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能沉下心读书

如何能沉下心读书

作者: 桂律法课堂 | 来源:发表于2019-04-28 21:07 被阅读0次
如何能沉下心读书

我不知道在我认识的人之中,经常阅读课外或与自己本职工作无关书籍的人有多少,但据我了解和观察,这样的人不会超过十人。略带遗憾的是,我平时也是阅读较少的人。

以前读书的时候,是为了学业,而没有多的时间阅读太多书籍。等到工作以后,是因为职业,而常常被各种各样的琐事打扰,静不下心读书。

一方面,我相信我们都有这样的共识——律师是一个应当不断学习的职业,需要法律服务的人常常不懂法,他们需要一个第三方专业人员指导、辅助。另一方面,工作不比以前在校的时候,职场人士被要求是敬业的、高效的、有职业操守的。另外,受现在分工越来越细化的影响,整个社会都是一个大的协作体系,我们被期望是一直“在线”的。这二者不断互搏的结果往往就是,在职后的学习经常被打断,甚至放弃。

从需求角度分析,很好理解。人无论是到了任何年纪,都有他这个年纪需要完成的一些任务。无论是直面课业,还是职业,都是社会期许的,这是你在相应年纪应该做的。你若去追求这些,就是积极、进取的。但阅读这件事不同,它“耗费”不少时间不说,似乎往往与完成“任务”不相关,别忘了,最吸引大众的读物往往是小说、言情、武侠等。而不少对学业、事业有所裨益的读物,往往是晦涩难懂的。在阅读时,我们不仅容易觉得教条,还是十分被动地接受信息,结果就是,往往无疾而终。

如果读书能像吃饭、喝水一样 ,是被我们每天都需要的,那它很容易就成为例行公事。如果读书能像沟通一样,时时得到互动反馈,那它就会变得生动活泼,正反馈激励我们养成习惯,负反馈提示我们调整做改善。

也许在校教育的一个悖论就在于,它只教会了我们如何关注短期目标,而非具备长远眼光。实际情况却是,经过与那些大量阅读的人沟通,对话或是仅仅是聆听后,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生是一个又一个不断“打怪兽”的过程。章法,不成体系;水平,看当下的状态。而对于那些真正大量阅读的人来说,他们的知识结构是有体系的,从早期的构建,到中后期的完善,他们的知识体系是臻于“圆满”的。他们有能力辨别和筛选任务,而所化解的任务通常也都是利于知识结构完善的。而绝大多数人,因为知识系统的零散,终身只能拥有一地碎片罢了。

我今天的文章并不能直接回答,如何做到静下心来读书这件事。读书这件事尽管可以与吃饭、喝水、交流进行类比,有一定的共性,但是它也具有很大的特性,那就是读书的正反馈周期相对来说很长,这也是很多人等不到结果出现那一天,就早早放弃这个习惯的重要原因。这篇文章权当我的反思吧。

相关文章

  • 如何能沉下心读书

    我不知道在我认识的人之中,经常阅读课外或与自己本职工作无关书籍的人有多少,但据我了解和观察,这样的人不会超过十人。...

  • 沉下心来,读书

    读书,读书,在最艰难的日子里阅读,开怀大笑

  • 沉下心

    我静下心觉察了一下,觉得心理非得有个框框,心理才有底去画,至少有点东西或感觉。而且脑子里有太多规条了。再者,还有好...

  • 沉下心

    做点正儿八经的事,心不虚。。。

  • 沉下心

    在当今世界,这应该是英语作文里的引用(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慌张浮躁已经成为了...

  • 沉下心

    大家切记:不要浮躁,云笈七签里面给出来的线索和方向非常明确的,而且很多都是没有风险的,摘选了好多宝贵内容,却不知道...

  • 沉下心

    今天听完李巧华老师讲的《探寻反复的美》多文本教学研讨课,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动。虽然多文本教学对我们学校每...

  • 沉下心

    好事多磨,凡事往好处想,相信自己能够把控,不急,慢慢来。 多换位思考,建立强大的内心。 不卑不亢,敢于表达自己。 ...

  • 沉下心

    沉下心做好该做的事,不受他人言语的影响,排除干扰,朝着自己的目的地坚定不移地,跑步也好,手脚并用也罢,只要不...

  • 沉下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像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一样,沉下心来做事越来越难了,或许是借口或许真的是,每次见面之后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能沉下心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cs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