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投资理财理财投资
“江淮生态大走廊”:开启“京扬大运河”的新时代?

“江淮生态大走廊”:开启“京扬大运河”的新时代?

作者: 鼓楼和鱼pandada | 来源:发表于2017-09-08 12:23 被阅读40次

    一、被误读的“江淮生态大走廊”

    2016年11月18-22日,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此次会议,对江苏现代化愿景进行了新的规划与部署,明确提出了“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并以之作为江苏各个部门、地方干事创业的指挥棒。

    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江淮生态大走廊”提法首次进入省委书记的报告中,并由此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中。

    从公开资料看,自2016年初,“江淮生态大走廊”提法就密集起来。其中,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就是在去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江苏代表团扬州全国人大代表,在向境内外媒体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了两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建议,即,(1)建议国家进一步鼓励地方对生态保护的实践与探索,并切实完善跨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以及(2)建议将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

    如果说,建议(1)还属于面上提法的话,那么,建议(2)就是一个非常具体的操作化建议。尽管这一建议在两会期间并没有得到国家层面的响应与认可,然而,扬州咬定青山不放松,自两会后继续在省内宣扬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之重大意义。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省委新书记的到位,这一顺应国家保护环境、建设绿水青山新要求的建议,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李强书记在省委第13次会议报告上明确提出:要“在南水北调沿线高起点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以此为主轴构筑起江淮大地的生态安全屏障。”它意味着,这一由扬州率先提出、推进实施的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已经上升为省级战略,并正在力争上升为国家战略。

    然而,尽管省委已经将“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纳入江苏省级发展战略,但是,对于为什么要建设,建设什么,如何建设等关键性问题,依然缺乏明确的共识。主要表现在:

    一是“江淮生态大走廊”的地理区位让人困惑。下图是关于江淮生态大走廊的一个区位示意图,然而,这一示意图却与官方给出来的入围城市明显有冲突。从非公开途径获悉,参与江淮生态大走廊的省内城市主要有扬州、淮安、宿迁和徐州。显然,这一城市带主要是位于江苏的中西线,与以苏中为主的本示意图有着显著差异。


    二是“江淮生态大走廊”的动机与目的让人困惑。这一点主要是体现在保护与发展到底谁是第一位的问题。公开信息显示,构建江淮生态大走廊,其目的是希望为国家南北向的生态建设添上精彩一笔。因为目前国家战略层面的重大生态工程,多为东西向,如,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等。江淮生态大走廊,有望填补南北向的国家重大生态工程空白。然而,从政府表现和学术界的认知看,大多数人还是希望借助于建设生态大走廊的机会,带动重大项目落地,推动经济发展。

    三是“江淮生态大走廊”的行动主体让人困惑。走廊建议,由扬州提出、并主要由扬州推动。然而,走廊建设的全面落地,却需要其它地市的参与、协同。目前看,即使在表态层次上,相关城市也不算积极,遑论实际建设了。

    四是“江淮生态大走廊”的空间形态让人困惑。目前看,大多数人并没有理解“走廊”的空间形态含义。根据词典解释,“走廊”的意思是有顶的过道,建筑物的水平交通空间,也比喻连接两个较大地区的狭长地带。在国内,比较著名的走廊有:(1)位于祁连山脉和北山山脉之间河西走廊,全长约1200公里,最窄处只有几公里。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通过河西走廊,进入塔里木盆地,再通过西亚到达欧洲的。(2)位于辽宁省西南部的辽西走廊,宽度从两公里到十几公里不等。在古代,东北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陆地交通,就需要通过这里。在国外,近期因中印冲突而引起人们关注的一个走廊,叫做“西里古里走廊”,这是位于印度锡金邦与孟加拉国之间的宽约仅仅20公里的狭长地带。

    从上面对经典走廊的描述可以看出,“走廊”是一个带状的狭长空间,其宽度通常在几公里到数十公里之间。如果参照经典走廊定义来对照“江淮生态大走廊”的话,那么,这一走廊也理所当然的同样是一个类似于彩带的狭长地带。其实,江淮生态大走廊的这一带状特征,扬州方面也是心知肚明的。如,走廊在扬州境内总面积约为1780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扬州6634平方公里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故,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必须基于这一极其特殊的空间形态来考量,即,“江淮生态大走廊”是“见长不见方”。那些脱离这一空间形态特征的政策与建议,特别是把走廊当做一个地域开阔的规则化方形空间形态的政策建议,基本上不具有针对性与可行性。

    二、****“江淮生态大走廊”的真正使命

    当我们廓清了萦绕在我们心中的种种困惑后,也就对“江淮生态大走廊”有着更为清醒的认知了。

    事实上,其目的与动机,在第十三次省委会的报告上已经非常明确,那就是“在南水北调沿线高起点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以此为主轴构筑起江淮大地的生态安全屏障。”

    要想理解这一点,还需要有更为细致的探究。当我们把走廊的沿线城市串联起来,并与京杭大运河、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进行对照时,就可以发现,这三者在走向上有着高度的重合。

    至此,继生态意义之外,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的另一重目的——政治目的,也就呼之欲出了,那就是为国家重大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水质安全保驾护航,确保江苏境内的南水能安全、合格出境。

    显然,高度讲政治的李强书记,不会忽视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的这重意义的,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应该是由扬州提出并主导的走廊建议,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因,因为这一工程在保障京津水安全上具有系统性意义与价值。当然,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也确实符合国家优化生态、江苏转型升级的新态势。如最高领袖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就强调,要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李克强总理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要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三、****“江淮生态大走廊”:开启“京扬大运河”的新时代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特别是“水往低处流”,既是常识,更是事实。然而,相信人定胜天的中国人,借助于现代工程技术手段,总是试图打破这一格局。南水北调,在工程技术上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水往高处流”的新景象。

    对于工程方来说,实现“水往高处流”,已经获得了技术上的解决,然而,对水质安全的全程、长期保障,却超出了技术范畴,需要更为广泛的经济社会条件支持。

    公开信息显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过扬州市江都水利枢纽,从长江下游干流提水,沿京杭大运河逐级翻水北送。东线工程利用京杭大运河以及与其平行的河道输水,连通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并作为调蓄水库,经泵站逐级提水进入东平湖后,分水两路。一路向北穿黄河后自流到天津,从长江到天津北大港水库输水主干线长约1156千米;另一路向东经新辟的胶东地区输水干线接引黄济青渠道,向胶东地区供水。

    从东线工程的轨迹看,其在江苏境内,与既有的京杭大运河路线高度重叠。当我们注意到这一点的时候,或许会有一个新的想法,那就是延续了千余年的京杭大运河,其经济地理价值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即,本来自杭州至北京的运河,在现代交通条件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双重冲击下,至少在实际功能上已经发生巨变,即,京杭运河从以往的“北京—杭州”变成了当下的“北京—扬州”。换言之,受南水北调东西工程的影响,“京杭大运河”已经变成了事实上的“京扬大运河”。

    “江淮生态大走廊”,主要位于由运河串联起来的淮河与长江间的空间地域中。随着“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新一轮区域发展的基调,在保障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构建构建生态屏障中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有望迎来新机遇,并成为“京扬大运河”新时代的起点

    对于江苏来说,省级层面的第一目标,就是要确保北上的南水,在江苏境内的绝对安全。为此,一方面,要全面关停并转东线工程沿线的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企业,以从源头上控制水质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还应积极做好生态补偿机制,让那些为保障国家水安全、建设生态江苏作出贡献的人,能够安居乐业。

    第二层面的目标,应该是顺势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运河沿线地区,要列入限制开发区,不允许新增污染企业,但应积极鼓励生态优化、环境协调的产业进入,如沿河地区湖泊、河流资源丰富,生态基础非常好,如何做好这篇文章,就至关重要。

    第三个层面的目标,就是把沿线城市统一到江淮生态大走廊的共同行动中。当前,这一走廊的主要推动者是扬州,其他城市缺乏足够的压力与动力来参与。这个问题,只有省委省政府层面才能协同。

    第四个层面的目标,就是要围绕新“京扬大运河”构建一个与之匹配的高铁网。如,是否可以争取建设一个从徐州经由宿迁、淮安、扬州再到镇江的高铁路线。其意义在于:一方面,这一轴线一直缺乏有效的联系,在相当程度上也导致了苏北和苏中城市的发展滞后;另一方面,通过这一轴线可以把苏北也纳入到苏南的高铁网络中,实现扬子江城市群所设想的跨江融合问题。

    对于主要城市来说,扬州是新“京扬大运河”的主要倡议者,也是行动主体。建议省委不妨以扬州为主体,率先进行重点推动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因为这一走廊有近一半的线路在扬州,并且扬州还是南水北调的源头。

    对于扬州来说,如何把生态走廊建设与自身城市区位改写、经济振兴结合起来,就成为新课题。在我看来,重点还是要以打造新“京扬大运河”为着眼点,以重大工程项目为抓手,积极融入到长江经济带、扬子江城市群、宁镇扬一体化等区域发展战略中,把“京扬大运河”做大做实,让扬州在肩负其国家使命的同时,赢得自身发展的新机遇。

    如有可能,可以尝试把“京扬大运河”扬州段打造为一个传统人文景观与现代产业部门友好联动的示范带。毕竟,千余年的历史,给扬州留下了无处不在的文化与繁华烙印。激活这些资源,同样是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增长点。此外,随着高科技、互联网产业的崛起,对环境要求极高的生态友好型产业也在大规模涌现。如,作为江苏最弱的宿迁,几乎利用互联网在高速进行弯道超车。那么,对于扬州来说,能否同样大力发展互联网业,并借助于京扬大运河,与宿迁形成对接,构建一个从扬州到宿迁的沿线互联网产业带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江淮生态大走廊”:开启“京扬大运河”的新时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pg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