤抖着手,哭泣着用手抓土,,记者把摄像机、照相机对着老齐拍着,我也用于欢的相机拍了。我对两小妮儿说,你们两个也过去往塑料袋里装土。这时,确山县民政局的王同志说,少捧点儿算了。我心想,可能是怕坟主的家人知道了不依。取了土,人们往回去,到停车处,窦老师说,李老师你负责送老齐他们回去。于是,李长海老师和老齐及其孙女儿坐天冠韩经理的车,送他们先走一步回内乡齐营。让李平坐窦老师的车,明天带李平和她母亲去洛阳捐款现场,给她解决一万元的学费。

    我们跟着贺部长去他办公室做节目。车开进县城,拐了几条街,到县委大院,停了车,到东楼二楼一个办公室,窦老师忙着做节目。空调坏了,太热了,我到楼下,坐在车里凉快。才假睡了一会儿,贺部长派人领了司机要出去一下,我下了车,过一会儿回来了。窦老师做节目到五点多,往台里传的很慢,后来网线又坏了。只好回到南阳传。窦老师说,回南阳再传吧。于是,收拾了电脑,一行人下楼,准备走,我提了电脑往车的后备箱里放时,见后备箱里放了四箱酒。估计是贺部长刚才让出去,安排送给采访组的。一行人告别,贺部长说,吃了晚饭再走吧,都5点了饿着肚子放你们走,我过意不去。窦老师说,不了,回到南阳还要往台里传节目。出了县城,上高速,天已黑了,到南阳市时八点多了。行至卧龙站,我给南阳晚报记者于欢打电话说,按你说的,拍了烈士证交接仪式、烈士陵园跪拜的照片及牺牲安葬地取土的照片。相机咋给你呀。于欢说,明天我给你联系吧。我又说,还有一个事,这回找到了齐华针烈士的侄孙,家庭很困难,又有病。看能不能给南阳市民政局联系一下,给他办个低保。明天上午十点半,窦老师要到南阳市民政局采访,你帮助联系一下。于欢说,行啊。进了市区,小张问,那个地方有粥坊。我说,我还不清楚的,我不太在街上吃饭。不行了,我打电话让我当家的小琴出来,领着去吃粥。窦老师说,不用麻烦她了,我们随便找个地方吃点饭算了。车到楼下,我下了车。

    一进家,我对小琴和杨宝宝说,坐了一天车,六七百里,累死了。窦老师他们想找粥坊吃粥的,我也不知道那儿有。小琴书说,广场南街就有。我说,我怎会知道,明天上午,窦老师先采访宛城区电台收藏一张烈士证的那个人,十点半去南阳市民政局采访,要给齐熙纯办低保,明天下午还要带着李平母女去洛阳捐款仪式现场,给李平解决一万元学费。这回找的有功啊,他们都得到好处了。要给烈士的重外孙女解决一万元的学费,昨天下午去西峡县田关乡岈子村,李平家一看穷的不得了,爸妈都在广州打工的,李平今年又考上了四川泸州医学院了,学费得8千多元,得上5年。她哥哥正上大学,救助一万元学费很能解决实际困难。吃了晚饭,又看电视,十点多睡觉,一宿无话,不题。

    【事件链接之七】确山战役

    确山战役发生在共和国诞生前夕的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底,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调集了十四个整编师三十三个旅的兵力,对我进驻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刘邓大军团团围着并开展全面围剿,妄图彻底摧毁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和迫使我刘邓大军主力不能在大别山立足。

    1947年,党中央和毛泽东抓着全国战局发展的有利形势,果断决定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敌。并及时地发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遵照党中央的作战方针,从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四个纵队12万人,在鲁西南强渡过黄河天险,摆脱了国民党蒋介石30个旅兵力的分进合击,越陇海路、涉黄泛区,跨过沙河、涡河、汝河等重重障碍,经过激烈战斗和艰苦跋涉,于8月底到达大别山,胜利完成了千里跃进的战略任务。

    11月下旬,蒋介石调集14个整编师33个旅的兵力,由白崇禧亲自指挥,对大别山全面围攻,妄图趁早刘邓大军立足未稳之际,彻底摧毁中共大别山根据地,使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不能在大别山扎根。根据这种严峻的形势,中共中央指示大别山根据地的确立和巩固是中原根据地能否最后确立和巩固的关键,是必影响整个战局的发展。因此南线三军必须内外线紧密配合,刘邓大军主力坚持就地斗争,华东野战军和陈谢兵团向平汉、陇海线展开大规模破击作战,寻机歼敌,调动分散大别山的敌人,直至彻底粉碎敌人的围攻。

    中国人民解放军陈谢兵团遵照中央指示,以十一旅直出桐柏,接援由大别山西进桐柏地区之十纵,尔后东进,相机向确山以南破击。12月11日,十一旅进占桐柏,完成接应十纵队的任务后,一面牵制国民党整编第三师,一面向平汉路南段之新安店车站挺进。14日克新安店车站,17日上午向确山车站挺进,当日攻占确山城。18日,十一旅连续北上破路,攻占了驻马店,并牵引了由南阳向确山前进之敌整编第三师。整三师北进后,国民党整编二十师于20日进驻确山。

    12月26日,陈谢兵团在西平县祝王寨,金刚寺地区全歼蒋介石的美械化装备“王牌军”整三师以后,迅即挥戈南下,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包围了确山守敌整编二十师。

    国民党整编二十师系李铁军所率第五兵团的主力之一,全为美械装备,编制满员,曾经是华东战场上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对手。29日晚,陈谢兵团和华东野战军实行东西钳制合击,对确山县城发起总攻。二十师的主力分守在县城南山六五六、六七0高地和城内三处。城内有一个多旅的兵力。陈谢兵团十一旅、十三旅分别从西、北方攻城,华野三、四纵从东向南六七0、六五六高地进攻。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英勇战斗,不怕牺牲,迅速占领了六五六高地,迫使蒋军向南关和六七0高地溃败。十一旅三十二团以两个连的兵力穷追猛扑,迅即夺取了南关;华野三、四纵队以极强的火力冲破了一道道防线,最后占领了六七0高地(原蒸馍山)。蒋军不惜一切代价拼命反扑十余次,均被击退。战斗异常惨烈,双方伤亡惨重。但因六七0高地全为裸露的花岗石,不能很快构建工事,加上二十师始终控占着六七0高地以南的盘龙山制高点,居高临下,地势优越。人民解放军在夺得歼灭整三师的胜利后,部分指战员产生了麻痹轻敌思想,没有很好地发动群众,两路部队之间又缺乏统一指挥,所以两个高地夺下后,没有巩固下来,又很快失守了。

    30日,在人民解放军改变作战计划,准备开始新的进攻之时,中共中央电示:“蒋介石由大别山抽出3个师的兵力北顾,援军已抵明港附近”。战略牵制任务已经完成,两路解放军则迅速撤出战斗,北返叶县、襄城一带进行休整。确山战役虽未全歼国民党二十师,但已给其以致命打击,损失惨重。并迫使蒋介石仓惶调动围攻大别山的九师、十师、十一师回援平汉线,打乱了蒋介石的战略部署,胜利完成了中共中面、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分散、牵制围攻大别山的兵力,巩固大别山根据地的战略任务。

      8月27日

    七点半,在家看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今晚有为烈士找家的节目播出。于欢打电话问,在家没有。我说,在家呀。于欢说,我在楼下等你,你下来一下。到楼下,见一个红色的QQ车。见了于欢,把相机给了他。于欢开了相机,看拍的照片。我又给他介绍了去齐营、确山的情况。他走时说,有啥新闻线索了,给我说。我说,中啊。然后上楼。

    附录 南阳晚报的报道

    《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新闻后续⑧——

    媒体联动华针烈士回了家

    昨赴竹沟 齐家后代祭先人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新闻网

    杨老师(中)将齐华针的烈士证送给烈士后代。 本报记者 于欢摄

    □本报记者 于欢

    “华针爷爷,我是您的侄孙子齐熙纯,现在国家和家里一切都很好,您泉下有知可以瞑目了……”昨天下午,驻马店确山县竹沟烈士陵园内,来自内乡县赤眉镇的一老二少,跪倒在南阳籍革命烈士齐华针的墓前泪流满面。

    至此,由本报率先发起,大河报、河南卫视《都市频道》、中央电视台相继跟进的《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的系列报道,再掀高潮。昨日,齐华针烈士的亲属在杨连山、李长海老师,本报记者和《都市频道》记者的陪同下,远赴驻马店,祭奠先烈,告慰英灵。

    ■新闻回放

    本报发起“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

    市14中杨连山老师收藏了8份未送出的烈士证,8月3日,他和女儿杨子求助本报为烈士寻亲。8月4日起,本报连续刊发了7篇《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的系列报道,成为南阳市民为之感动热议的话题。大河报、河南卫视《都市频道》相继跟进,并进行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10频道《讲述》栏目也与本报记者联系,将对这场涉及面广、影响巨大的红色盆地缅怀烈士的事迹进行报道。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南阳籍烈士赵明山的烈士证于8月8日被送到其亲人手中。

    ■媒体联动

    齐华针烈士找到家

    籍贯为南阳县上仁村、于1947年12月牺牲在驻马店确山战斗中的烈士齐华针,为革命献身时才27岁。8月29日,许昌一名南阳内乡籍的齐先生在本报网络版上看到报道后,立即联系记者,他觉得齐华针烈士有可能是他们族谱上的长辈。

    得知这一信息,河南卫视《都市频道》记者迅速与本报记者一起赶到齐先生的老家内乡县赤眉镇齐营调查核实。根据族谱显示和当地老人回忆,齐华针烈士在家排行老三。目前,老家的亲人仍有二十余口,其侄孙子齐熙纯是该家族的“族长”。

    得知失踪已久、让族人牵挂的爷爷被找到,而且还是一名光荣的革命烈士,小小的齐营村沸腾了,全村父老乡亲无比自豪,他们推选齐熙纯带着齐华针的幺孙子、幺孙女赶赴烈士牺牲地确山竹沟祭拜——接亲人回家。昨日上午,在杨连山、李长海老师,本报记者和《都市频道》记者陪同下,齐熙纯三人带着全族人的嘱托赶赴确山祭拜。

    ■祭奠先人

    革命精神代代传

    驻马店确山县竹沟烈士陵园内,埋葬着数百名革命先烈。昨日下午,齐熙纯三人在烈士的墓前,收到了杨老师送达的“革命烈士牺牲证”;烈士墓上的热土,齐熙纯取走一捧。“华针爷爷,您就要跟我们回家了!”烈士后代一席话,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在本报记者提议下,所有在场的人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深深三鞠躬,以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缅怀之情。

    “南阳晚报率先发起的《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的报道,唤起人们对革命时代的历史和精神的注目,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这是一份特殊的贺礼。感谢南阳晚报和河南卫视,是你们让革命历史、革命精神代代相传,永世不忘!”确山县县委宣传部何副部长代表当地党委、政府向烈士献花圈后如是说。④

    8月28日

    上午到学校,在政教处听人说,朱老师爱人老冯服药死了。是个下午,说想见见女儿,给她说说话。也不知见没见。对外人说是心肌梗塞。我问,是啥时间的事。说七月中旬,有一天儿见好多人,还有救护车。我感叹道,人啊,不能绝望了,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好死不如赖活着。

    这情景,让我想起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关于生命的保尔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人应当赶紧的充分的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和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能结束他的生命。我们来到这世上,总应该做些什么事,留下些德行善事吧。

    二点半时,有人给我打电话说,已在学校大门口等着哩。我说,中啊,我一会儿就过去。外面下着雨,打了伞去学校。一到学校大门口,门卫老薛说,今儿晌午都有一个人找你,说是石桥的。我说,我瞅瞅。这时,有一个中年人问,你是杨老师吧。我说,是呀,是你找我。走,到办公室坐。进了办公室,寒暄后坐在沙发上,我问,你叫个啥儿,是哪儿的。中年人说,我叫王恩强,46岁了,父亲叫王汉卿,是卧龙区蒲山镇(解放初属石桥区)马砦村老河滩一组,手机号是13949359289,听父亲说,有个12叔,叫王、、新个人光生气,一气之下当兵去了,妻子也神经了,离家出走了。宛东战役前,往家捎过信儿,内容不详。后来,下落不明没影儿了,八几年有人到庄上打听,都在地里干活儿,没有见着面。我说,这几天,你回去了,抓紧打听一下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出生年月、住址、哪一年当兵的、去哪儿、当的啥兵、主要事迹、他兄弟几个,都叫个啥儿。王恩强坐那儿说,这些我都不知道,我今年才40多岁。我有个大哥,在西安的,八十多岁了,他总知道点儿情况,都是耳聋了,他拿的有家谱。我说,家谱都是个重要凭据,上面写着烈士的名字,兄弟几个的名字,都排着的,这就是重要的证据。王恩强说,我回去就打电话。我又说,要是家谱上有这个人了,可以复印一下,没有家谱别的证据也可以,你像地契、房契,户籍材料等等。你回去找年纪大的人打听一下,找到了是个荣耀的事,自豪的事,家族里先辈出个烈士,很光荣。找不到了,尽力了,也努力找了,也不憾隔,也不亏欠。王恩强说,是啊,说起来一口人没有回来。我说,这号事儿多呀,普遍的很。有多少当兵的没名没姓,死了一埋,永没有个信儿。这次是个机会,要不是这八张烈士证,以后再找起来更难了,说不了永远也找不到,成了个永恒的谜。送走了王恩强。遇见张乐老师,她说,杨老师上电视了知道不知道。肖博、李冰等几个人笑着说,看电视时看见了。我就像祥林嫂一样,有述说了一遍,阿毛叫狼叼走了的故事。我又说,大前天找到的这个烈士最值过了,烈士齐华针的重外孙女李平,今年考上四川泸州医学院了,一年得7800元学费,得上5年。爸妈都到广州打工去了。家里就有个85岁的爷爷,一个光棍儿叔叔。电视台记者窦老师推开门看看,家徒四壁,家庭经济很困难,赶紧给台里打电话,叫占一个救助贫困大学生的指标。台里每年有救助50名贫困大学生的活动,一开始解决三千元学费,后来说是烈士后代的,给一万元。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头一天她一家人想也想不到会有这好事儿。一万元,一年的学费生活费都解决了。讲述了一遍,手机响了,是窦老师打来的说,今天七点四十,播找到齐华针的事儿,前天领了李平母女去洛阳给他解决了一个数,一万元。给齐熙纯一千元医疗费,给他孙女一千元学费,给李平八千元学费。我说,中啊,这是窦老师行的好事。窦老师有三好,心好,干好事,说好话。窦老师说,是你的功劳。我说,我仅仅是提供个线索和材料。今儿下午王春法又有人找了,是蒲山镇马砦村老河滩的,他说,是烈士的侄子,他叫12叔的,解放前当兵去了,没有回来。我让他调查清楚姓名、年龄、出生年月等基本情况,有啥进展了,我再给你说。窦老师说,我下个星期去南阳。我说,好的。关了手机归。晚七点半,调到河南台二套都市频道,七点四十开始播齐营寻找烈士后代的事儿。我笑着对两妮儿说,看看,老杨出来了,我的头发都空成那样了,没两根头发,真是绝顶聪明。小琴说,这回你穿的上衣体恤衫儿不好看了。我说,明黑儿后天晚上应该还有确山祭奠的事儿和洛阳救助的事。还有采访南阳市民政局和宛城区电台收藏一张烈士证的事。

    晚上,九点多,和小琴一路儿下楼,到北京路路东散步,又听了一会儿戏,星洒着下雨了,二人归。

    8月29日

    上午在政教处,正要回家,听见小红喊,杨哥,星期天你也上班。我说,是呀,走,到政教处坐。说起来找烈士亲人的事,小红说,咱妈说过,咱有个外爷也是解放前当兵去了,没有回来,没有下落了。我忙问,叫个啥,哪一年当兵的。小红说,那得问咱妈。送走小红,回到家里,已经十二点了,小琴打电话说,中午要在陈铁岗家里吃饭。我问,上午听小红说,咱妈她有个叔,解放前当兵去了,没有回来,你问问情况。放了电话,做了面条吃吃,睡午觉。

    三点多,手机响了,是李长海老师打来的说,关于齐家有些情况,我给你说说。三初中有一个老师,是齐营的,有齐营老齐家的族谱,是线装的,四册。重修后,新印的合订一册。前有皇帝三道圣旨照片,还有蔡元培题写的书名及写的序。我说,虽然烈士证送出去了,但是我对此还有些疑问。烈士证上写的是1947年三月入伍,1947年12月牺牲,27岁,这样推算,应生于1920年。齐氏族谱上的齐华珍生于1905年,卒是38岁,推算一下他应该死于1943年,生年相差了15年,卒年相差4年。李老师说,我又查了仁义乡,它是1981年设,1941年撤。是表彰有儒家仁义的善行,是一个荣誉,不是地名,也不是行政区划,在今天何营一带。我问,昨天的节目你看了没有,重播时间是啥时候。李老师说,昨天看了,重播时间是早上6点16分,中午是12点41分。两人正说话呢,手机自动关机了。

    晚7点40分,又播出了英魂·回家8,报道的是去确山祭拜的事,先播一行人到确山县南郊,烈士牺牲安葬地取土,我和其他人顺着山坡往上走。然后,倒过来播在竹沟烈士陵园祭拜,我和采访组记者三鞠躬。节目剪辑的很精练很好看。估计明天还有一期,是报道洛阳捐款的事儿,节目右下角打出了国庆60年,共和国不会忘记的台标。给烈士找家成了系列节目,已经播出8期了,下今后还有后续。

    8月30日

    上午11点时,李长海老师打来电话说,平玉山烈士的地址查出来了,是蒲山镇石桥之间的房庄,现在又写作方庄。我问,方庄有没有姓平的。李老师说,都是给你说一下,看你有时间没有,咱俩骑自行车去问问。我内心犹豫着说,这两天才开学,忙的很。我不好意思给领导请假,走不开。这两天你关紧去问问,拿着馍,中午吃点干粮,去查访一下。要是能找到了,很有意义。李老师在电话那头说,中啊,我今儿下午都去,骑着自行车,一晌都回来了,房庄离南阳有20多里。打了电话,倒了一杯水喝了。

        晚上7点50分,调到了河南台都市频道,正播英魂·回家哩,只看了几个镜头可完了,明天中午12点40重播时再看吧。然后,看欢乐中国行。

    8月31日

    早上窗外蒙蒙亮就醒了,二三十年教语文养成的习惯,因为要上早读,每天起得很早。醒后,和小琴亲热了一回。云山雾罩的,像一叶小舟在波浪里上下翻飞,一时里醍醐灌顶。6点起床,去跑步。

    归,吃了早饭,去学校,坐那儿写采访花絮。11点时,正要拿了东西回家,张永岱主任领了两个人走过来,老张说,别走了,这是南阳市民政局的领导。我握了手说,欢迎,请问贵姓。高个子说,我姓刘,这位姓张。我伸手让道,请坐,倒点水吧。小刘说道,不用了,前几天河南省电视台都市频道的记者窦东杰去局里采访,说道,这八份烈士证作为永久保存资料,为何流散出来,根本原因是啥。我很客观地进行了分析,当时可能没有民政机构,是解放初老南阳县政府的工作人员经手的,当时的人们工作多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但是,由于地址不详,姓名不确,资料不全。当时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总之最终没有送到后代手里。如果现在大家努力,把烈士证送到烈士后代手中,也可让烈士地下英灵感到安慰,完成几代人的心愿。弥补了这历史造成的缺憾。这些烈士证是很珍贵的资料,但是,时间过去了五六十年,当时的老南阳县,也就是现在的宛城区民政局,在整理资料是,扔到了废报纸废办公纸里,卖给了收废品的人,他们又交到废品站,我在废品站的旧书里扒了出来。我想,就是国家档案资料,也有一个保密期的问题。这只能说是个历史的失误,已经无法追究哪个人的责任。小刘说,齐华针烈士的孙子齐熙纯是内乡齐营人。我说,按家谱上的记载,不是孙子,应该是侄孙。他有要办低保的要求。如果符合政策,给办了,也解决了他的实际困难,他有病又很困难。小刘又说,这次寻找烈士回家,是南阳拥军的典型事迹。这时,手机响了,是窦老师打来的问,寻找王春法烈士的家人,有没有进展。我说了前几天蒲山镇马砦村王恩强寻找的事。窦老师又说,张文武就是张玉峰的叔叔。

    送走南阳市民政局人员。11点归,走到百里奚路大坑南面时,手机响了,一接了说,我是省电视台情感密码的编导李沛,是窦东杰的同事。我们想请你到郑州省电视台,在演播厅里做节目。我说,怎样策划运作,你们请做了。我作为当事人,应该全力配合。窦老师到南阳做节目后,我想藏主可能还有,一问,还有6份,我又买了过来。李沛说,最理想的是星期四上午做节目,食宿我们安排。我说,那我星期三上午坐车去。关了手机,心里激动的不得了。回到家里,给杨宝宝说了,让杨宝宝给小琴打电话,想让她一起上节目。12点多,我又给窦老师打了电话征求他的意见去不去做节目。窦老师说,可以去。我说,我给李沛说了又淘得6份烈士证的事儿。窦老师说,这事儿不宜声张,如果数量太大,那就成政治责任了。我说,我到郑州去时带上那6份烈士证,到郑州后给你联系,见面后商量一下怎么办。午后,睡了一会儿,2点半时到学校,给李沛打电话,说了要带妻子梁金丽一起上节目的事,又问了车费能不能解决。答曰,作为一个重要的意见参考,明天理一理思路。车费不成问题。于是,我到书记办公室给央视讲述栏目打电话,电话打不通。然后,让饶帅老师在网上搜了讲述的内容,查到了主编的网址,给小磊打电话,让他明天发邮件。又到汉画街废品站,挑了2·2斤的旧书,3元。然后回家。

    9月1日

    早七点半参加开学典礼,然后,拿了昨天写的一篇关于为烈士找家的内容,到电脑室,让刘楠老师发到央视十套讲述主编胡文的邮箱里。然后,看《醉书随笔》,又看南阳日报和光明日报。11点归,吃了午饭看百家讲坛,是钱文忠讲三字经,又歪在沙发上睡了一会儿。一点五十时,骑了自行车去学校大门口值班。四点时,给费书记请假说,明后两天去郑州省电视台做节目,要强调学校高度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和妻子女儿三人共同寻找烈士后代。然后,发了一篇博客,触电的感觉很美妙。五点时,给李沛打电话说,明天上午去郑州,11点左右到了再联系。李沛说,决定周四上午做节目,主要由你做节目。我说,行啊。

    5点时,去八一路磨具厂废品站,挑了7斤旧书。归时,走到火车站,手机响了,是李沛打来的说,明天你们来时是坐大巴车吧,要能报销的车票,我再叮嘱一下。我说,行啊,我记着了。李沛说,明天见。归,两妮儿上街在京达宾馆南边吃鱼片,我去吃了一点儿。回到家里,刮了脸,洗洗澡,写日记,晚看电视。

    附录  南阳晚报报道

    《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新闻后续⑧——

    媒体联动 华针烈士回了家

    昨赴竹沟 齐家后代祭先人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新闻网

    杨老师(中)将齐华针的烈士证送给烈士后代。 本报记者 于欢 摄

    “华针爷爷,我是您的侄孙子齐熙纯,现在国家和家里一切都很好,您泉下有知可以瞑目了……”昨天下午,驻马店确山县竹沟烈士陵园内,来自内乡县赤眉镇的一老二少,跪倒在南阳籍革命烈士齐华针的墓前泪流满面。

    至此,由本报率先发起,大河报、河南卫视《都市频道》、中央电视台相继跟进的《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的系列报道,再掀高潮。昨日,齐华针烈士的亲属在杨连山、李长海老师,本报记者和《都市频道》记者的陪同下,远赴驻马店,祭奠先烈,告慰英灵。

    ■新闻回放

    本报发起“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

    市14中杨连山老师收藏了8份未送出的烈士证,8月3日,他和女儿杨子求助本报为烈士寻亲。8月4日起,本报连续刊发了7篇《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的系列报道,成为南阳市民为之感动热议的话题。大河报、河南卫视《都市频道》相继跟进,并进行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10频道《讲述》栏目也与本报记者联系,将对这场涉及面广、影响巨大的红色盆地缅怀烈士的事迹进行报道。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南阳籍烈士赵明山的烈士证于8月8日被送到其亲人手中。

    ■媒体联动

    齐华针烈士找到家

    籍贯为南阳县上仁村、于1947年12月牺牲在驻马店确山战斗中的烈士齐华针,为革命献身时才27岁。8月29日,许昌一名南阳内乡籍的齐先生在本报网络版上看到报道后,立即联系记者,他觉得齐华针烈士有可能是他们族谱上的长辈。

    得知这一信息,河南卫视《都市频道》记者迅速与本报记者一起赶到齐先生的老家内乡县赤眉镇齐营调查核实。根据族谱显示和当地老人回忆,齐华针烈士在家排行老三。目前,老家的亲人仍有二十余口,其侄孙子齐熙纯是该家族的“族长”。

    得知失踪已久、让族人牵挂的爷爷被找到,而且还是一名光荣的革命烈士,小小的齐营村沸腾了,全村父老乡亲无比自豪,他们推选齐熙纯带着齐华针的幺孙子、幺孙女赶赴烈士牺牲地确山竹沟祭拜——接亲人回家。昨日上午,在杨连山、李长海老师,本报记者和《都市频道》记者陪同下,齐熙纯三人带着全族人的嘱托赶赴确山祭拜。

    ■祭奠先人

    革命精神代代传

    驻马店确山县竹沟烈士陵园内,埋葬着数百名革命先烈。昨日下午,齐熙纯三人在烈士的墓前,收到了杨老师送达的“革命烈士牺牲证”;烈士墓上的热土,齐熙纯取走一捧。“华针爷爷,您就要跟我们回家了!”烈士后代一席话,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在本报记者提议下,所有在场的人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深深三鞠躬,以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缅怀之情。

    “南阳晚报率先发起的《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的报道,唤起人们对革命时代的历史和精神的注目,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这是一份特殊的贺礼。感谢南阳晚报和河南卫视,是你们让革命历史、革命精神代代相传,永世不忘!”确山县县委宣传部何副部长代表当地党委、政府向烈士献花圈后如是说。④5

    9月2日

    早起5点15分起床,洗了脸,到灶火做上早饭。因为赶车,也没有去跑步。做好了早饭吃吃。小琴收拾了东西,去北京路打的到车站,买了车票,每人105元,二人210元。7点10分,坐豪华大巴出城上高速。我抓了小琴的手,心想,二十三年前的1986年5月1日,我和小琴去郑州旅行结婚。想不到23年后,二人又一起去郑州。弹指一挥间,一眨眼23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姑娘(小琴20岁)、小伙子(我24岁),如今老了。女儿杨子都长大了。我们当初结婚,无房无车,结婚前,我的钱花花,去郑州时,还是小琴向她大姐借200元。23年过去了,如今,有了两个单元房,收藏了三万多册书。坐在车上,想睡又睡不着,10点10分时,车到郑州南四环路,堵了个把小时,到中心站时,给李沛打电话,说,打的过去。两人在车子附近招手打的,轿的车都不站。二人不知何故。往西走,到火车站广场时,见人们都到固定的地点打的,于是也过去打的。哈哈哈,真是老土,23年没有上郑州了,连打的都不会了。

    到河南省电视台大门口,又给李沛打电话,李沛说,先吃饭,然后到如家快捷。到如家快捷,服务员说,没有订房间,要身份证的,又给李沛打电话,坐在大堂的沙发上,给窦老师打电话,窦老师说,我一会儿就到,今天中午我请吃午饭。20分钟后,窦老师来了,到北面一个饭店吃午饭。席间我说,前几天我打电话,征求你的意见,这个节目做不做。你是行家,我从那些角度回答问题。窦老师说,就按都市频道的采访范围回答就行了,会问为烈士回家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最感动的事是什么。我说那六份又淘到的烈士证拿来了。窦老师看了,问,具体地址详细不详细。我说,都写的是南阳县。吃了午饭,窦老师上班去了,我和小琴到如家快捷,一问,服务员说,都市频道有一个姓张的订了房间,服务员有给李沛打电话证实,办房卡时,要身份证,我和小琴走时,忘记带了,小琴打电话给杨宝宝,让她发传真过来。然后才开了房间,二人上到708房间休息。四点半时,李沛到房间商量沟通了一会儿,谈了5个话题,5点半,李沛走后,我和小琴到西边一药店买药,又往南,到丹尼斯商城去转了一圈,在路边一饭店吃了扯面,归,备了课,也就是准备了节目上要回答的问题,看电视。------9月2日晚记于郑州

    看了电视,9点多了我和小琴睡在东边的床上,我搂了小琴说,有些事,真是出乎意料之外,想也想不到。23年后,二人又到郑州来故地重游,一眨眼23年过去了,恍如隔世。23年前的1986年5月1日,俩人来旅行结婚,还上到二七纪念塔上转转。那时候,一个是20岁的小姑娘,一个是24岁的满头卷发的懵懂楞头青小伙子,啥也不知。眨眼之间,变成绝顶聪明的小老头了。人生真是两眼一睁一眨之间的事儿,人生真是如梦啊。

    小琴说,我还来过一回,2001年秋天,你评职称时,我来给你拿书本中学语文的板书艺术,我说,你也是打的去的。小琴说,拿了书本,吃点饭都回去了。我搂着小琴,拍拍她,两人幸福一回,然后搂着小琴睡了。一觉醒来,忽然觉得找不到小琴了,一摸,列着身子睡一边去了。一醒,心里有事,满脑子都是录节目的事,睡不着了,开了手机一看,才3点6分,睡在床上乱翻乱拧,到5点时起床。

    9月3日

    早起5点起床后,洗洗脸,刷了牙。在房间里原地跑步。然后,开了电视,二人睡那儿看电视。7点20分,穿了衣服下去到3楼餐厅吃早饭,是自助餐,每人12元,给了现钱,要了餐票。吃了早饭,又回到房间看电视。9点40分,下楼,走着在楼下,我对小琴说,我算是精神可嘉,跑五六百地来做节目。有的时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给这样,打电话让来做节目的,来做不来,你无法拒绝。

    到省电视台大门口,给李沛打电话说,已到大门口了。李沛说,你们稍等一下,我派工作人员去接你们。于是,我和小琴坐在大门口西边的传达室里等。到十点半,有一个20多岁的小妮儿进来问,哪位是杨连山。我站起来说,我就是。我和小琴来到外面,已站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还有一位四五十岁的妇人,小妮儿介绍说,这两位也是嘉宾。小琴说,你们是哪儿人,老太太说,是从福州来的,也是南阳人,到电视台寻找爸爸的,一岁的时候,父亲因参加地下工作,叫杀害了,安的罪名是私通八路。我问,叫个啥名字,我正寻找烈士后代哩。答曰,叫丁文洲。我说,烈士证有姓丁的,但姓名不对,不是一回事儿。这是在战场上牺牲的。努力找找,能找到是最好的结局;找不到,做了,努力了,也没有办法儿,也不遗憾。说毕,由两个工作人员带了7位嘉宾进去。

    走进一个大厅,上到二楼,进250演播厅,李沛过来给我说,主持人正在化妆的,一会儿过来,你们再沟通一下。我说,好的,主持人叫啥名字,我怎么称呼。李沛说,叫管梅,管理的管。我说,我称呼管老师。李沛说,叫主持人就行。等了一会儿,进来了一个梳着发髻,脸上涂了粉的小妮儿,李沛介绍说,这是嘉宾杨老师。我站了起来,小妮儿伸了手说,我叫管梅,你请坐。我握了手说,你好。于是,两人坐那儿交谈了几句。管梅说,我主要提问这样几个问题,你拿着文件夹上来,我要问,文件夹里放的是什么东西,你开始介绍。这时,李沛说,和我昨天给你说的几个问题一样,就是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顺序调一下。我拿出文件夹里昨晚准备的回答提纲,李沛见了,神情一愣,笑着说,还有提纲哩,不用,主持人也不一定按那个顺序问。我说,行,问啥问题我就答啥问题。主持人又说,然后,我问第三=二个问题,你是怎样发现这八份烈士证的,第三个问题是,收藏文件夹中的烈士证半年多了,在底下沟通的时候,你谈到有一个心愿,有个什么心愿,能谈谈吗,第四个问题是,在半年多的寻找中,有什么情况,困难是啥。然后,再问第五个问题是,你可以提供几个烈士的线索。我说,行啊。

    然后,踩着铁楼梯下到一楼演播厅。演播厅的上方悬挂了许多的灯,地上架了三四台摄像机,灯光亮着,北面是一个黑色的帷幕,铺了红尼龙地毯,上面放了一个古香古色的小方桌,两边各放一张古式实木椅子,五六个人忙着调试机器。作为背景的电视有故障了,不出图像,几个人忙着调试。我和小琴等着,一下子等有个把小时,才弄好。于是,让小琴把扩音器别在腰后,话筒线从衬衫里面穿过来,话筒夹在领口。我坐在嘉宾椅子上,主持人笑着问道,杨老师是南阳市哪个学校的,我说,我说南阳市十四中的,教了几十年语文。主持人说,我也是南阳的。我说,是南阳市哪儿的,答曰是油田的。我说,经常回去吧,常回家看看。主持人说,杨老师教语文,当班主任没有。我说,这几年没有当,其他时间都是班主任,一般教语文的和数学、英语的老师肯当班主任,当班主任很辛苦啊。

    摄影师调好了角度,二楼导播室说,嘉宾说几句话,试试话筒。于是,我说,我是南阳市十四中学的语文老师,叫杨连山,今年50岁。可以了吧。导播室李沛说,可以了。然后,导播室李沛喊三二一走,主持人管梅开始念前面不远处电视屏幕上的开场白。开场白快读完时,导播室喊,停,重来一遍,嘉宾的名字错了。于是主持人又说了一遍。我站在左前方,等着上场,当说到下面有请第一位嘉宾杨老师时,我左手拿了文件夹上场,主持人伸出右手握了我的手说,欢迎欢迎。我说,你好。主持人问道,你拿的文件夹里放的是什么宝贝,我说,文件夹里装的是51年由二野司令贺龙,政委邓小平签发的8份烈士证。主持人道,可以打开看看吗,我说,行。于是,我打开文件夹,从中抽出一份烈士证,递给主持人,两人手托着烈士证展示了。主持人说,这就是烈士证吗,保存的品相还很好。我说,品相保存的还不错。主持人展示了烈士证后,把烈士证递给了我,我双手举了烈士证介绍道,烈士证一共三联,右边的一联存根已裁去了,由军队保存,中间的一联存根是发给南阳县人民政府的,左边的一联是烈士证。由于当时没有发出去,这两联是联在一起的,烈士证的全称是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俗称烈士证。上面介绍了烈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烈士生前的部队番号、性别、姓名、职务、年龄、籍贯等信息。像这一张,姓名王春发,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1945年9月,牺牲的时间1947年7月,在哪次战斗中牺牲的,是在木栾店战斗中阵亡,烈士证的内容用词典雅,感情真挚,庄严肃穆,表达了对烈士的哀悼怀念之情。除由我军奠祭英灵外,特怀哀悼之情,敬报贵家属,望引荣节哀,特持此证明书向河南南阳县人民政府领取抚恤金及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其家属得享烈士优待为荷,指出了烈属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落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第二野战军司令贺龙、政委邓小平。这时,主持人问,是哪一年发的烈士证。我说,发证时间是1951年11月7日,烈士证背面还有内容,这张烈士证的背面有部别,15军44师131团炮连;职别,战士;性别,男;姓名,王春发;年龄,25岁;参加革命简历,1945年9月入伍。这边存根背面有部别、职别、姓名、年龄、籍贯等等。

    这8份烈士证的烈士中,年纪最大的是张文武烈士,38岁,1948年11月参军,1948年12月4日在赵家山战斗中光荣牺牲。年龄最小的是平玉山烈士,仅仅17岁,参军时间不详,1947年5月1日在汤阴战斗中光荣牺牲。还有丁炳福烈士18岁,王清生烈士20岁。他们正处在花季,正是豆蔻年华。如果生活在今天,还在上着高中,还会在父母面前撒娇,享受着和平幸福的生活,可是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牺牲在新中国的朝阳即将升起的清晨,他们未能亲眼看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上冉冉升起。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浇灌着人民的幸福之花;用自己的生命,铺就了通往胜利的革命道路。一想起他们牺牲的时候,正值青春年华,我的心就禁不住颤抖。

    这时,主持人问,你是怎样发现烈士证的,能说说吗。我坐那儿讲道,我是南阳市十四中的语文老师,平时爱好藏书,从93年开始藏书,以收藏毛著为专题,以及文革资料、乡邦文献、连环画、50年代的老照片等。现已收藏毛著3万册,还有3千多册红宝书,3千多册连环画。09年元月6日,淘书的时候,在南阳一个废品站的旧书堆里发现了这8份烈士证。一见之下,大为惊喜,我惊的是,时间过去了58年,而这8份烈士证,却没有送达烈士亲人手中;我喜的是,我幸运地淘到的这8份烈士证,非常有文献价值,我们常常说,新中国的建立,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五星红旗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但这些只是抽象的概念,而这些烈士证却是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的见证,是革命先烈为国捐躯的见证。并且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烈士证向我们昭示,生命的可贵,和平的可贵。在一些人看来,牺牲是一个士兵永恒不变的宿命,也是一个士兵至高无上的荣誉。但是,生活在今天的人们,还有多少人会怀念那些为了赢得今天和平的环境、幸福的生活,而牺牲了的英灵呢?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英雄,崇尚忠义的民族,如今的世界并不太平,战争的可能性随时存在,必要的时候,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是否能够像革命先烈一样挺身而出,义无反顾的维护祖国的安全,民族的尊严,领土的主权呢,如今的80后,90后,2000后们难道不再需要爱国主义的教育了吗。如果需要,这些烈士证就是活生生的教材呀。用手抚摸着这些用先烈生命换来的烈士证,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和不安,它虽是一张张薄薄的纸,但它是烈士生命的凭证。这些烈士证是1951年签发的,到现在已经58年了,用手捧起这些纸张发黄的烈士证,用手捧起这承载着烈士生命的,沉甸甸的纸。58多年的历史啊,58多年的岁月,,58多年的烟尘,却怎么也遮掩不住,烈士那鲜活的生命!

    我非常幸运的得到了这8份烈士证。收藏到自己喜爱的藏品是讲究缘分的,它看起来是一张薄薄的纸,但它是烈士生命的实物。这些烈士证是1951年签发的,到2009年正好58年了。主持人问,收藏烈士证后,开始寻找烈士的亲属,时间过去了半年多,刚才在底下交谈沟通的时候,杨老师说到了你有一个心愿,能说说你的心愿吗。我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这8份烈士证都送到烈士后代的手中,让每位烈士回家,让他们魂归故里。为啥呢,因为呀,09年元月淘到这8份烈士证的时候,我发现当时因为姓名不详,资料不全,地址不确,虽然当时的政府工作人员做了大量的调查寻找。但最终没有送到烈士亲属手中。我向妻子梁金丽,女儿杨子讲述了烈士证的情况,他们了解了先烈们壮烈的故事后,深受感动。女儿杨子虽是一个女孩子,但对革命战争题材的影视感兴趣,崇拜英雄。爱看央视的防务新观察、军事纪实及战争题材的电影,看了集结号后,特别敬佩烈士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民族的解放的牺牲献身精神。当听了我的讲述之后,下决心要和父母一起寻找烈士的亲人,做生活中的谷子地。妻子梁金丽向我建议,你应该赶快寻找烈士的亲属,把烈士证送到他们的手中,因为烈士证保存在你手里,仅仅是藏品,送到烈士后代手中,就是一份亲情回归了,就是一个生命回家了。亲情的回归,生命的回家,何等有意义啊。这些烈士证58年了,没有送到烈士后代的手中,是几代人的缺憾。他们的亲属至今倘不知道亲人的下落,是否健在,在哪个单位,是到台湾了,生死不明。这些烈士如果地下有知,他们该作何感慨,他们的在天之灵又作何感慨,他们能瞑目吗,能安息吗。曾经有一个人到十四中学校,找到我说,他是张文武烈士的侄子,他给我说,解放后烈士张文武的母亲整天念叨,我有一个儿子,外出当兵没有回来。他一定会回来看我的,她成天哭呀苦呀,把眼睛哭瞎了,后来哭疯了。直到她90多岁临终的时候,她也没有能见上儿子一面,她的儿子也没有回来。老人家带着一生的遗憾离开了人世。我听了他的叙述之后,心里特别难过,我有什么理由不赶紧找到烈士的后代,让每一个烈士回家,完成几代人的心愿。

    特别是在60周年国庆的时候。今年是祖国60岁的生日,让每一位烈士回家,把这些烈士证送到他们后代的手里,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烈士证向人们昭示,建国到现在60年了,正好一个甲子,年轻一代对那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渐渐淡忘了。而烈士证真切地告诉我们,新中国的建立,革命的胜利是烈士们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打仗是要死人的。我们常常说,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冒着枪林弹雨,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的;鲜艳的五星红旗是先烈的鲜血染红的。但这些听起来都是抽象的概念,而这些烈士证是烈士献身牺牲精神的见证,是那段激情燃烧的战争岁月的见证,是那段难忘的历史的见证。

    每当我用手抚摸着这些烈士证,仿佛看到了无数革命先烈冲锋陷阵、奋不顾身杀敌的身影,仿佛看到了无数革命先烈惊天地、泣鬼神的传奇壮举。这些烈士证唤起了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唤起了人们对英烈的景仰,唤起了人们对红色历程的崇敬。这些烈士证是那段历史的实物,而且它还有特殊的意义。如今的世界并不太平。伊拉克、阿富汗的战火仍在燃烧。烈士证告诉我们和平的可贵,生命的可贵。在寻找烈士回家的过程中,可以教育年轻的一代不忘历史,可以唤起人们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可以弘扬红色主旋律,可以体现人们的爱心。主持人问,在你寻找的过程中,寻亲的进展如何,有哪些困难。我说,由于上面我讲的几条原因,我和妻子梁金丽,女儿杨子开始了寻亲之旅。我首先对烈士证上的基本信息进行了分析研究,由我妻子梁金丽整理列出先烈英名录,并进行复印,又搜集了一些资料,查看了南阳地名志、南阳县志。然后,通过不同的形式开始寻找,如通过亲友打电话、实地去调查、网上查访等等。由于时间过去了58年,村庄的迁移,行政区划的变更,地址有误等原因,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收效甚微。主持人说,你来情感密码的目的是什么。我说,我和妻子梁金丽这次来到情感密码,就是为了寻求帮助,希望通过情感密码的播出,共同努力,寻找这8位烈士的后代。我可以提供几个线索。王春发烈士是1947年7月在木栾店战斗中牺牲的,是南阳县蒲山镇草甸村人。单华荣烈士,21岁,1947年12月30日,在确山战斗中牺牲,是南阳县上仁村人。任守连烈士,是南阳县人,在安徽宿县南周成庄村战斗中光荣牺牲,安葬在安徽宿县南周成庄村西北角二百公尺东西地排行第四,如果能够找到任守连烈士,他的亲属就可以到烈士安葬地奠祭。如果那里没有建成烈士陵园,就新发现了一个烈士陵园。在寻找烈士后代的过程中,一定充满了艰辛挫折和困难。不好找是意料之中的事,如果好找,在1951年就把烈士证送到他们亲属的手中了,经过将近60年,重新寻找,一定会有很多困难。但我和我的妻子梁金丽,女儿杨子,一定会克服任何困难,义无反顾地寻找下去,让每一位烈士回家,把这8份烈士证都送到烈士后代手里,来完成几代人的心愿,以告慰烈士的英魂。说到这里,我微微点一下头,示意讲完了。主持人管梅面对镜头讲起了结束语,谢谢杨老师我们情感密码的特派员会带着杨老师的重托来寻找,让每一位烈士回家。

    录完了,主持人站起来笑笑地说,说的很好。我说,有点不太顺畅。主持人说,这样讲自然,太流畅了,又有点作假了。然后,取下话筒,和小琴一起上到二楼。李沛说,录得不错,画面可好看了,该说的都说了。我说,就是讲初衷的几条内容漏掉了。李沛说,你们休息一下,先吃吃饭,节目录完了,我再给你们打电话报旅差费。我说,行啊,我一看电视墙上的电子表,已经一点33分了。我说,那我们回宾馆。于是,和小琴下楼,出了电视台大门,回到宾馆,直接到三楼餐厅吃饭,小琴要了一碗米,我要了一碗肉丝面条,又抄了一素一荤两个菜,一结算,38元。回到708房间,休息到2点40分时,李沛打来电话说,上午录的节目是在10月1日国庆节播的,主持人的服装有点问题,是白色的衣服,太素雅了,与国庆节欢快喜庆的氛围不适合。另外节目也有2个小瑕疵,准备明天上午10点半再重录一遍。我说,今天下午能不能录完我们再回去。李沛说,今天下午都市频道要录节目。我说,那好吧,我明天上午十点在电视台大门口等。

    关了手机,我对小琴说,这咋办哩,李沛说主持人的服装有点问题,明天上午要重录哩。小琴说,不中了,今儿下午我先回去,明儿得给杨宝宝报名的。我说,走,咱俩去跑着玩,然后买买车票,你先回去,我明儿下午再回去。于是,下楼坐公交到火车站,二人去银基,进去转了一圈儿,都是些不上档次的大路货衣服。啥也没有买,在进口处一个饰品店,小琴买了三个圆玻璃杯,里面有一个小金鱼,怪好看的,一个要5元,搞搞价,三个13元。然后,匆匆去火车站,到客运站买了车票,四点的车,还有半个小时,二人在客运站门外站了一会儿,送小琴进去。

    我到火车站广场排队打的回如家快捷,15元。上楼歇了一会儿。6点半,到三楼吃了一碗面条,6元。下楼到西边街上药店,买了一瓶风油精,3元,目的是为了换钱,明天下午乘公交好有零钱,票价是2元。回到房间,看电视。九点时瞌睡了,就睡了,一睡倒精神了,满脑子都是录节目的事,如何录好,说哪些话儿。干脆起来拿出了准备的提纲,又翻开文件夹,一问一答叙述了,叙述了三遍,感觉中了才睡。一觉醒来,四点十分了,又睡不着了。

    9月4日

    早起四点多醒了,在床上乱翻,到五点起床,洗洗脸,开始在室内原地跑步,准备好东西。7点20分时,又把提纲拿出来说了一遍,才放心。七点四十分下去,到三楼餐厅吃早饭。一进餐厅,昨天遇见的白发老太太站起来说,咋想着你们都回去了,还没有走。你爱人呢,我说,本来昨天下午都要回去。后来,李沛打了电话说,主持人的服装有点问题,国庆节的,主持人穿了一件白色的上衣。今天上午要重录哩,只好住下了,我爱人在房间休息,一会儿下来吃早饭。吃了自助餐,12元,上楼开了电视看,心里焦急的不得了。等到九点四十分时,李沛打了电话说,准备好了吧,你们今天下午录了节目,是不是下午回去,回去时的车票多少钱啊。我说,来时是212元,这两天吃饭打的是78元,一共290元,回去的车票二人是212元。我打算一会儿下去时,把房退了,录了节目,下午我们就回去了。关了电话,准备一下,下楼。到吧台退了房,到电视台大门口给李沛打电话。李沛说,一会儿有人去接。等了一会儿,来了一个小妮儿,领了三个嘉宾进去了,一个年轻人,像是记者,领了一个光头的老汉。

    在一楼大厅里等时,我问,你们来做节目,是哪里的,年轻人说,我们是焦作的。我说,焦作我去过,去云台山经过焦作。过了一会儿,李沛打电话,她下楼来,我们一起上到二楼演播厅。我说,一会儿主持人就过来吗,昨天录的时候,我感觉主持人问的太快了,我还没有说完,她可问了,我就匆忙去回答她的问题,以快对快,显得有点匆忙。李沛说,一会儿主持人就来了,你们沟通一下。昨天那几个节目都是讲的自己的经历,情绪上有点激动。你在叙述时,要带着感情讲,淘到烈士证后如何让你感动。等了一会儿,下到一楼演播厅。这时,管梅来了。我给她说,你要耐心地听我叙述完之后再问,我觉得昨天你问得快,我就省去了好多内容,赶紧回答下一个问题,还按昨天的顺序问那几个问题吗。主持人说,对,我听完了再问。

    这时,摄影师让我做在嘉宾的位置上,调试好吊车一样的摇臂。这时,我看见地毯上放了一个木把的圆铁球,有人在拍照片,有忙着照照片。我问主持人说,这是啥玩意。主持人说,这是手雷,焦作一个老同志拿来的。我问,是他从地里挖出来的,他参加过解放军打过仗。主持人说,他是焦作的农民,夜里做梦一个人对他说,他叫陈胜义,打仗时在哪块地哪个地方,踩着手雷炸死了。这个大伯就去挖,一挖真的挖出了一个手雷,还有一些尸骨。一打听还真有陈胜义这个人。于是,这个大伯就在原地建了一个烈士碑,清明、十月一了去烧纸奠祭,悼念烈士。我说,这是现代版聊斋故事嘛。这是典型的聊斋故事。主持人正要继续往下说有个事儿。我站起来一打岔,下面的故事也没有再说。

    准备好了,开始录了,上面演播厅编导喊三二一走,管梅穿了红底黄条的上衣,端坐了,面对镜头开始要说开场白,才要说,我站在左边看电视字幕上的姓改过来没有,一看改过来了,我说,杨连山杨树的杨,大山的山。主持人笑笑地说,你不说,我都忘了,录的节目太多了,开场白录了一半,上面演播厅编导喊,停,说标牌红色记忆的牌子遮着主持人的头了,又重录。我上场后,握了手坐下,开始手举烈士证介绍烈士证的情况。上面编导李沛又喊停,说,杨老师烈士证要往前举高一点儿。我往前往高处举举问,这样可以吧。于是,又从欢迎第一个嘉宾,有请杨老师开始录。我按照准备的提纲讲,录了一遍,把昨天漏说的几条初衷讲了出来了,又讲了在寻亲时,一个人叫张玉峰,到十四中学校找到我,说他奶奶有一个儿子解放前外出当兵没有回来,失踪了没影儿了,解放后,有吃有穿,生活好了,她思念儿子,整天念叨,我的儿子会回来的,他会回来看我的。后来她哭疯了,哭瞎了。我去调查时,听村子上老人们介绍,张家在解放前,确实有一个外号叫四麻子的人,外出当兵,后来下落不明。1966年,大队曾举行过追悼烈士的仪式,烈士名单中就有张文武。张玉峰的奶奶因思念儿子都哭瞎了、哭疯了,临终时也没能见到她这个儿子。说到这里,我的语调缓慢,带着哭腔,双眼流泪说,老人家带着一生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录完了,我站了起来,摄影师说,别慌,你坐下,补录几个镜头。我举着烈士证录了烈士证的近镜头特写,又录了几个镜头。上面编导喊,下一个节目的嘉宾可以下去了。主持人站起来说,录的不错,效果很好。我往南走,取下话筒,整理了烈士证,我心想,这都像考试一样,是应试教育。把风格和个性特点磨完了,要符合节目的要求。这时,下一个节目的嘉宾下来了,领焦作农民来的年轻记者走上前,伸出手,我握了,他说,你讲的很好。又对老农大伯说,别紧张。我提了装烈士证的塑料袋和水杯,攀着铁梯子上了楼。这时,李沛站起来说,说的很全面。我说,比昨天顺畅些吧。你是不是下午都要回去了,先吃午饭,节目完了我再给你打电话。我说,房间我已退了,我吃点午饭就回去了,节目做完得到啥时间。李沛说,到一点半去了。我没有带钱包,这样吧,咱们去都市频道给你报旅费。于是,她领了我到东北角一座楼下,她说,你在楼下等我一下。我跑步上楼去办。我说,不用急,我在楼下门卫处等。我掏出手机,给窦东杰打了一个电话说,昨天录完后,因为主持人的服装问题,今儿上午又重录了。下午我都回去了,给你说一声,没有别的事。等了一会儿,李沛下来了,给了我502元报销的钱,二人话别。我往南走,出了电视台大门,过马路。路西边有一快餐摊,吃了一碗用酱油拌的蒸面条。要菜5元,不要菜2元。我心想,吃些菜下午光渴,不要菜。于是,老板到西边一摊儿上,拿了一盒。我坐那儿吃吃。坐公交车去火车站。在车上,小琴打电话,我说,我已经录完节目了,已坐公交去火车站了,一会儿买车票都回去。到汽车站,买了车票,是两点的车,99元。进站等了一会儿,1点50时坐上车,2点发车,出城都三点了。

    出了城,瞌睡了,靠后背上睡了,醒来时,四点多了,睡了一个多小时。六点到南阳,走到滨河路,给小琴打电话说,已经到滨河路了,一会儿都到家。到车站,出了站,浑身累得不得了。心想,走着回去吧,全当散散步。到门口,按门铃,杨宝宝开了门说,可回来了。我说,咋样,您爸浪漫了一把吧。本来昨天下午可以和您妈一路儿回来,录了啦,编导打电话说,节目是在10月1日国庆节播的,主持人穿了白色的上衣,与国庆节气氛不协调,节目内容也有二个小瑕疵,叫今儿上午重录的。杨宝宝倒了开水,我连喝三杯说,叫我吓得不敢喝水,今儿早起吃的是自助餐,只喝了一小碗米汤,一天连水都不敢喝。晌午吃了一碗用酱油蒸的面条,要菜了5元,不要菜了2元,我都吃了一碗没有菜的蒸面条。7点多小琴回来了,我说,我真没腔多事扯空儿,跑到郑州做啥节目哩。小琴开玩笑说,昨天晚上没有人给你打电话。我说,有啊,叫梁金丽,我逮着她撅了一顿,三个人哈哈大笑。九点多,下去散了一会儿步,归,开了空调睡觉,一宿无话,不题。

    附录 红色记忆一  为烈士    家                   编导:李沛播出日期:2009年10月1日总宣传:八张烈士牺牲证明引发跨越时空的大寻访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他们献出年轻的生命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他们未能魂归故里亲人翘首期盼烈士何时回家《情感密码》国庆60周年特别节目《红色记忆》10月1日真情为您讲述

    一、“有物为证”隔断二、演播室开场主持人、嘉宾讲述故事背景递进宣传片一:八张烈士牺牲证明,引发跨越时空的大寻访;时间久远,地址变迁,我们能否找到烈士的后代,寻访中又会经历怎样的感动?广告之后精彩继续——

    三、“寻山问水”隔断记者出镜1(车前):仔细观察这8份革命军人牺牲证明,情感特派员发现,烈士牺牲的时间、地点比较明确,但籍贯一栏的信息却相当模糊,大多只写了“南阳县人”。出发前,杨连山老师推荐我们去见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他能为我们的寻访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呢?画面+同期:学校门口见到李老师,握手配音:在河南南阳三中的门口,我们见到了该校退休教师李长海,李老师曾自编过一本书,书里面记录了老南阳县的一千多个村庄,这对我们的寻访有着很重要的价值。同期: 李:这是南阳县的地图,第一区在——第二区在——第五区就是这一片。大家看、指地图,李老师给大家分析(几点困难)配音:行政区划的变更、登记地址的错误,这是我们寻访烈士家人面临的最大困难。为了扩大寻找范围,获得更多有效信息,我们和《南阳晚报》、南阳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联动,陆续发布了这8位烈士的相关信息。画面:媒体联动画面快接(快节奏音乐)配音:相关节目播出后,一个自称是赵明山烈士亲属的人将电话打到了《南阳晚报》社,而赵明山,就是这8份烈士牺牲证明书上的其中一位烈士。。图片+字幕+音效+配音:赵明山,南阳县人,1946年参军,四纵十旅工兵连战士, 1947年1月17日,在山西汾孝战役中英勇牺牲。画面:晚报记者接电话同期:记者:你是说,赵明山烈士是你们失踪的家人是吧?配音:得到这一重要线索,我们立即和《南阳晚报》的同行找到拨打电话的人赵永泉。同期:和赵见面打招呼赵永泉的姐姐:我看到晚报《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后,一看烈士名单赵明山,我想这不是俺伯么?一个名字对上了,一个是参军时间对上了,俺爸以前到处找,所以我有印象。赵永泉:我爸叫赵昆山,俺伯叫赵明山,子妹三,姑是老大,赵明山老二,赵昆山老三。配音:为了证明自己就是赵明山烈士的亲属,赵永泉还找出了1951年政府颁发的土地证。当年因为赵明山失踪,赵昆山去世,只有15岁的赵永泉成了全家惟一的土地继承人。同期:赵永泉:大伯是30多出去参军的,没有成家,俺父亲死的早,所以房产证上就写了我的名字。那时参军都不让家人知道,家人知道会牵连家人,所以都不知道。配音:赵永泉告诉我们,1946年伯父赵明山告别家人外出讨荒,从此再也没有音讯。同期:赵永泉:俺爷爷北到许昌,南到湖北沙市都没有找到。赵的姐姐:为啥清明俺妈一上坟,俺妈说你大伯也不知道牺牲了,也不知道去哪了没有下家了,一到清明上坟,都要提起这件事了,也是一直牵挂着,说老赵家还有个人还没找着呢!配音:今年三月份,赵永泉94岁的老母亲临死之前还念叨着:“你大伯明山会回来的”。赵永泉说,目前他们的日子过得非常富裕,最大的心愿就是知晓大伯的下落,让大伯早日回家。画面(抒情)+配音:确认赵永泉是赵明山烈士的亲人后,征得民政部门的同意,寻访组决定将赵明山烈士牺牲证明苏交给赵家人。画面+同期:杨老师发证书给赵明山的侄子(哭泣)赵的姐姐:这个找着了以后真是了了三代心,俺爷爷奶奶知道儿子了,我父亲知道兄弟了,俺也知道了。赵永泉:我父亲生前还说你伯啥时回来你都得给我说一声,我准备到坟上给俺爸、俺爷说一下。配音:赵明山回家了,经历了62年的流浪奔波,烈士终于魂归故里。赵家人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已经作古的亲人。画面:坟前说话三人磕头+抒情MV(赵家人的眼泪,心情,动作)四、记者出镜(频道车前手拿文件夹):赵明山烈士魂归故里,他的亲人们得以安心慰藉,我们寻访组同时也受到极大鼓舞,更加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再次打开这8份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我们发现其中6位烈士分别是在不同的战斗中牺牲,只有齐华针和单华荣两位烈士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战斗中牺牲的,那就是中原大战中的确山战役。回顾那段历史,也许我们能够从中获得两位烈士的相关线索。五、寻访实录画面:陵园空镜配音:这里曾经是确山战斗的主战场,62年前,齐华针、单华荣等1000多名烈士就牺牲在这里;如今,硝烟散尽,青山不改,这一座座烈士之墓正向我们诉说着战斗的残酷。画面:叠加老战争场面配音:1947年,遵照党中央的作战方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人挺进大别山,建立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同年11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对大别山全面围攻,妄图趁刘邓大军立足未稳,彻底摧毁大别山根据地。当年12月,确山战役打响,陈谢、陈粟两个兵团全体指战员英勇战斗,十余次击退了敌军的穷追猛攻。然而战斗异常惨烈,1000多名烈士牺牲在了确山县城。

    62

    年间,烈士们默默的长眠于此,他们大多是无名烈士,没有墓碑,无人祭奠。我们决定从烈士证上记载信息较全面的齐华针烈士开始找起。图片+字幕+音效+配音:齐华针,1947年3月参军,同年12月在确山战斗中牺牲,时年27岁,籍贯南阳县上仁村人。配音:我们首先来到南阳市民政局,查询齐华针烈士的家乡地址。同期:局长贾明珠:历史上只有一个仁义乡,现在没有这个村了,找不到,整个南阳都找不到!配音:牺牲证明书上登记的“上任村”并不存在,贾局长说因为当年烈士怕家人受到牵连,所以留下的地址很有可能是假的。为了了解更多齐氏信息,在民政部门的帮助细啊,我们找到了一个叫齐隆正的人,他家中保存有完好的《齐氏家谱》。同期:齐隆正:俺老家是南阳内乡齐营村的,姓齐的都集中在内乡,都是俺一大家子。配音:这本《齐氏家谱》详细记录了齐氏家族所有成员的信息,我们试着在其中搜寻“齐华针”的名字。同期:齐隆正指着家谱:齐华珍(1905年生,1938年死),珍贵的珍。配音:齐隆正说,虽然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上的名字为“齐华针”,家谱上的名字为“齐华珍”,但他确认就是一个人。同期:齐隆正:因为我曾经听我父亲说过他有一个堂哥,也就是我大伯,打老日时走了,一直没有回来!(指着家谱:)不管是哪个珍,我一看这华就觉得对了,因为俺家谱是按中间这个字排下来的,华字辈。我父亲叫华旭,他叫华珍,这是俺姑华辉,他这一辈人都是华字辈的,我叫隆正,隆字辈的。按的名字是按一首诗来排的。配音:我们从内乡齐氏家谱上看到,齐华珍生于1905年,卒于1938年。但杨连山老师搜集到得烈士牺牲证明书上却显示,齐华珍1947年3月参军,同年12月在确山战斗中牺牲。一个去世十年的人还能参加革命吗?同期:齐隆正:我父亲说他跟着八路军出去后一直没有音信,制订家谱时就以为那个时间死到外面了,所以写的1938年。他失踪的时间当成他的死亡时间了。记者:确认过他当过兵?齐:确认过。配音:家谱显示,齐华针参加革命之前已经娶妻生子。同期:齐隆正指着家谱:齐华珍他孩叫隆渠,58年死了。俺这家谱显示他参军前结过婚了,他妮叫伍云。递进宣传片二:家谱中发现烈士姓名,寻访烈士后代,今日生活如何?陵园祭拜扫墓,送去迟到半个多世纪的问候,广告之后精彩继续——

    六、记者出镜(乡间路上):烈士牺牲证明书上显示,齐华珍烈士1947年牺牲时只有二十七岁,但如果按照齐氏家谱上的出生年月计算,齐华珍到1947年时已经42岁,这年龄为何有如此大的出入呢?既然齐华珍烈士还有后人在,我们就决定到南阳内乡县的齐营村去看一看。七、寻访实录画面+右下角字幕:内乡县齐营村配音:在齐营村挨家走访,我们终于打听到了齐华珍烈士女儿齐伍云的下落。同期:村民:伍云我知道,伍云比我大,伍云死几年了。隆渠比我大半岁,我77了。配音:原来齐华珍烈士在齐营村已经没有后人了,他的女儿伍云远嫁他乡后也于多年前去世。在这个村民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和齐华珍烈士血缘最近的堂孙。同期:齐孙:我爷是老大,华鑫是老二,齐华珍是我三爷。记者:大概啥时候走的?齐孙:大概抗战之前!记者:那就是37年之前,家谱上写的时间1938年就死了,这是咋回事?齐孙:家谱是大约估算的,都不太清楚,都是大约莫算是那个时间,具体那个时间都不太清楚了。配音:老人说,大约是1937年前后,日本鬼子打到了南阳,齐华珍参军抗日从此再也没有回来。烈士证上的“齐华针”就是他们家失踪的三爷,至于家谱上的年龄误差,这都是编家谱的人估算出来的。同期:齐孙:走的时候结过婚,有孩子有妞,他们生活的很差很差,很穷很穷,他们的妈呢,他不回来,她很悲伤,家里面照顾不了,她把孩子托付给俺爷,说你照顾吧,我得走了,去给别人结婚了,我不能在这一家了。一个傻孩子我没有办法,一个姑娘我也没有办法,只有你们照顾。傻孩子你们养多大就养多大,他死了你们给他埋埋,闺女你们养大把她打发了就行了!配音:当我们告诉老人,1947年齐华珍在确山战斗中英勇牺牲时,老人无限感慨。同期:齐孙情绪激动:我没有想到,我们一家这么穷能出个为革命做出贡献的烈士,我们心里真美极了!一辈子的荣幸,再也不会有这个荣幸了!

    配音:从老人这里我们还得到一个重要线索,齐华珍烈士的女儿伍云当年从内乡远嫁西峡后生有两个儿子,并且她的丈夫目前还健在,于是我们在老人的带领下直奔西峡县。画面:齐女婿家配音:这位就是齐华珍烈士的女婿,如今已是82岁的高龄。由于两个儿子都在外地打工,现在他和孙女李苹生活在一起。同期:记者:伍云给你讲过他爸爸去哪里没有?齐女婿:没有,不知道!记者告知烈士牺牲情况配音:确认这里是齐华珍烈士的家人后,寻访组决定把牺牲证明书交给他的亲人。同期:发证(抒情)齐孙哭:我想去看一下,也知道了我有个老人家为国立过功,能得到这个荣耀是一生难见的事!(齐女婿为齐孙拿毛巾擦眼泪)他们给我们立下了这么大的荣耀,不知道他们是这样牺牲的,给我们立下了很好的榜样!我很想去墓地上看看,扫扫墓,了却我们的心愿!女婿:没有墓碑,反正——(哽咽)配音:虽然对家中的这位先人并不了解,手捧烈士证的李苹仍然感慨万千。同期:李苹:看到这不仅仅是一张纸,虽然我没见过老太爷长什么样,但是看到这个就仿佛看到一个活生生的战士站在面前,在告诉我们几十年漫漫回家路。配音:今天,这张流散在外58年的烈士证终于回家了。齐家人随后来到齐华珍烈士的安葬地点进行祭拜。现场+同期:纪念碑前哭、说,孩子献花篮李苹:我爷爷本来也要来,年纪太大没能来,以后我们还会来看你的!齐孙捧土带回家(抒情)

    回顾MV

    配音:这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寻访,虽然历经失落和波折,但我们也分享了真情和感动。毕竟,我们为两位烈士找到了回家的路,毕竟,我们做到了对一段历史的追忆和铭记。但遗憾的是,仍有部分烈士的亲人没有找到,如果您有这些烈士亲人的线索,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烈士信息滚屏八、“多说几句”隔断主持人:杨连山老师说,从他淘到这8份烈士证书那天起,他的肩上就多了一份难以放弃的责任,虽然在帮烈士找家的路上充满困难坎坷,但他会不知疲倦的继续寻找,他要把这些迟到了半个多世纪的牺牲证明书送到烈士后代的手中,以告慰英烈的在天之灵。战争是残酷的,生命是脆弱的,当战场上那些年轻鲜活的生命倒下时,我们甚至叫不出他们的名字。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这幸福的生活值得我们去珍惜;而那些为此牺牲的先烈们,更值得我们用生生世世的记忆去珍惜、去尊重、去铭记、。今天节目就是这些,明天同一时间欢迎继续收看《情感密码》国庆60周年特别节目红色记忆!

    9月5日

    早起6点,床头的表铃响了,忙喊小琴,走去跑步。小琴睡那儿摇摇头说,累得慌,不想去跑。我自个儿一个人去跑步,归吃了早饭,小琴领了杨宝宝上街买东西去了。小琴说,今儿个虎娃坐车6点到南阳,我要给他找人说媒,又要粘地板。两妮儿走后,我趴在卧室的床边写日记。九点半时,给南阳晚报记者于欢打电话说,我周三去郑州做节目,下午和情感密码的编导李沛做了沟通。她说了提问的几个角度,第二天上午十点半到演播厅录,结果主持人穿的衣服不适合国庆节气氛。节目也有二个小瑕疵,让周五上午重录了一遍。我重点从女儿和父母一起寻找烈士后代,做生活中的谷子地,烈士证在国庆节送到烈士后代手中的现实意义,烈士证告诉我们新中国的建立,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是先烈的生命换来的,我们常常说,国旗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这只是抽象的概念。烈士证唤起了人们对那段硝烟弥漫、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的记忆,扣着咱们南阳晚报的主题来讲。于欢说,啥时间播出啊,到时间看看。我说,10月1日,河南台一套6点播出,晚上十点河南二套重播一次。于欢说,我给主任说说,再写一篇。打了电话,继续写为烈士找家的日记。

    午饭后睡午觉,二点多时,杨宝宝拿了我的手机到卧室对我说,爸,你的电话,是电视台窦老师打来的。我接了电话,窦老师说,你已经回到南阳了吧,很遗憾,我没有把你送回南阳,我过几天会去南阳。齐华荣烈士是4纵多少旅的呀。我说,我看一下。到客厅拿了烈士英名录看看说,四纵共有4人,齐华针、单华荣、张万有烈士都是4纵13旅的,赵明山烈士是4纵十旅的,王春法是15军44师131团炮连的战士,任守连是9纵27旅79团的,张文武是13纵38旅112团的,平玉山是4纵的。窦老师说,好好,我问一下台里有啥安排,我再给你说,过几天我就去南阳了。我说,好的。

    一点半和小琴、杨宝宝一路儿上街,她们俩先去工业路建行办卡,我到工业路邮局给李沛寄了回程的车票,并写了一个字条,李老师,你好,忙,现将车票寄去,节目播出后,麻烦你把光盘寄给我,谢谢。杨连山,09年9月6日。寄毕,和小琴、杨宝宝去理工学院,进了大门,路两旁皆是搭的方伞,是各系接新生的,一直往后骑,到东南角的女生宿舍楼上312室,杨宝宝忙着收拾东西。然后,我和小琴归。

    回到家里,看新闻,9月3日、4日新疆乌鲁木齐市人民广场发生了用针刺人事件。然后,有几万人到人民广场聚集,发生了打砸抢骚乱,武警实行了封闭广场的措施。今儿新疆自治区党委决定,经中央同意,免去粟智乌鲁木齐市市委书记,任命朱海伦为市委书记。对自治区公安厅主要负责人也进行了调整。在国庆节前夕的9月3,区首府乌鲁木齐又发生了动乱。中央下决心撤职换人,用重典稳定乌鲁木齐市的社会秩序。南阳内乡的别廷芳在内乡搞自治,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掰一个玉米棒当场一枪撂倒枪毙了,杀了十来个人,传出去了,可没有人敢掰玉米棒了,内乡境内太平了。乱世用重典,重典必有效。

    晚上十点多,看了电视,到卧室睡觉。半夜里,驾着祥云,忽上忽下,乘着小舟,沉沉浮浮,欲神欲仙,和妻子小琴幸福了一回。

    9月6日

    早起6点起床,小琴嫌累,不想去跑步,我一个人去跑步。归,吃了早饭。

    下午三点,骑了自行车去八一路磨具厂小阎废品站,淘了7斤旧书,10元。又从工业路到汉画街乔家废品站,淘了15斤旧书,22元。后又到武侯路老丁女人旧书摊,买了二本红宝书,5元。

    这两天,重点寻找的是张文武烈士的亲人。张文武烈士寻找的过程真曲折呀,最大的障碍是名字不符,资料不全,张玉峰说叫张文武,而其叔则说叫张文成。门上的邻居则说叫四麻子。张玉峰看了河南台都市频道的节目,受节目的影响,以为是应该叫张文武,张玉峰他叔则是受南阳晚报的影响,南阳晚报最初的报道是张文成,而张文成是我笔误,将武写成了成字。其实,他们包括邻居读不知道叫什么,邻居只知道当时在家的外号,人们都喊他叫四麻子。

    【事件链接之 八 】 赵家山战役

    华北军区第1兵团遵照中共中央军委有关战略决战的统一部署,从1948年12月1日开始,以一部兵力攻占太原城东松树坡,城北苏村、阳曲、兰村,城南化七头、赵家山、邱沟等据点,以火力封锁了城西、城北的飞机场,将守军进一步压缩在纵横各不过15公里的狭小区域内。之后,以部分兵力坚守前沿阵地,监视守军,主力转入休整。

    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第 1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徐向前,奉中共中央军委之命,统一指挥本兵团(辖第8、第13、第15纵队)、晋绥军区第7纵队和晋中军区部队,共17个旅8万余人,进至榆次、太谷、清源(今清徐)等地进行整训,准备于10月中旬发起太原战役。阎锡山以攻为守,调集7个步兵师,于10月2日向城南进犯,企图向外扩张,以确保其城南武宿机场,破坏解放军进攻太原的战役准备,并抢粮抓丁。3日,阎锡山部暂编第44、第45师进至小店镇、南畔村等地,暂编第40、第49、第73师等部,进至秋村、西温庄等地,第66、第69师集结红寺地区。徐向前决心抓住守军脱离防御阵地的有利战机,于10月 5日提前发起太原战役。第1兵团3个纵队主力分由太谷、榆次出击,第7纵队一部由清源东渡汾河参加战斗。经11天激战,全歼阎锡山暂编第44、第45师等部共 1.2万余人,收复小店镇,攻占南畔村、西温庄、武宿机场、北营车站和石嘴子等阵地,第 7纵队一部还攻占城东北风阁梁等要点,以火力控制了城北机场。人民解放军从南北两翼突破守军第一道防线,向其纵深推进约 6公里,打开了守军东山防御的缺口。 10月16日起,第1兵团和第7纵队将攻击重点指向东山守军。第7、第13、第15纵队和第8纵队一部,在晋中军区部队配合下,分由南北两面迅猛向东山发起攻击。至19日,相继攻占黑驮、石人梁、大窑头、大北尖、榆林坪、孟家井和牛驼寨等筑垒阵地,歼灭守军一部,迫使罕山守军1个团投降,占领了东山主峰罕山及大部分守军阵地。阎锡山集中主力第30军和暂编第10总队,在炮火支援下,对牛驼寨实施多次猛烈反扑,第7纵队等部与之激战3日,予以重大杀伤后撤出牛驼寨。为摧毁太原东山防御阵地,夺取攻城依托,第 1兵团司令部再次调整部署,集中兵力攻打城东4~5公里的四大要点:以第7纵队进攻牛驼寨;第8纵队进攻小窑头;第15纵队进攻淖马;第13纵队进攻山头。26日,解放军向上述要点展开全线攻击。守军凭借险要地势固守顽抗,并施放毒气弹、燃烧弹。解放军连续攻击,多次打退守军反扑。经19昼夜反复激烈的争夺,至11月13日,解放军全部攻占牛驼寨等东山四大要点,歼灭守军 2万余人,控制了城东主要阵地。与此同时,晋中军区部队攻占城北之青龙桥、城南之许坛和汾河西岸之南北堰等据点,紧缩了对太原城的包围圈。

    赵家山战斗是太原战役的重要一部分,张文武烈士就是在赵家山战斗中牺牲的。

    太原战役,人民解放军伤亡1.5万人,歼灭国民党军1个“绥靖”公署、2个兵团部、6个军部、20个师,共毙伤俘13.5万余人。太原解放后,大同国民党守军万余人见大势已去,也于4月29日接受改编,大同和平解放。至此,山西全省解放,结束了阎锡山对山西省人民长达38年的统治。共歼灭国民党军1个“绥靖公署”、2个兵团部、6个军部、20个师,总计13.5万人。大同国民党守军万余人,见大势已去,于 4月29日接受和平改编。至此,结束了阎锡山对山西人民长达38年的统治,使山西全境获得解放。

    9月7日

    十点时,窦老师打来电话说,今儿去南阳,带上省政协文史委高蓉生主任,对张文武烈士再次确认取证。我说,行啊,我在学校等着你们。一点五十分要值班,匆匆到学校。二点半时,有一个中年男人进来问,你是不是杨老师。我说,是呀,你有啥事。他说,我看了报纸上找烈士的事,我有一个叔,外出当兵没有回来。我说,你说说情况,你贵姓。他说,我叫张加林,在南阳市盐业局工作,是汉冢乡杨庄村人,解放罢,属老南阳县。听我奶说过,有一个叔和几个人一路儿叫抓壮丁了,后来听说当兵投八路,在哪儿叫打死了。叔一走,婶儿也气的得了精神病,后来没有法儿生活,改嫁了。也没有留下后代。我说,叫个啥,哪一年出生,啥时间当兵去了。

    这时,手机响了,是窦老师打来的说,到了新华西路。我说,正好有一个人找张文武烈士的,你们过来了了解一下情况,我到门口去接你们。关了手机,到学校大门口,车已到了,我给看门的朱师傅说了一下,开了一扇大门,让车开进来。车停在了松树下,我走上前去,窦老师下了车,手伸着向我介绍道,这是省文史专家高主任。我握了手说,高主任,你好。请到办公室坐。又给摄影师张老师打招呼。几个人到了政教处,坐在沙发上,张加林搬了椅子坐在茶几北边,我也搬了一张椅子坐那儿。窦老师问张加林,你的叔叫什么名字,哪一年当兵去了。张加林说,详细情况不太清楚。然后又复述了一遍刚才对我说的话儿。张老师手举摄像机拍着。我说,你回去找年纪大的人打听一下,问清楚基本情况。然后能找到家谱了,房契了,地契了,这些证件上有他的名字都好办了。上次在内乡县赤眉镇齐营,找到的齐华针的侄孙,人家拿出了家谱,虽然年龄有悬殊,最终还是确认了,把烈士证送给了烈士的女婿,在窦老师的努力下,救助了烈士重外孙女一万元学费,解决了很大的实际困难。高老师说,要是45年参军,他参加的只能是新四军,不会是八路军。当时,八路军没有过黄河。讲了一会儿,窦老师说,你说的证据太少,疑点很多,你再打听一下。

    然后,我们四五人坐车从新华路到建设路,经滨河路出城去新店乡惠庄村曹岗。车子开到村西,窦老师给张玉峰打电话说,我们已到村西边了,马上就到。然后车子开到村东边停了下来,路边站着张玉峰和支书。

    一行人下车后,窦老师指了高主任,给张玉峰介绍道,这是省文史专家高蓉生主任。老张给高老师让烟,张老师举着摄像机拍着。然后,一行人去张玉峰家。进了院,我帮助到屋里往外搬椅子。张玉峰又找了四个邻居老头。窦老师说,今天再次来确认取证,由高主任问你们一些问题。高主任问道,这个烈士是哪一年参军的,当的啥兵。一个光头老汉说,我姓李,今年76岁了,十来岁时成天跟着他割草,喊四麻子四麻子,喊着玩。他好当兵,见有回来的兵了,就用自己的衣服换军装穿,有点缺心眼儿。家人吓得不得了,赶紧把军装埋了。后来他三哥张文玉好干活,他不好干活儿,用拌草棍儿打他了,出去当兵去了。另一个高个儿白平头的老汉说,我82岁了,好打个骨牌,那一黑了,正摸骨牌的,听人说他和庄上一个人要当兵走的,出来看看。这时,我插话说,是哪一年的事。白头发老汉说,是老日来时候。高老师说,老日到南阳有二次,头一回是1944年,从南阳一绕就走了。第二次是1945年,驻了四个月。我说,高老师是专家的,情况了解的清楚,到内乡调查时,庄上的人们说老日驻那儿三个月,麦都没有割成。上次去王张庄回来时,在路边问那个老兵,他说的情况还是有价值的,他说是1946年当兵去了,表面是国民党兵,实际上属李先念部。四麻子比他当兵早,那就是说,是46年以前当的兵。问他多大当兵的,他说16岁,自己当兵的年龄不会弄错,记的应该很清。问他比四麻子大多少,他说大两岁。咱说的大两岁儿,不是二岁,而是一个大概数,就按5岁吧,也就21岁,和烈士证上的38岁,相差了17岁,年龄对不住。问了一会儿,窦老师说,咱去王张庄找上次见的那个老人。车坐不下了,老张和杨老师在这儿休息一会儿,不去了。我说,中。于是,他们坐车走了。我对老张说,我的心情是烈士证在我手中只是一纸藏品。如果找给烈士亲属,送回去的是一份亲情,送回去的是一条生命。要不是的,就是一张纸,也没有意义。老张说,是呀,这是一口人,连个准信儿都没有。我又说,至于说到张文武这个名字,你大哥看的是南阳晚报,上面误排成张文成了,他就认为是叫张文成。你看的是河南台的都市频道的节目,名字改过来了,一看张文武与你父亲弟儿三个排着的,老大叫张文富,老二叫张文玉,老三叫张文治,就认为是的,叫张文武。其实,你们到现在也不知道四麻子叫个啥,四麻子是小名,他在家时,大家都喊他四麻子,他就没有大号,人们成天喊小名儿四麻子或四叔。他也许有大名,但是人们都不常叫,老一辈也不经常说,你们都不知道他的大号。这时,老张对正择花生的老伴儿说,给杨老师烧碗茶。我说,不用,不渴,又没有个饿气儿。老张爱人坐那儿,继续择着花生说,离吃饭早着哩。我心里直发笑,我一张烈士证在网上最高卖到12000元,便宜的也2560元、1880元、670元。就不说经济价值,光我的那一份给烈士亲属送个准信的心情,也值那一碗鸡蛋茶。我一张烈士证都要送出去了,还舍不得那几个鸡蛋哩。过了一会儿,老张又催了一遍儿,才起身去灶火。我忙说,别忙了,没有必要,不渴又不饿。后来,烧好了。坐到堂屋的沙发上,我和另一个老头吃了。五点多时,窦老师几个人回来了,又让那四五个老头坐那儿说,这个事儿高老师说咱们去问的情况,年龄相差太大,整整十岁,这里面一定有问题。这时,窦老师说,老张,我们这是第三次来调查你家,我们请了文史专家,还有政府部门民政局、乡政府,这说明各级政府都很重视,共和国不会忘记为国捐躯的烈士,在为烈士找家的过程中,表现了人们的爱心和社会的良心。你应该心里很安慰,凭我们的感觉,这个张文武烈士就是你四叔,有七八十的把握。但证先不发。下面采访你几句,当你知道了烈士的详情后,心情如何,想说些什么。这时,窦老师叫老张站到那儿,老张说,我心里很高兴,也很欣慰,谢谢你,感谢窦老师三次来家调查取证。下面请高老师谈谈为什么过了58年烈士证却没有送到烈士亲属手中,原因是什么。高老师手拿我复印的烈士证说,时间过去了近60年,没有送到的原因有这样几种,一是当兵的时候,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没有说出真实的地址、籍贯;二是在战争年代,打仗后连队要把牺牲的烈士情况统计出来,层层上报,在打仗期间,资料可能丢失了;三是解放罢民政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地址不详,姓名不准,造成如今无法送达的客观存在。

    然后,窦老师说,我们来一趟不容易,先拍一个送烈士证的镜头,作为资料,下一步找到确实证据了,我们都可以不来了。由杨老师把烈士证送给你都可以了。于是,我从文件夹中拿出张文武的烈士证,站起来走到老张身边,对老张说,老张,经过这几次的调查取证,都市频道记者窦老师驱车五六百里,跑了三趟,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现在大体上可以确定了,烈士终于回家了。这是全社会爱心人士努力的结果,你奶奶得知她的儿子回来了,就可以九泉安息了。拍毕,一行人要走,老张说,给饭店打了电话,已经订好了菜了,吃了饭再走。窦老师说,不啦。老张还在挽留,我很实在,说,老张,不啦,听窦老师的。坐在车上后,高老师说,你这8份烈士证的时间跨度很大,有二个是刘邓在黄河以北牺牲的,有淮海战役牺牲的,还有一个是渡江战役牺牲的。我说,刘邓大军从河南过的时候,很多人参军了裹走了很多人,牺牲的也很多。毛泽东下了很大的决心,让刘邓不要后方,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谢在西边,陈粟在东边,形成品字形战略态势,像三把利剑,直指江南,直指南京。实际上,淮海战役一结束,毛泽东、蒋介石两个人心里都清楚,江山要易代了。此所谓时势造英雄啊。毛泽东以一个军事战略家的前瞻性,胸有百万兵,三支部队在长江北岸一摆好,战略反攻的棋局胜负就一定了。毛泽东考虑的是全局的战略,而不是局部的一些牺牲,一城一地盆盆罐罐的丢失。高老师说,他是一个战略家,着眼全局。我又说,是抗日战争成就了毛泽东的帝业。36年10月,三大红军会师陕北,还有三万多人,陕北地脊人贫,物资粮食匮乏,吃饭都解决不了。于是,有了东征、西征。抗战一爆发,毛泽东的围解了,在华北敌后广大的地域,毛泽东有了用武之地。开展游击战争,发展实力,发到群众,打击日寇。虽然有国民党的讥讽,游而不击,事实上还是击的,平型关大捷就是明证,毛泽东的爱将林彪一仗扬名。到45年抗战胜利,八路军、新四军发展到100多万人,民兵120多万人。高老师说,抗战时,国共互为依赖,谁也离不开谁,没有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抗击抵御,八路军也在敌后开展不了游击战争;没有八路军在华北敌后进行游击牵制日军,国民党军队也不行。我说,毛泽东对抗战研究的很透彻,写的论持久战,把战争的三个阶段预计的多准确。后来战争的发展,基本上是按照毛泽东的预计发展的。毛泽东提出持久抗战的观点,确比蒋介石高明。高老师说,毛泽东的持久战出版后,素有小诸葛的白崇禧看后,特别佩服。蒋介石也看了,和宋庆龄说,早知道这样,仗都可以不那样打了。这时,车到滨河路了,路灯一片华彩。我的手机响了,是小琴打的,她问,你们到那吃饭。我说,不用你管了,我们到易家快捷吃晚饭。到金凯悦北边的易家快捷后,先上楼,在电梯里,张老师说,杨老师住这儿吧,和窦老师一个房间,晚上好好聊聊,空着也是空着,晚上洗洗澡,明早还有早餐票。上到530房间,几个人放好了东西,下楼吃晚饭。张老师说,你不给你爱人打个电话说一下。我说,一会儿吃了晚饭,我打的回去吧。窦老师说,别回去了,一会儿李长海老师来了,节目作完了聊聊。于是,我给小琴打了电话说,汇报请示一下,晚饭后,我不回去了。晚饭毕,上到530房间,我和李老师、窦老师、高老师几个人聊天。高老师说,你可以把寻亲经过写下来,我可要登在河南文史资料上。于是,留了高老师的联系方式。十点多时,聊天结束,窦老师去另一个房间做节目,我洗洗睡觉。我有一个择席坏习惯,换换地方睡不着。窗外还有车的轰鸣,半睡半醒的到半夜,可想睡的做了一个梦,好像在一个公园的房间里,有一个小妮儿,有二十多岁,长发披肩,额前有刘海,穿了一件前面挖空的泳装,后背露着,一直露着屁股沟。心想,穿的真另类,这时醒了。

    附录  河南文史资料报道  为烈士寻找回家之路

    杨 连 山

      我从1993年起收藏旧书,以收藏毛泽东著作为主,兼及乡邦文献和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资料、老照片、物件等。如今,我已收藏了3万多册毛泽东著作、3000册《毛主席语录》和3000多册连环画。

    2009

    年1月6日,我在南阳市一位旧书收藏者的家里,见到了8份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第二野战军司令员贺龙和政委邓小平签发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俗称烈士证),顿时惊喜万分。我惊的是,时隔58年,这些烈士证仍未送达烈士亲属手中;喜的是,自己有可能得到这些具有很高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革命文物。我端详、抚摸着这些用烈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证书,心潮起伏,难以平静。此后,经过两次与收藏者协商,终于成交。我满心喜悦回到家中,把烈士证一张张地展示给妻子梁金丽、女儿杨子看,并向她们介绍了有关情况。听了我的讲述后,她们很受感动。妻子梁金丽向我建议:“你应该为烈士寻找亲属,把烈士证送到他们亲属的手中。这些烈士证在你的手里,仅仅是收藏品;如果送到烈士亲属的手中,就是一个生命回家了,就是一份亲情的回归。”杨子虽然是个女孩子,但十分爱看中央电视台的《防务新观察》、《军事纪实》等栏目和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看了《集结号》后,她对革命烈士更加崇敬。她表示,要和我一起寻找烈士的亲属,做现实生活中的谷子地。

    与家人携手寻找烈士亲属

    从2009年1月中旬起,我在妻子、女儿的支持、协助下,开始对每份烈士证上的基本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并根据烈士证上的内容写出烈士事迹简介,作为寻找烈士亲属的资料。在整理过程中,我发现,当年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员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曾反复调查、寻找,但由于姓名不对(原因可能是烈士本人不识字,入伍时登记人员使用了谐音字)、地址不详(原因可能是烈士为了家属的安全而没有填写真实地址)、资料不全、战争时期部队番号多次变化和解放后行政区划变更、村庄迁移等原因,致使这8份烈士证一直未能送到烈士亲属的手中。这8位烈士的姓名和有关情况分别是:

    王春法 籍贯:南阳县;参军时间:1945年9月;所在部队:第十五军第四十四师[①]第一三一团炮兵连;牺牲时间、地点、年龄:1947年7月,木栾店[],25岁;颁发时间:1951年。

    赵明山籍贯:南阳县;参军时间:1946年;所在部队:第四纵队第十旅工兵连;牺牲时间、地点:1947年,山西汾孝[③];颁发时间:1951年。任守连 籍贯:南阳县;所在部队:第九纵队第二十七旅第七十九团;牺牲地点:安徽省宿县[]南周成庄;安葬地点:安徽省宿县南周成庄村西地东头第一排;颁发时间:1951年。张文武 籍贯:南阳县;参军时间:1948年11月;所在部队:第十三纵队[]第三十八旅第一一二团第三连;牺牲时间、战役(斗)、年龄:1948年12月4日,赵家山战斗,38岁;颁发时间:1951年。齐华针籍贯:南阳县上仁村;参军时间:1947年3月;所在部队:第四纵队第十三旅;牺牲时间、战役(斗)、年龄:1947年12月,确山战斗[],27岁;颁发时间:1951年。单华荣籍贯:南阳县上仁村;参军时间:1947年12月;所在部队:第四纵队第十三旅;牺牲时间、战役(斗)、年龄:1947年12月30日,确山战斗,21岁;颁发时间:1951年。张万全籍贯:南阳县五保区马营(三马)村;参军时间:1947年;所在部队:第四纵队第十三旅第三十八团;牺牲地点、年龄:张庄,22岁。平玉山籍贯:南阳县五区房庄;参军时间:不详;所在部队:第六纵队第十六旅第四十六团第三连;牺牲时间、战役(斗)、年龄:1947年5月1日,安阳汤阴战斗[],17岁;颁发时间:1952年。妻子把烈士证和我所整理的资料拿到复印店复印后,我就开始着手收集资料,查阅《南阳县地名志》,按照烈士证上提供的线索进行寻找。此外,我还通过多种形式查访,如发动亲戚朋友帮助打听,自己打电话询问可能提供线索的人。

    2009

    年1月10日,我在新浪网上开设了寻找烈士亲属的博客,并把该网上的博文贴在南阳吧上,以扩大寻找的范围。然而我们一家三口虽然经过了几个月的努力,但仍未能奏效

    在新闻媒体的帮助下找到了赵明山烈士的亲属

    7

    月中旬,女儿杨子向我建议:可以求助新闻媒体的帮助,利用报纸、电视覆盖面广、阅读或收看人多、影响范围大的优势,以加快寻找烈士亲属的进度。

    7

    月18日,我先后前往南阳日报社和南阳人物杂志编辑部,向工作人员介绍了有关情况并留下复印的资料。8月2日,我和南阳晚报记者于欢通了电话。3日上午,于欢冒着大雨到我家进行采访。

    8

    月4日,《南阳日报》在头版头条以通栏大标题,刊登了题为《我们一起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的文章,并在第6版刊登了题为《旧书中发现八份南阳籍烈士牺牲证明书,建国六十周年的日子马上到了,杨连山和女儿联手本报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的报道。上述消息见报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纷纷行动起来,争相打电话提供相关线索,介绍背景资料。南阳市卧龙区和宛城区的民政部门也立即行动起来,进行查访。从此,为寻找烈士亲属的工作出现了转机。

    8

    月5日,《大河报》A9版刊登了题为《南阳教师要为烈士找家》的报道。同时,南阳电视台也播出了为烈士寻找回家之路的专题节目。

    8

    月7日上午9时许,我接到了南阳晚报记者于欢打来的电话。他说,为烈士寻找回家之路的消息见报后,市高新区七里园居民赵永全打来电话称:赵明山烈士应该是他的亲大伯。今年69岁的赵永全,祖籍是南阳市高新区高王庄行政村苗庄自然村,其父叫赵昆山。赵永全说:“我从小就经常听父母念叨大伯赵明山的事。因为家贫,大伯于1946年外出逃荒。后来,有人说他当解放军了,也有人说他死了……我父母在世时经常提起他,说他早晚都会回来。我母亲是在今年3月份去世的,去世前说得最多的还是大伯赵明山。她老人家说:‘我们还图什么,只是想让自己的亲人叶落归根。’”

    8

    月8日上午11时,我和南阳晚报记者、南阳电视台采访组一行6人,来到苗庄村,将赵明山烈士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交给了他的侄子赵永全。悲喜交加的赵永全双手接过烈士证,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跪在母亲的遗像前,说:“妈,大伯找到了!58年了,我大伯终于回家了。您的心愿实现了,您可以瞑目了。”当天中午,赵永全和姐姐来到自家的祖坟前,将这一消息禀告已作古的亲人。

    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寻访组五赴南阳

     

    一赴南阳寻找张万全、平玉山烈士亲属未果 8月11日,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首席记者窦东杰率寻访组一行三人,冒着酷署,驱车数百里来到南阳。当天下午,他们不顾旅途劳累,到我家进行了专题采访。然后,他们又采访了对南阳老地名颇有研究的李长海老师[],并商定第二天去镇平县遮山镇马营村[],寻找登记信息最为详细的张万全烈士。

    8

    月12日上午7时40分,我和窦东杰记者、李长海老师等前往马营村,寻找张万全烈士的亲人。到达该村后,我们先找到村支书,然后到姓张的人家去调查。村支书介绍说,解放前,马营村有三户张姓的,所以马营又叫三马。现在马营姓张的还有两户,但都没有解放前外出当兵、后来失踪的亲属。此后,我们又去陆营镇马营村、潦河镇宋马营村和蒲山镇大马营村、小马营村,均未找到有价值的线索。下午2点多,我们又去南召县,先后到石门乡房庄村、石门乡派出所、皇路店镇郑庄、石桥镇、蔡官屯、范庄、方庄等地,寻找平玉山烈士[]的亲属,亦无结果。这一天,我们驱车往返200多公里,跑了9个乡(镇)、村庄。

     

    二赴南阳与张文武烈士亲属接触 8月17日,一位名叫张玉峰的老人来到我所任教的南阳市第十四中学,对我说:“看了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的节目后,我认为其中的张文武烈士就是我四叔。我的父辈兄妹五人。我父亲张文富排行老大,二叔是张文玉,姑姑张氏排行老三,张文武是我的四叔(如果按兄弟排行,他是老三),五叔张文治排行老末。四叔小名叫四麻子,大约在1943年外出当兵,至今没有回来。”他走后,我立即给窦东杰记者打电话,将这一新线索告诉了他。

    8月19日上午,窦东杰一行三人第二次来到南阳,采访张文武烈士的亲属。我们一同乘车前往宛城区新店乡惠庄行政村曹岗自然村,找到了张玉峰。他说:“那晚上我看了都市报道节目,一夜都没睡……我四叔要是活着,今年应该是90多岁。他在民国31年[11]年馑后外出当兵,此后就杳无音信。我奶奶成天念叨她这个不知下落的四儿子,对我说:‘你四叔会回来的。他会回来看我的。他为啥还不回来呀?’由于过度思念儿子,她成天哭哭啼啼,结果把眼睛哭瞎了,人也疯了。她活了90多岁,临终前还在念叨:‘四麻子呀,你回来看看我吧,我想你呀!你为啥就不回来看看我呢?人家多少外出当兵的都回来了,你也一定会回来看我的。’然而直到去世,她也没有见到这个当兵的儿子。就这样,老人家带着终身的遗憾离开了人世。”但是,张文武参加的是什么军队,为什么在赵家山战斗中牺牲,张玉峰及其家人则一无所知。

      此后,窦东杰又采访了该村几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听他们讲述张文武当兵前的情况。一位老人说:“张文武喜欢练武,离家时不到30岁。”[12]然而,此时张玉峰却说:“我四叔不是叫张文武,就是叫张文成。”为了证实张玉峰四叔的名字,我们立即赶赴南阳市中心医院,访问正在该院住院治疗的张玉峰的大哥张大成(时年77岁)。他说:“我四叔不可能叫张文成。他要是叫张文成,我是他的侄子,怎么会叫张大成啊?”

    为了进一步证实张文武是否张玉峰的四叔,我们于第二天前往南阳市宛城区民政局,向该局领导介绍了有关情况。听了我们的介绍,他们十分高兴。贾明珠局长当即决定,成立由市民政局、新店乡政府参加的联合调查组,前往惠庄村进行实地调查。当天下午,调查组来到惠庄村,与6位70岁以上的老人(包括张玉峰)进行了座谈,但仍未能找到确凿的证据。为了慎重起见,市民政局领导和新店乡领导决定:进一步作调查、核实工作。

     

    三赴南阳找到并帮助齐华针(珍)烈士的亲属 8月25日下午,窦东杰一行第三次来到南阳[13]。由李长海老师担任向导,我和寻访组驱车前往内乡县赤眉镇齐营村,寻找齐华针烈士的亲属。在齐营村,我们找到了齐华针烈士的侄孙齐熙纯。他说:齐华针在家谱上的名字是华珍。我爷齐华蹲是老大,二爷叫齐华鑫,三爷就是齐华珍烈士,四爷叫齐华景。他们兄弟四人的名字是排着的。大约在1940年前后,日本鬼子打到南阳[14],齐华珍参军抗日,此后就再也没有回来。齐华珍曾两次结婚。继室(齐当兵走后搬到张谢庄居住)生有一子一女:儿子叫齐隆渠,弱智,没有结婚;女儿叫伍云,嫁到了西峡县田关乡岈子村,1990年去世。伍云生有二子一女:长子李石头没有结婚;次子李石雷有一子一女,儿子李朋正在太原上大学,女儿李萍今年考上了四川沪州医学院。窦东杰问他:“家谱上的齐华珍生于1905年,1938年去世,终年33岁;而烈士证上的齐华针是1947年12月在确山战斗中牺牲的,终年27岁(按此推算应生于1920年)。为什么二者所记载的年龄相差如此悬殊?”齐熙纯回答说:“那是因为20年前编家谱时谁也不知道他的生卒年份和离家时间,只得由编家谱的人估算,所以家谱上的记载不准确。”他还说,齐家家底殷实,靠吃地租生活。后来齐华珍托人捎回口信,叫家里人自食其力,不要剥削农民。采访齐熙纯后,窦东杰说:“咱们去伍云家调查一下吧。”于是,我们在齐熙纯的带领下,乘车前往西峡县田关乡岈子村,找到了伍云的家。伍云的丈夫、82岁高龄的李菊令说;“陈赓、谢富治部队打确山的事我知道,战斗激烈得很,牺牲了一两千人……”窦东杰说:“你说说伍云和她父亲的情况。”李菊令说:“伍云和我成亲之前,她父亲已不在家了……”随后,窦东杰向他介绍了齐华针的情况,又让我问了他两个问题。确认这里就是齐华针(珍)女儿的家后,我从文件夹里掏出烈士证,走到李菊令面前,双手递给了他。我首先向他解释了这张1951年颁发的烈士证为什么58年后才送达的原因,然后对他说:“58年后的今天,齐华针(珍)烈士终于回家了,总算可以在九泉之下安息了。我双手把烈士证交到你手里,了却了你们一家祖孙三代的心愿,你可要好好珍藏,作为传家宝代代相传,让后代人知道,自己的先辈中有人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为了民族的解放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值得自豪的事。”

    然后,窦东杰采访了烈士的重外孙女李平。他问道:“你今年高中毕业了,考上了哪所大学,可以看看你的通知书吗?”李平低着头说:“我今年考上了四川泸州医学院,是五年制,学费一年7800多元。我爸妈都在广东打工,我哥明年大学才毕业。这是我的通知书。”说着,李平把录取通知书递给了窦东杰。窦东杰看了看,又问道:“你看到了这张迟到58年才送达的烈士证后,有什么想法和感受?”李平说:“我在高中学习历史课的时候,了解到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看到烈士证,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得知老舅外爷牺牲的消息,我很悲痛;但看到他终于回到家了,我又很高兴。愿老舅外爷在天之灵安息。”

    这时,窦东杰站起身来,推开堂屋门走了进去,只见屋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于是,他掏出手机给河南电视台打了个电话,然后对李平说:“今年你考上大学了,每年的学费7800多元,你哥又正在上大学,家庭经济这么困难。我给台里联系了一下,希望能给你提供一些帮助,解决一点儿实际困难。台里答应给你一个救助贫困大学生指标,后天我带你去洛阳,到捐款仪式现场,给你解决1万元的学费。你和你哥都考上大学了,烈士听到这个好消息,也可以瞑目了。”

    由于齐华针(珍)烈士是在确山战斗中牺牲的,窦东杰又给中共确山县委宣传部以及南阳天冠集团联系,安排烈士的亲属前往烈士墓祭拜。

    8

    月26日上午,我随都市频道采访组和齐华针(珍)烈士的侄孙齐熙纯、重外孙女李平和玄侄孙女一行,分乘两辆汽车,赶赴位于确山县南郊齐的华针(珍)烈士牺牲地。我们到达后,与早已在此等候的中共确山县委宣传部和确山县文化局、民政局的同志会合。确山县民政局的牛根印同志介绍了确山战斗的经过。他说,1947年12月,为了减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的军事压力,陈(赓)谢(富治)集团发动了确山战斗[15]。在攻打县城南郊制高点时,战斗异常激烈。解放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有1000多名解放军战士的鲜血洒在了这片土地上。听完介绍,齐熙纯眼含热泪,双手捧起一抔浸润着烈士鲜血的黄土装进袋子里,说道:“爷爷,我带你回家了,咱们一家人团聚了!”

    随后,我们又和齐熙纯等烈士亲属一起来到了烈士的安葬地——竹沟革命烈士陵园。他们向烈士纪念碑敬献了花篮,然后行跪拜礼。齐熙纯哭诉道:“爷爷,我来看你了,你跟我们回家吧!你的重外孙子、重外孙女都考上大学了。政府帮助我们找到了你,你终于可以回家了。你安息吧!”齐熙纯的一番话,令在场的人们无不动容。最后,我们一行人向烈士纪念碑鞠躬致敬[16]

     

    四赴南阳确定张文武烈士就是张玉峰的四叔 9月7日,应窦东杰记者的邀请,河南省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河南文史资料常务副主编高蓉生先生和河南电视台都市报道寻访组一同来到南阳,为张文武烈士找家[17]。下午3时,我和都市频道寻访组一行再次前往曹岗村。在张玉峰家中,我们和四位七八十岁的老人进行了座谈。据老人们介绍,张家在抗战期间确实有一个外号叫四麻子的人外出当兵,后来下落不明。1966年,大队曾举行过追悼烈士的仪式,烈士名单中就有张文武。座谈中,高蓉生根据已掌握的线索和有关的历史背景,进行了综合分析。他指出:张文武烈士是南阳人,抗战期间(1942年或1943年)当兵,1948年11月参加人民解放军,同年12月4日在赵家山(位于太原城西南)战斗中牺牲。因此,要想确定张玉峰的四叔是否确系张文武烈士,就必须搞清楚他是在什么地方参加的什么军队,此后的五六年中他所在部队驻地变更的大致情况,特别是他为什么直到1948年11月才在太原附近参加了解放军。

    1938

    年徐州会战结束后,豫西南、鄂北地区属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先后为李宗仁、刘峙)。张文武当兵时,南阳一带的驻军是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先后为孙连仲、刘汝明)。该军下辖第三十军(军长池峰城)、第五十五军(军长曹福林)和第六十八军(军长先后为刘汝明、刘汝珍)。在上述3个军中,1948年到太原打过仗的只有第三十军。1943年6月孙连仲调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带走了第三十军(军长先后为池峰城、鲁崇义)。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孙连仲调任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该军(军长鲁崇义)亦随之赴任。国民党军队整编后,第三十军改称整编第三十师(师长鲁崇义),属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1948年7月,该师(不久恢复第三十军番号,军长黄樵松)奉命空运到太原,协助国民党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的部队防守太原。同年10月人民解放军发起太原战役后,该军曾与解放军反复争夺位于太原城东北的重要据点牛驼寨。激战至11月12日,解放军最后控制了牛驼寨等据点。12月1日起,解放军又先后攻占了松树坡、关口、赵家山等地。综上所述,我认为,张文武当初是在南阳一带参加了国民党第二集团军第三十军,此后的几年里一直在该军当兵。1948年,他在牛驼寨战斗中被解放军俘虏并参加了解放军,在攻占赵家山的战斗中牺牲。然后,我们又到10公里外的一个村庄,访问了张文武儿时的伙伴、82岁高龄的李经祥,进一步证实了张文武是在民国31年年馑后参加了国民党军队。经过认真、反复的筛选、排查,寻访组最终确认张玉峰的四叔(四麻子)就是张文武烈士。于是,我把烈士证双手递给了张玉峰。接过烈士证,张玉峰的心情万分激动,泪流满面,哽咽着说:“58年后,我这个四叔终于回来了,我又悲痛又欣慰。我奶奶因思念四儿子哭瞎了、哭疯了,临终时也没能见到她这个儿子。我要到西地奶奶的坟前,告诉她老人家:您的四儿子终于回来了,您的遗愿终于实现了,您也能在九泉之下安息了。”

     

    五赴南阳护送单华(化)荣烈士魂归故里 9月17日上午9点多,窦东杰记者从省电视台打来电话,说:“邓州市的单新强给我台打来电话,说单华荣烈士是他的大伯,单氏家谱中有化字派。我们寻访组正在作准备,估计下午两三点钟能到南阳。你打电话联系一下李长海老师,请他到你家等我们。”

    下午3点钟,窦东杰来电话说:“我们已经到南阳了,正在北京路方城烩面馆吃饭。你和李长海老师下来吧。”

    通话完毕,我对于窦东杰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深感他人好、心好、做的全是好事。为了让英魂早日回家,从8月11日至今,他不辞辛劳,五赴南阳,行程数千公里,如此高度的敬业精神,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工作态度,实在是我学习的好榜样。吃完饭,窦东杰一行三人顾不上休息,就和我俩一同驱车前往邓州市。我们先到该市民政局说明来意,然后由该局办公室孙主任陪同,来到高集乡沈堂村。进村后,窦东杰首先让随行的司机开车去高集乡接单新强,然后向该村78岁的李老先生了解有关情况。李老先生说,沈堂村只有一户姓单的人家。解放前,他们家确实有人外出当兵,后来下落不明。单新强来到后,窦东杰对他进行了采访。单新强说:“我爷单风亭兄弟五个,他排行老二,老五有个儿子叫单化荣。我父亲叫单永有,还有一个叔叫单永久。民国31年年馑,我的长辈们要饭来到沈堂村,搭了个草庵居住,以理发为业。后来,土匪杀害了我妈。为了报仇,单化荣就去当兵,还说将来立功了回家盖房子,这样就能有饭吃,有房住,不受外人欺负。”窦东杰问他:“你父亲叫单永久,和单化荣为啥没有排着?”单新强回答说:“单营的单氏家谱上虽有化字派,但起名时没有按字派起。”这时,我插话道:“家谱上有没有单化荣烈士的基本情况?”单新强回答说:“没有。单营的单氏家谱和我们单家是一族,但不是一支。再者,单化荣解放前就外出当兵了,编家谱的人不了解他的情况,所有没有编进去。”窦东杰感叹道:“这真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啊!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穷人闹革命,穷人才能翻身得解放,成为国家的主人。”

    经过调查取证,我们一致认为,单华(化)荣就是单新强的堂叔。于是,我把烈士证交到单新强手中,对他说:“省电视台窦老师一行和邓州市民政局做了大量工作,终于确认单华(化)荣烈士就是你的堂叔。58年后,单华(化)荣烈士终于魂归故里了。这是社会各界富有爱心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人民不会忘记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

    然后,烈士家属、寻访组和众乡亲一起向烈士证三鞠躬,表示沉痛的哀悼和深切的怀念之情。邓州市民政局孙主任当即表示,为烈士的亲属办低保,并照顾好他们的生活,让单华(化)荣烈士含笑九泉。

    为烈士寻找回家之路的脚步永不停息

    在社会各界人士的热心帮助下,截至目前,我们已为8位烈士中的4位找到了亲人。最近,我又收藏了6份《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这6位烈士的姓名和有关情况分别是:马福才 籍贯:南阳县;参军时间:1937年;所在部队、职务:冀南军区[18]青年纵队第二连,战士;牺牲时间、战役(斗):1938年4月,长乐村战斗[19];颁发时间:1952年。路占阳  籍贯:南阳县;所在部队、职务:第六纵队[20]第十七旅第五十团第三连,副班长;牺牲时间、战役(斗)、年龄:1947年12月11日,双柳战斗,25岁;颁发时间:1952年。王清生  籍贯:南阳县;参军时间:1948年12月;所在部队、职务:第十三军[21]第三十八师第二十四团,战士;牺牲时间、战役(斗)、年龄:1949年12月26日,化兴战斗,20岁;颁发时间:1952年。方长如  籍贯:南阳县;所在部队、职务:第四兵团第十三军第三十九师第一一五团,战士;牺牲时间、战役(斗):1949年4月,渡江战役;颁发时间:1952年。丁炳福  籍贯:南阳县;参军时间:1947年;所在部队、职务:第四纵队豫西分区[22]南阳地方武装部队,战士;牺牲时间、战役(斗)、年龄:1948年;河南省镇平县桐柏庙战斗[23],18岁;颁发时间:1951年。徐培进  籍贯:南阳县;所在部队、职务:第十六军[24]第四十七师第一三九团,战士;牺牲时间、战役(斗):1949年,北赣铁路战斗[25];颁发时间:1952年。今后,我和家人必将义无反顾地继续为上述10位烈士寻找回家之路。把这10份烈士证送到每位烈士亲属的手中,让英魂早日回家,是我和家人的最大心愿。            2009年9月(本文作者杨连山,河南省社旗县人,1962年生。社旗师范学校毕业。现任南阳市第十四中学教师。)本文编辑韶  清

    杨连山河南省南阳市永安路53号邮编:473059

    手机:1520380793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暨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政委邓小平)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陈赓)第十五军(军长秦基伟,政委谷景生)第四十四师(师长向守志)是1949年2月由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第九纵队(司令员秦基伟)第二十六旅(旅长向守志)改编的。第九纵队第二十六旅是1947年8月由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所属的太行军区(司令员秦基伟)独立第二旅改编的。王春发烈士牺牲于1947年7月,所以他牺牲时所在部队的番号应该是太行军区独立第二旅。(本文注释除标明为李长海注外,均为编者所加)

    []木栾店今名为木城镇,系武陟县县治。为配合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南下,太行军区部队于1947年7月16日攻克木栾店。

    []山西汾孝系指山西省汾阳县(今为县级市)、孝义县(今为县级市)。1947年1月17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陈赓,政委谢富治)、晋绥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王震)等部发起汾孝战役。1月29日,汾孝战役胜利结束。

    []宿县今为宿州市。1948年11月15日,中原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陈锡联,政委彭涛)在第九纵队(司令员秦基伟,政委李成芳,下辖向守志第二十六旅,崔建功第二十七旅)一部协同下,攻占宿县。因此,编者判断,任守连烈士就是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

    []第十三纵队(司令员曾绍山,政委徐子荣)当时属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政委薄一波)野战军第一兵团(1948年5月由原晋冀鲁豫军区前方指挥所组建,司令员兼政委徐向前)建制,下辖第三十七旅(旅长王诚汉,政委张春森)、第三十八旅(旅长先后为安中原、王海东,政委先后为杨绍曾、王贵德)和第三十九旅(旅长钟发生)。1949年2月,第一兵团改称为第十八兵团,所辖的第十三纵队改称为第六十一军(军长韦杰,政委徐子荣),第三十八旅改称为第一八二师(师长王海东,政委王贵德)。同年4月,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周士第)拨归第一野战军建制。同年11月,第十八兵团改属西南军区。因此,张文武烈士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是由西南军区颁发的。

    []1948年12月下旬确山战斗的情况,请参阅《河南文史资料》2007年第3辑(总第103辑)刊登的《我在华东野战军的战斗经历(三)》(作者方晓)。

    []1947年3月23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发起豫北反攻。5月1日黄昏,第三、第六纵队(司令员王近山,政委杜义德)对汤阴守敌发起总攻。激战至2日上午,我军解放汤阴,活捉国民党暂编第三纵队司令孙殿英。此后,我军又在安阳外围与敌激战。5月25日,豫北反攻胜利结束。

    []我是土生土长的南阳人,平时又爱好在家乡周边游历考察,收集地理信息和资料,所以对原南阳县及周边的村镇道路、地理位置非常熟悉,并且保存有复制的《南阳县分保全图》(清光绪三十年版)、《南阳县区乡镇一览图》(1936年版)、《南阳县地舆图》(1942年版)等资料,还自编了一本涵盖原南阳县所有村庄的地名手册。——李长海注

    []张万全烈士的地址是“南阳县五保区马营(三马)村”。根据史料记载,原南阳县县以下行政区划,不同时期有不同名称,清末称保,民国称区、乡、镇,从无将数字、保、区连在一起命名的。因此,“五保区”可能是第五区之误。由于《南阳县地舆图》(1942年版)所标注的五区马营,今已改属镇平县,所以我们决定先从镇平县遮山镇马营村找起。——李长海注

    [⑩] 平玉山烈士登记的地址是“南阳县五区房庄”。因《南阳县地图》(1942年版)在石桥西北方向标注有一个房庄,且该村庄现已改属南召县,所以我们决定先去南召县石门乡房庄。到达地图上标注的房庄村的邻村葛花庄村时,我们才得知该房庄已不存在。我们又到石门乡派出所求助,该所民警建议我们去皇路店镇郑庄村找姓平的女村支书了解情况。从平支书那里得知其娘家卧龙区石桥镇蔡官屯村平姓人家较多,我们就去该村并访问了多名平姓的老人,均未获得任何有关平玉山烈士的信息。鉴于“方”与“房”、“范”发音相近,我们又去卧龙区蒲山镇赵官庄行政村方庄自然村、火星庙行政村方庄自然村、小靳岗行政村范庄自然村寻访,得知这些村庄历来无平姓村民。最后我们又到卧龙区谢庄乡孙庄行政村方庄自然村,得知该村的村名实为房庄,且位于石桥和靳岗之间,历史上曾分别被石桥区和靳岗区管辖过,与当年民政干部在这张烈士证上所标注的“石桥靳岗房庄”完全吻合。但经87岁的先应林老先生和多位村民证实,该村从来没有平姓人家居住过。——李长海注

    [11] 民国31年是公元1942年。下同,不再注。

    [12]多名村民也证实,张文武一心想当兵,曾不止一次用较新的衣服换国民党军逃兵的旧军装穿,后来出走,下落不明。——李长海注

    [13]据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报道,窦东杰一行此次去南阳途经许昌时,采访了齐华针(珍)烈士的侄子齐隆正。他说,看了都市报道的有关节目,全家人就立即查阅了《内乡齐氏家谱》。经过仔细核对,他们一致认为,虽然烈士证上的名字是齐华针,家谱上的名字是齐华珍,但可以肯定是一个人,就是他的堂叔。

    [14] 抗战期间,侵华日军曾两度攻占南阳城。第一次是1941年的豫南会战中,2月4日夜占领,6日拂晓前退出。第二次是1945年的豫西鄂北会战中, 4月1日晚占领,直至日本无条件投降。

    [15]1947年12月的确山战斗是陈谢集团和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部队共同发动的。

    [16]据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报道,后来,窦东杰记者等又把李平和她的母亲接到洛阳。在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你最有才”洛阳激情之夜现场,冠军张扬向李平捐赠了爱心助学金10000元。因齐熙纯身患疾病,家里生活困难,南阳市民政局还为他家解决了低保问题。

    [17]由于张文武烈士的烈士证上有当年民政工作人员人员批注的“李老庄”字样,而原南阳县范围内只有安皋镇太清观村有李老庄,所以我们于8月21日前往该村调查,从而彻底排除了张文武烈士是李老庄人的可能。——李长海注

    [18]1938年4月,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东进纵队(司令员陈再道,政委宋任穷)兼冀南军区。

    [19]长乐村战斗是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反日军“九路围攻”中的一次作战。1938年4月16日,在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旅长陈赓的统一指挥下,我军在山西省武乡县长乐村歼灭日军2200余人。此后,参加“围攻”的各路日军纷纷撤退。

    [20]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第六纵队(司令员王近山,政委杜义德)辖第十六旅、第十七旅(旅长李德生,政委何柱成)和第十八旅。1947年12月,邓小平指挥该纵队和第二、第三纵队,坚持在大别山区,积极打击和拖散国民党军。

    [21]第十三军(军长周希汉,政委刘有光)属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陈赓),辖第三十七师、第三十八师(师长徐其孝,政委张丕绪)和第三十九师。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从1949年7月起,第四兵团暂归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指挥,参加广东、广西作战和进军云南。

    [22]1948年5月,中原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第一副司令员陈毅,第二副司令员李先念)成立,下辖豫鄂、皖西、豫皖苏、豫西(司令员曾希圣,政委张玺)、桐柏、江汉、陕南等7个军区。

    [23]1948年5月2日,陈(赓)谢(富治)兵团司令员兼第四纵队司令员陈赓统一指挥各参战部队,发起宛西战役,2日解放内乡,4日解放镇平,6日解放内乡县西峡口(今为西峡县县城)、淅川,9日解放邓县……17日,宛西战役结束。

    [24]1949年2月,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杨勇,政委苏振华)改编为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下辖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军。第十六军(军长尹先炳)下辖第四十六、第四十七(师长郑统一,政委郭强)、第四十八师。

    [25]1949年时,江西省境内只有南浔铁路(南昌至九江)和浙赣铁路(东起杭州,经金华、上饶、南昌至株洲)。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天险后,第五兵团奉命进击浙赣铁路衢县(今为衢州市)至上饶段,7日攻占衢县地区。今天清明节,重发此文以悼先烈。

    9

    月8日

    早起6点半去跑步,坐电梯下了楼,往南又往东跑步,一直从人民路跑到仲景路,又折回来,到房间休息。八点下楼,在一楼大厅吃自助餐。窦老师说,我们今天要去南召皇路店乡采访,台里给他打电话说,8日中午,皇路店有一个人去一娱乐中心要工资,债主不给,发生了纠纷,被雇佣的打手从三楼推下来。送到医院正在抢救。下午去驻马店采访,有人造谣说,要买红盆才能免灾避祸。8点半,要送高老师到汽车站回郑州,我坐车到新西路和永安路口下车,对几个人说,欢迎高老师、窦老师、张老师来南阳参观采访,再见。下了车,一看手机,8点50分了。到学校,书记叫改十四中学校简介,又看光明日报。然后把方长如的基本情况,发到新浪博客里,他是在渡江战役中牺牲的。

    晚看新闻联播,全国31个省市都有甲流病例。下一步甲流防控形势严峻。9点多,看了电视,上到床上,濯了足,幸福了一回。

    【事件链接之九】渡江战斗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60年前,毛泽东在这篇为新华社撰写的题为《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新闻稿中,对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的恢宏场面作出气势非凡的描写。在万艘英勇的渡江战船中,那曾立下赫赫战功、率先将战士们送抵长江南岸的“渡江第一船”当年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

    4月20日,国共和平谈判破裂,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签发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当晚19时,方长如与战友们、船工集结在无为县长江北岸一线,用粗糙的黑泥碗喝了“齐心酒”。就在这时,又传来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毛主席今晚不睡觉,专门等着渡江战役的喜讯。大家的情绪更加高亢了,都憋足了一股劲。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

    行动开始了。在夜幕的掩护下,他们悄悄揭去堤坝上的竹板,用水冲软挖掉一半的堤洞上的土,将隐藏在江堤内侧的木船用绳拖出,越过稀软湿滑的江堤,滑入长江。风平浪静的江面上,只见一只只整装待发的小木船,在距离渡江点上游150米处一字排开。方长如则与渡江突击队的另外12名战士一起登上了排在首个冲击位置的排头船。

    按计划,20时30分发起冲击,船队有规定,不能传达命令、不能吹号、不能用信号,后面的船要跟着前面的船往前冲。20时15分,全连的船都上了江面,排放到位。方长如所乘的排头船这时调过头来,准备听命令启航。一看“排头船”调头,其他船误以为攻击开始了,也跟着动了起来。看此情形,方长如所在的排头船顿时冲了出去。“船冲出去一百米后,就听到岸上的营长董万华喊:回来、回来。方长如听到喊声,一看情况不对,但退回去已不可能。方长如对战士们说,咱们死也要死到南岸上去,同志们冲啊!”

    渡江战役,又称京沪杭战役,是1949年4月21日至6月2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为占领当时中华民国处于长江中下游流域政治、经济中心,强渡长江并向中华民国国军发起大规模战略进攻之战役。此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最终中国共产党占领中华民国首都南京,以及经济中心、当时世界四大都市之一——上海。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这一胜利,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渡江战役历时42天,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此役,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份,为而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军委,已和蒋介石打了多年交道,对蒋介石的缓兵之计已洞烛其奸,他们决心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方面以极大的耐心同国民党举行谈判,争取和平渡江、和平解放全中国;另一方面,命令第2、第3野战军,在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淮海战役总前委继续领导下,准备发起渡江战役,夺取国民党政府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等广大地区,并随时准备对付帝国主义可能的武装干涉。同时,还决定以第4野战第12兵团部率两个军12万人组成先遣兵团,攻取信阳,威肋武汉,牵制白崇禧集团,配合第2野战军渡江作战。总前委根据中央军委总的意图,于1949年3月31日制订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决定组成东、中、西3个突击集团,采取宽正面、有重点的多路突击的战法实施渡江作战。以第3野战军8个军35万人,组成东突击集团,在粟裕、张震指挥下,在扬中至靖江段渡江;以第3野战军7个军30万人组成中突击集团,在谭震林指挥下,于安徽裕溪口至枞阳镇段渡江;以第2野战军9个军35万人组成西突击集团,在刘伯承指挥下,于枞阳镇至望江段渡江。

    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和谈代表拟定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并商定于4月20日签字。但国民党政府却拒绝签字。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于4月20日晚发起渡江作战,首由中集团在100余公里的正面上登船起渡,于次日占领铜陵、繁昌、顺安等地。21日,东西两突击集团,在解放区群众的大力支援下,成千上万只木船,以排山倒海之势,浩浩荡荡,横渡长江。他们在强大炮兵掩护下,击破了国民党军水上障碍,粉碎了南岸守军抵抗、突破江防。东集团在突破江防时,国民党军江阴要塞守军7000余人,在中共地下党员唐秉琳等人率领下,宣布起义,于是江阴炮台立即掉转炮口向国民党军开炮。至22日,渡江部队均占领并扩大了滩头阵地。至此,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与此同时,四野先遣兵团占领了黄梅、浠水、汉川,牵制了白崇禧所部,配合了第2野战军渡江作战。国民党军鉴于长江防线已全线被突破,于22日下午实行总退却。人民解放军随即发起追击,并于23日解放南京。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对中国22年的统治被推翻。毛泽东在北平双清别墅闻讯后,欣然命笔,写下了光辉的史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人民解放军渡江成功后,东、中两集团对南京、镇江、芜湖地区南逃之国民党军实行钳形合围。广大指战员不顾疲劳,不畏道路泥泞,不怕饥饿,猛追逃敌,并于28至29日在郎溪、广德地区将国民党军4个军大部、2个军一部共6万余人包围歼灭。5月3日,第3野战军一部解放杭州,至7日,第2野战军占领贵溪、上饶、金华等城并控制了浙赣线。至此,汤恩伯集团一部逃往福建,主力25个师约20万人退守上海。总前委依据战局发展,决心以第3野战军8个军发起上海战役。部署是:攻城部队分别由浦东、浦西实施钳形突击,直插吴淞,断敌海上退路,迫其投降。5月12日发起上海战役,经激烈战斗,于27日攻占上海,汤恩伯集团除5万人乘军舰逃跑外,15万人被歼。6月2日,3野一部解放崇明岛,渡江战役胜利结束。此役共歼灭国民党军43万余人,解放了京、沪、杭广大地区,为向全国进军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役,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

    【渡江战役链接】渡江战役前夜的粟裕

    1949年4月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悍然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当天夜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按照预定部署发起渡江作战。

    4月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渡江作战开始以后,粟裕通宵坚守在指挥所里。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说:“为了保证渡江战役胜利,今夜你们谁也不能睡,我也不睡。你们不要考虑我的休息,有什么情况马上告诉我,我就守在电话机旁。”

    4月20日20时,人民解放军中集团首先实施渡江作战,千帆竞发,强渡“天堑”,只用一个多小时就突破鲁港至铜陵段蒋军江防阵地,21日攻占铜陵、顺安、繁昌、峨桥等地,把蒋介石的千里江防拦腰斩断。

    4月21日19时,粟裕直接指挥的东集团4个军在江阴至扬中段渡过长江后,迅速突破蒋军防御阵地,打退敌人3个军的多次反扑,建立了东西50公里、纵深10公里的滩头阵地,继续向纵深进击。刘伯承指挥的西集团在江西省彭泽县至安徽省贵池县地段突破敌人江防,并迅速向纵深发展,隔断了汤恩伯集团与白崇禧集团的联系。蒋介石集团苦心经营3个多月的长江防线顷刻土崩瓦解。

    9月9日

    早起去北京路跑步,吃了早饭,和妻子小琴一路儿从中州路儿去学校上班,要写河南文史资料常务副主编高蓉生约的寻找烈士后代过程的文章,却没有写成。下午一点40分到学校值班,周云会到政教处说,他爱人单位有一对夫妻要找我,问烈士的一些事。解放前他们家有人外出当兵没有回来。我说,没有找我。5点多,到八一路磨具厂小阎废品站,见有几十包刁仁庆写的四十岁的女人,太多了,不敢要,只拿了30多本。如今的当官的,有文学青年情结,有这个爱好,电脑上一打,找个出版社自费印刷,花的是自己的官俸。文学官员写书,成绩最大的是王跃文,华丽转身改行当专业作家去了,文章太守李天岑也写了四五本书,乐此不疲,还把人精改编,拍了小鼓大戏,并获了奖,根据人道改编的电视剧,也快播出了。又挑了几本书,一称11斤,16.5元。晚,网上搜了一些时政顺口溜,抄了下来。

    1、  掐不够的钱财,看一看,身外之物;

    看不惯的世俗,静一静,顺其自然;

    生不完的闷气,说一说,心胸宽广;

    接不完的应酬,辞一辞,有利健康;

    尽不完的孝心,走一走,回家看看;

    还不完的人情,掂一掂,量力而行;

    走不完的前程,缓一缓,漫步人生。

    2、太看重位子,

    总想着票子,

    倒腾着房子,

    假充着君子,

    思谋着裙子,

    总画着圈子,

    放不下架子,

    撕不开面子,

    眷顾着孩子,

    常装着孙子。

    3、医院把病人整穷,

    网络把后代整蒙,

    教育把学生整庸,

    昏官把百姓整聋,

    庸政把财政整空,

    金钱把关系整松,

    女人把男人整腥。

    4、备课只是个形式,上课是另一回事;

    处方只是个形式,疗效是另一回事;

    写书只是个形式,做人是另一回事;

    演戏只是个形式,处事是另一回事;

    广告只是个形式,产品是另一回事;

    法律只是个形式,审判是另一回事;

    政策只是个形式,落实是另一回事。

    5、人有钱有时间无病,绝品;

    人有钱无病无时间,珍品;

    人无钱无病有时间,上品;

    人无钱无病无时间,次品;

    人无钱无时间有病,废品。

    6、 唐骏出事了,励志的书完了;

    张悟本出事了,养生的书完了;

    李一出事了,修行的书完了。

    7、    周一制造奇迹,

    周二生活甜蜜,

    周三工作顺利,

    周四有点财气,

    周五遇上运气,

    周末省省力气,

    8、想想美好回忆,

    从此万事如意。

    工资翻一番,

    累点也心甘;

    工资翻两番,

    主动去加班;

    工资翻三番,

    扫地也承担;

    工资翻四番,

    名牌买来穿;

    工资翻五番,

    小康在眼前。

    10、  请一些不三不四的人,

    吃一些不干不净的饭,

    花一些不明不白的钱,

    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

    开一个不伦不类的会。

    11、  二十岁的男人期待学坏,

    看着上一代唱着渴望的爱;

      三十岁的男人正在学坏,

    抱着同一代唱着同样的爱;

      四十岁的男人已经学坏,

    抱着下一代唱着迟来的爱;

      五十岁的男人确实最坏,

    抱着第三代唱着糊涂的爱。

    12、  现代男人衰退的标志;

    新事记不住,旧事忘不了;

    座下打瞌睡,躺下睡不着;

    眼光看得远,小便尿得近;

    上面有想法,下面没办法;

    过去硬着等,现在等着硬;

    13、  现代男人辛勤的一天;

    上班时间思来想去,下班电话约来约去;

    晚上吃饭眉来眼去,饭后唱歌摸来摸去;

    夜里桑拿翻来覆去,深夜回家骗来骗去;

    清晨起来阿弥佗佛,为家糊口还得继续。

    14、生活是用来经营的,不是用来计较的;

    感情是用来维系的,不是用来考验的;

    爱人是用来疼爱的,不是用来伤害的;

    金钱是用来享受的,不是用来衡量的;

    诺言是用来击破的,不是用来传播的;

    信任是用来沉淀的,不是用来挑战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永远的谷子地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bc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