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张从申,唐代书法家,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活动于大历(766-779)间。擢进士第,官至大理寺司直,人称“张司直”。工书,善正、行、草。结字缜密,得王献之风规,世称独步。兄弟张从师、张从仪、张从约皆工书,风格相近,时人谓之“张氏四龙”。
人物评价
凡其书碑,李阳冰多为题额,书名益高。唐吕总《续书评》谓从申真、行书“远近称美,独步江外。”宋朱长文《续书断》卷下列其书入能品,明项穆《书法雅言·正奇》谓从申“笔气绝似北海”。明冯班《钝吟书要》云:“张书古甚,拙处人不知其妙。”清梁巘《评书帖》谓张从申“开张本大令,遒紧本率更(欧阳询),然书多生硬,不及北海劲健中饶柔和。”
窦蒙《述书赋·注》称其“从申志业精绝,工正行书,握管用笔,其于结字紧密,近古所无,恨历览不多,闻见遂寡,右军之外,一步不窥。”北宋黄伯思《东观余论》日:“从申书虽学右军(王羲之),其源出于大令(王献之),笔意与李北海(李邕)同科,故名重一时,宣不虚得。但所短者,抑扬低昂太过,又真不及行耳。然唐人有晋韵,殊可嘉尚。”南宋陈思《书小史》谓:“其兄从斯、从义、从约,灼然有才,并工书,皆得右军风规,时人谓之张氏四龙。”执笔方法特别,清朱履贞《书学捷要》卷下评其书为“笔画沈峭,风格萧疏。”
成就
个人作品
传世书迹有《李玄靖碑》、《王师乾神道碑》、《慎律师碑》、《改修吴延陵季子庙碑》、《铜牙镇福兴寺碑》。
《李玄靖碑》(张从申书)又称为《玄靖先生李含光碑》,全称《唐茅山此阳观玄静先生碑》。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八月十四日刻,由柳识撰,张从申书,李阳冰篆额。碑石原在江苏句容玉晨观,明世宗明嘉靖三年(1529年)毁于火,传世拓本甚稀,未见整纸本,字共八百三十五,原碑行数已不可知。《李玄靖碑》记载了唐朝茅山此阳观道士李含光一生行实。李玄靖(683—769),字含光,本名弘,因避高宗太子李弘讳,故改为李姓。他是神仙道教上清派陶弘景五代传人,颇获玄宗嘉许,是当时朝野上下信徒最多的著名道士。
此碑笔意虽出自《圣教序》,然云其柔美三分,增其简劲三分。所谓干净利落,笔短意长,起落笔之处求之以方,以得遒逸之气,显得峻劲严整,古拙雄健,有“画能如金发之割净,白始如玉尺之量齐”(清笪重光《书筏》)之妙。体稍疏隽,曲折顿宕,方峻中寓圆柔,严整中现婉丽,甚有欧阳询遗意。此碑前半段写得拘谨而后半段则已放开,更有开合变化之妙。唐代书法无论在笔意、笔法以及形体结构上都是一个大整理的时期,是对前朝繁冗芜杂的书法内在因素的再厘定,从楷法上说,欧阳询无论在字体、笔法、结构上都是对北碑正书的雅化和整饬化。同样,张从申也是从行书角度以《集王圣教序》做同样工作,但没有取得特别的成功。惟颜真卿从篆法入手来改造行书,别创一格,终于臻达中国行书的又一高峰,这只能说是书家在识见和取法上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此碑的主要著录有: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欧阳棐《集古录目》、黄伯思《东观馀论》、陈思《宝刻丛编》、清李光映《观妙斋藏金石文字考略》、严观《江宁金石记》、方履《金石萃编补正》、何绍基《东洲草堂金石跋》、近代罗振玉《雪堂金石文字跋尾》等。
此元拓本毡蜡精湛,纸墨淳古。曾经萧山朱翼盖先生收藏,一九五三年朱夫人张宪祗率子捐献故宫博物院。
作品欣赏
主编:亓宏刚
总经理:陈强
编辑部主任:刘世伟
责任编辑:樊梦恬
美术编辑:刘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