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而之间,在教育岗位二十六年了,而且在一所乡村学校呆了整二十六年,对自己、对周围的人都是一种修炼和磨砺。在行用流水的二十几年里,自己也从懵懂无知大学生变成了刀枪不入的坚守者,有句话说:用脚走的是道路,用心走的是心路。而我才发现自己用脚走了心的归属路,尽管这条心路充满坎坷、委屈、煎熬和艰辛,但最终只有不愧对自己的良心,这条教育心路对我也是一种愉悦的充实之路。做教育,更多是修炼自己,能够以宽容、理解的心来待人、待事。对于我们做教育的人来说,一旦踏入教育这个行业,便注定要扬帆远航,踏上自我修炼之路,搏击人生的风浪。
回想这二十六年,自己的人生似乎定格在教育人了,从定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一个好老师起步,从真心实意与乡村孩子们一起成长开始,我逐步开始了与他们的交流、沟通和倾听。与他们接触的过程里我也一次次被震撼,农村孩子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孩子心理关爱缺失,成长路上缺少父母陪伴、隔代教育中的溺爱导致孩子叛逆、父母离异孩子留给老人抚养、家庭各种变故后孩子的心理疏导滞后等等问题学生颇多。这无疑也给学校单纯的教学上真正加上了育人的内涵。我从开始注重学生成绩逐步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深刻体会到:学生一定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健强的体魄,才可以让他们步入学习的正常状态。我开始对心理学产生兴趣,开始琢磨、开始研究孩子们的心理变化历程。我报考了心理咨询师考试、家庭教育资格证考试。我的付出,并非仅仅成就了学生,我们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长,获得精神上的富足,获得境界上的提升。我们可以在这个历程中寻觅风景。那每一次刻骨铭心的相遇,每一个令人唏嘘不已的场景,每一个让人激动万分的故事,都可以成为我们生活的调味品,让这场苦旅充满情趣。在这场旅途中结识了我的心理辅导老师郑大姐,她给与了前路指引、也给与了农村孩子的心理辅导和教师的团队辅导,通过辅导说准了团队中的形形色色问题,最主要的是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让很多单亲、留守儿童有了阳光的笑脸,就是那些场景让我久久难以忘怀,也许我的教育故事中学生对我的记忆只有严厉、但我却觉得自己真正的成就是帮助了那些带着问题的学生变得阳光、自信,让他们从家庭教育缺失的阴霾中走出来,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也许这就是教育的本质或者内涵!
记得有一个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回族学生,由于一直和父母交流太少、孩子很内向也很固执,一度沉迷于早恋和手机,开始厌学找各种借口不来学校。当我们去家访,看到学生一个人窝在被窝里,拿着手机目光呆滞,和爷爷奶奶势不两立的样子,我的心突然有点痛。父母打工挣钱也是生活原因,可是常年在外孩子的成长完全不去参与也是一种失误,错过了孩子成长的花季,挣的钱也仅仅是纸张而已,失去了价值。于是我们多次和孩子父母交流,最后让孩子假期去父母打工的城市团聚,孩子脸上才有了一丝丝笑意。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我们乡村教师也把自己的孩子变成了“留守儿童”,我们也需要给自己的孩子减压解压的良方妙药:陪伴。那个孩子返回学校了,逐步变得开朗活泼起来,这就是我们从事教育,一定要有某种想象、某种期盼,把这种想象和期盼有机地融合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去,持之以恒,坚定地走下去。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这是我们教育人实现理想的指明灯。
郑大姐给教师做团建辅导
2022年6月29日 写于夏河县王格尔塘中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