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上有人说,看穿不拆穿,看破不说破是必守的规则,作为下属给领导提意见时,不能什么话都说什么意见都提,就算是正确意见,也得选准时机。上述观点虽不完全赞同,但现实中多数老实人的下场,让这条规则一再应验。
在明朝初年,朱元璋的臣属中,有一个老实人奉他的命令提意见,上了一本万言书,结果惹得朱元璋大怒,最后惨死在狱中。
为了大明江山大封诸王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这天“开局一个碗,最终得天下”的朱元璋正式在南京登基,建立明朝。
两年后,洪武三年,徐达北伐,抵定天下。论功行赏,该分享胜利果实了。十一月,朱元璋册封六公二十八侯。
在封赏功臣前,四月初七,朱元璋先完成了自家人的册封。
洪武三年四月,一口气分封了十个藩王。分别是:皇子樉为秦王、棡为晋王、棣为燕王、橚为吴王、桢为楚王、榑为齐王、梓为潭王、杞为赵王、檀为鲁王、侄孙守谦为靖江王。(后个别人有改封)
这时的朱棣才十岁,鲁王朱檀出生才两个月,可见这件事做得有多急。
让朱元璋如此着急的,除了要大封外姓功臣,分享权力外,还有一个他冥思苦想的问题,怎样才能朱家的江山永固,皇位代代相传。
他最终在宋元两朝的历史中找到了答案,发现两朝灭亡之际并没有得到自家人的支持,于是就把分封制又重新拾起,建立屏藩,分镇诸国,手握卫军,为自家天子保驾护航。
朱元璋在施行封藩政策时,对于藩王也有着严格、强硬的防范措施。如各地藩王“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非经传诏,不得入京,就算要来,也要排队“错峰”入京,藩王们不能串门,所张军队,数量也要限制。从这些措施来看,对于藩王问题朱元璋也是有过深刻考虑的。
老实人奉命上书直指问题
时间来到洪武九年,天象异常,灾祸不断。朱元璋认为这是上天示警与他,下诏天下人士上书朝廷,指出治政得失,提出批评或建议。
面对这事,有经验的官员为了完成任务,会说些无关痛痒的话来应付。想拍马屁的,没准趁机提出让领导多休息的意见。
但一个叫叶伯巨小吏,在读到诏书后,却决心上书指明弊端,劝谏朱元璋。
叶伯巨何许人也?
叶伯巨,元末明初之人,是明初的一个大学生,明朝洪武初年入南京国子监学习。
元朝时期不重视儒家文化的学习,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决心振兴社会读书风气,于洪武八年,选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学生,分往北方宣政教化,叶伯巨被分到了山西平遥,任儒学训导。这个职位在官场上都排不上号,并无实权,就是一个高级教师,在县学当中,充其量是副校长。
叶伯巨上书前,跟友人说过:当今天下有三件祸事,其中两件容易看清但爆发迟,一件难以看清却爆发早。我决心上书奏明所看到的问题。
叶伯巨给朱元璋上了一本《奉诏陈言疏》言及:“天下可患者三事:分封太侈、用刑太繁、求治太急。”
他重点批判朱元璋“分封太侈”,叶伯巨没有上来就喷,而是给朱元璋分析了其中的弊端,说分封诸王虽然是吸取宋元的弊端,但分封的同姓藩国,地盘太大,所在的城池也不亚于天子都城。“臣恐数世之后,尾大不掉。”
针对分封带来的后果,他进一步说出了自己担忧。“然后削其地而夺之权,则必生觖望。甚者缘间而起,防之无及矣。”
他担忧一旦各地藩王们的势力形成,再要削藩,这些王爷们必然会不满,到时候有地、有权、有兵甲,必然会有人起兵叛乱,其他人则会伺机而动,那时候就防不胜防了。
他对朱元璋信任自家人不会反叛的观点,不以为然。为了让自己的意见更有说服力,他举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的例子,“由此言之,分封逾制,祸患立生,援古证今,昭昭然矣。”不要说藩国与朝廷是骨肉至亲,历史而言,同姓藩国叛乱时,哪一个不是骨肉血亲?
朱元璋看后勃然大怒,吼道“小子间吾骨肉,速速逮来,我要亲手将他射死”。在他看来,分封制是自己的妙招,哪用你一个外人说三道四。
于是叶伯巨被官兵从平遥押解到南京,朱元璋没有亲自动手,而是将他交刑部治罪,投入大牢中,活活饿死。
对于叶伯巨举的例子,朱元璋认为,根源在于天子薄情寡恩,不知敦睦九族,轻易黯削诸侯土地,故酿成战事,只要本朝能够加厚亲亲之恩,必不会重蹈覆辙。
叶伯巨担忧最终得到验证
叶伯巨死后,历史终会打脸朱元璋。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了让皇太孙朱允炆顺利掌权,亲自动手对威胁势力进行了铲除和整顿。
但他主要的目标对准了那些开国功臣们,针对藩王们,更多的是信任,防范措施也最轻。
朱允炆也问过朱元璋如果藩王威胁朝廷的问题,朱元璋问朱允炆有什么想法,朱允炆的意思是先礼后兵,实在不行就削藩,朱元璋也同意了,但他低估了朱允炆的能力。
朱元璋在完成了心中理想的布局后,安心的去世了。但帝国看似宁静的湖面下,实则隐藏着滔天巨浪,一触即发,叶伯巨的担心的事情也最终发生了。时人及后世均服他有先见之明,以耿直敢言载入史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