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失眠,睡不着。原因是自己看小说一不小心又到了快12点,而自己又有强迫症,每过了11点就会睡不着。实在没事的情况下,看了电影《摔跤吧!爸爸》
故事详情就不说了,对几处场景颇有感慨:
一,主人公是一个有理想的摔跤天才,却怀才不遇,没有发展。可见怀才不遇不只是中国的专利,应该是在世界上也是广泛存在的,推而广之,从古至今应该也有不少。所以如果自己感觉怀才不遇的话,不妨放平一些激愤之心,有才又如何,世界没了你照样正常运行。
二,主人公在为女儿争取摔跤垫的时候,直面对官员说了一句话,大致是这样的:印度就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不作为的官员,体育才没落的。这句话包含的意思其实很深,当然是对比中国现下的情况而言的。这里有几点和中国完全不一样:
1,普通人民会直接骂官员,这里是没有用一个“敢”字,而是“会”字,这在中国是很难见到的,老百姓求官员办事哪一个不是谦卑着“求”的?就算不是谦卑的求,至少态度也是摆的很低下的。其实在中国老百姓心里可能把某个官员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过了,但是到正面的话就不敢说出心里话了。其实这一点就提现出了民主与封建,其实只要有些见识的都明白我们国家的民主现状,这里就不详说了。
2,还是上面说的一句话,官员的反应也很“特别”。当然这里的特别是对比中国的官员的。电影里的官员对于主人公的骂语只是无赖的回应了一句,然后又开始去“不务正业”去了。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中国官员听到有人当面骂他是个不作为官员后,特别是这个人还是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普通人的话,他会是什么反应?要么是以“标准的”不在乎的表情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来反应“人民公仆”的尽职大度,然后牢牢的记在心里,以后想方设法的报复这个人。要么是以非常深邃的眼神看你一眼,尽显无尽的威势,让我等小民战战兢兢。。。总之不会出现这种无赖反应。相比之下,我倒感觉印度官员有点“可爱”了。嗯,有点像真小人和伪君子的感觉。
三,主人公的训练方式与教练的训练方式的差别,这里暂且不说主人公和教练的在技术上的差别。不知道别人感受如何,我得到的启示是,要想成功就要放弃享受,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对于主人公的体能训练,短发要求,不能吃辣等要求,我觉得还是挺有道理的。想要成功就必须有严格的坚持。每天早上五点起来训练,一直到将近30还是这样,而主人公女儿的同学却没有一个,其实我想说的是,就算不是摔跤锻炼,任何一项事业,你能每天坚持5点起床来锻炼,坚持到30岁,一样会取得成就的。事实上我们每天5点起床也只有初中3年,高中3年,大家应该也都有感受,初中和高中是知识积累最快最多的,也是印象最深刻的。大学固然是最美好的时光,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其实就是少点这种拼搏。得出的结论就是,只有努力拼搏奋斗的经历才是人最需要,最珍贵的经历。
四,没有条件也要坚持。主人公的家境可以说是非常贫困的,原本每餐吃肉都是很奢侈的。但是为了拼搏奋斗的目标,却依然要求营养充足,想尽方法去满足。没有摔跤垫就用被褥,开始的时候在所有人都不允许女孩参加比赛也要尝试。
五,不要在乎别人眼光和看法,这点大家应该都有体会。但是相反的,对于其他人的大胆尝试,只要不违法或不道德,我们就要给予包容,而不是去嘲笑,打击。
六,看过《三傻大闹好莱坞》的朋友应该知道,那部电影能够反映出印度教育的前进方向。而本部电影却可以反映出印度体育的方向。教育和体育,对应后来人的知识和体魄,所以印度的未来的孩子可能潜力会非常大。这种潜力不是说某个家庭,某个人的潜力,而整体国家层次的。因为相比中国有的家庭为了孩子的教育成长的天价成本,印度的也不算什么,可是相比整个中国的风气和环境,很可能是要输给印度。
。。。。。。
还有很多其它教育意义的地方,就不再深入讨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