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周在看电影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坐在我边上的是一家三口。小孩看起来4,5岁的样子。
可能小家伙是第一次来电影院,兴奋得不得的叽叽喳喳。
电影开场后小孩安静了几分钟,突然画面一转,一个惊险的镜头,小孩直接吓得尖叫起来。
这时前排座位的一个男人扭头骂道:小兔崽子,给老子安静点。
小孩的父母不高兴了,喝道:说什么你?嘴巴放干净点啊!
两个男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把现场观众的目光从屏幕上拉了过来。
眼看着就要打一架了,这时有人说了一句:吵什么啊,不看就出去。
双方这才安静下来,我看看那个孩子,已经被吓得缩在妈妈怀里,一声不吭了。
没多久,前排那个男人的电话响了,也不知道是什么人,聊着聊着,他越来越上瘾,嗓门也越来越大,嬉笑怒骂好不开心。
大家左顾右盼,频频回头注视声音来源,又默不作声。
直到他自己挂断,差不多20多分钟。
本来对于双方的争执,我保持中立的态度。
但是这个人,别人家孩子闹腾就一顿呵斥,自己电话聊快半小时却对周围的人熟视无睹。
足以说明这个人非常自我,完全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图片来自网络
02
有人给朋友小雨介绍了个对象。那个男的是名月薪两万的程序员。
两人一起去看电影,小雨要去视听环境更好的一个电影院,而对方要就近原则,因为票价便宜。
一起去吃饭,小雨要吃川菜,他要吃粤菜。 每次小雨都迁就他,他也自我感觉很好。
两人接触了几个月,他让小雨把工作辞了搬去他那里住,理由是你上班也挣不了几个钱,在家待着吧,反正我养得起你。
小雨虽然收入还不到五位数,但是很会算计,衣食住行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每年还能有点结余。
坚持健身,学习,一直走在追求更好人生的路途上。怎么到了他这里就是上不上班都没意义了?
其他的事情小雨都可以接受,但是让她把工作辞了,她就是不肯。
自己的工作看起来是挺枯燥的,每个月都在招人,每个月都有人离开。
但是自己时间多啊,不用加班啊,闲暇时间自由支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虽然挣钱不是很多,但是很开心。为什么他想要干涉自己的生活呢?
他那样的生活才叫无聊呢!每天都加班,虽然钱多一点,但是哪里有时间享受生活?
小雨不肯辞职,那男人就和她冷战,一周,两周都不联系她。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图片来自网络
03
一个同学,毕业三年后去了一家创业型的公司。
刚开始大家都不看好他,毕竟那家公司很小。
但是几年过去,因为是新兴产业,加上国家政策大力扶持,那个小公司发展飞快,而他也和公司一起成长起来。
挣了点钱,他就想自己创业。
先是开了个美容院,但是因为什么都不懂,折腾了大半年最后还是关门了。
然后又开了个美甲店,请了几个技师,生意不好不坏。
后来美甲店也关了,就去卖服装。女装竞争激烈又改卖童装。
最后,剩下一堆小孩衣服,只能论斤卖。
这几次创业,没有一次成功,但是钱也差不多折腾完了。
接下来怎么办?他去摆地摊卖包包。
因为没有租金,只要找的地段繁华,人流量大,每天几百没问题。
但是经常有城管追赶,这小本买卖做得也心塞。
把包包清掉之后,他不知道下面该怎么办了。
继续上班?离开职场多年还能适应吗?而且自己现在能做什么?继续创业?没有启动资金了。
他突然怨恨起父母来,为什么别人的父母都能给孩子指条明路,自己却要受尽磨难?
原本自己过得比别人都好,现在却连个工作都成了问题。
04
以上的小故事中的几个人都表现出了“唯我独尊“的态度。而这种认知又被称为特权感。
拥有特权感的人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应该得到比别人更多的东西,享受到更特殊的待遇。
就像几年前的成功学,疯狂到让人每天对着镜子喊:我是最棒的!
虽然事实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客观上每个人又都是普通的。
很多事情努力了也不一定成功,不一定如愿。能够正确的评估自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特权感很强的人之所以让人讨厌,是因为处事的双重标准。认为自己成功是理所当然的,别人成功就是狗屎运。
不愿意承认自己能力不足,不愿面对失败,所以总是逃避,以为把责任推给别人就行了。
但是一个人要成长,肯定是在无数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才可能在未来突破自我。
电影《国王的演讲》里面的那个国王,因为口吃无法演讲,但是作为国王又不得不演讲,所以必须接受训练。
但是他又一直认为自己是尊贵的,和普通人不一样,所以训练过程总是困难重重,这让他暴跳如雷。
经过和训练的医生不断磨合,终于他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功演讲。
从此,人也变得宽宏大度,平易近人起来。因为他不再拿自己的身份当特权,而把自己看做一个普通人。
05
保持谦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我们总是将自己看得过分重要,所以才会想找到“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想要别人顺从我;觉得自己必须享受特殊待遇。
而这成了我们拒绝努力,拒绝批评的借口,也成了我们进步的阻碍。
其实,我们也不过是泛泛之辈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