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高度重视校长在办学治校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他看来,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学校的精神台柱,“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1]“一学校的好坏,和校长最有关系”。[2]校长工作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也体现在它影响着家庭的团结和进步,乃至国家的前程和世运之治乱。“当一个小学校长,不仅是一两百学生的导师,而是一两百户、一两千人的导师。他的地位的重要好比一个作战的团长。”[3]“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4]
“学问之道无他,改造环境而已。不能把坏的环境变好,好的环境变得更好,即读百万卷书有何益处?”[10]陶行知指出,现有三类教育家很难受人敬重,“一种是政客的教育家,他只会运动,把持,说官话;一种是书生的教育家,他只会读书,教书,做文章;一种是经验的教育家,他只会盲行,盲动,闷起头来,办……办……办”。[11]一个真正有使命感的校长,一个真正一流的教育家,一定是“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和“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人。[12]
陶行知告诫校长们切不可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一定要做一位行动的教育领导者。校长的智慧和知识是在行动中产生的,“你能行动,行动才生困难,想法解决了困难,才是真知识的获得。……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29]校长必须了解,行动是校长知识的来源。“行动产生理论,发展理论。行动所产生发展的理论,还是为的要指导行动,引着整个生活冲入更高的境界。”
当然,强调学生个人自治自立,并不是说绝对独立、为所欲为,而是在自治自立的同时,要做到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陶行知写的这首《自立歌》,晓庄师范学校的师生员工人人会唱,他们所求的自立,便受这首歌所示。但陶行知也指出,自立不是孤高,不是自扫门前雪。因为“我们不但是一个人,并且是一个人中人。人与人的关系是建筑在互助的友谊上。凡是同志,都是朋友,便当互助。倘不互助,就不是朋友,便不是同志”。这在他所作的另一首歌中也有表现:“小小的村庄,小小的学堂,小小的学生,个个是好汉。好汉!好汉!帮人家的忙。”[26]在《育才学校创造年计划大纲》中,他同样指出,育才学校的办学方针应体现互助合作精神,应以互助合作精神相待。
网友评论